<p class="ql-block"> 不尽运河流国韵</p><p class="ql-block"> 《运河流韵》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水是自由的元素,它造化了自然,孕育了生命,哺育着文化。世界上所有文明古国、城市村庄,都离不开它的母亲河,如尼罗河之于古埃及,幼发拉底河之于巴比伦……流淌在东方的黄河与长江,滋润了蕴藉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p><p class="ql-block"> 水是那样地狂放不羁,一旦发威怒吼,就去撕咬圩堤,吞城掠地。水又是如此温驯,一经堵截引导,就会灌溉、发电、便利舟楫。流芳千古的大禹治水精神,一直激励着代代炎黄子孙。</p><p class="ql-block"> “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从先秦到南北朝,劳动人民还开凿了大量运河,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为世界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最古老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p><p class="ql-block"> 史载,春秋吴为伐齐开凿邗沟。大业元年至六年,隋炀帝动用百万百姓,疏浚前朝开凿的河道,修建隋唐大运河。隋唐大运河纵贯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跨京、津、冀、鲁、豫、皖、苏、浙八省、市,成为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唐与北宋长期开凿、疏浚、整修隋唐大运河,元朝翻修时弃洛阳,取直至北京。</p><p class="ql-block"> 一曲运河萦魏阙,千年血路入天浔。大运河千帆竞发,运送着百姓的柴米油盐;大运河龙舟往来 ,也运送着皇家的奇材异石。运河两岸,田野金黄,城镇勃兴,琼楼玉宇 ,火树银花。杨广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最终导致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可怜炀帝,引颈缢杀。</p><p class="ql-block"> 通济渠边,柳孜渡口、沉船埋土。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安徽淮北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揭示面积900平方米,大运河故道南侧发现8艘唐代沉船和宋代石建筑码头一座。</p><p class="ql-block"> 2018年秋,淮北市诗词学会诸位主席曾陪我来到柳孜镇大运河遗址。流连当年重镇、码头和商旅之地,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诗经·商颂·长发》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遥想当年,楼台亭榭,商贾云集 ,平畴沃野,麦黄秧青。繁华一梦于今已逝,役夫纤绳尚在否?向谁问功追丝路?</p><p class="ql-block"> “秋风飞扬兮,吾立百善。千年风云兮,渺渺如烟”。汉东兄抚今追昔,慷慨歌之。是啊,通济古渠,古邑旧县,有多少惊天动地的故事正在上演,有多少英雄的淮北儿女正在弦歌奋鞭!歌诗为事,词赋为时,庚子抗疫,庚子抗洪,淮北诗友执笔为戈,挥毫为楫,为前线将士歌之咏之,奉献大爱和力量。值此淮北建市60周年之际,又争洒陆海,各倾潘江,煌煌《运河流韵》精彩面世。高山主席嘱余作序,叹史实资料研读甚少,几欲行文而止,今勉为其难,聊表寸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0年9月16日于丹若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