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萧萧落叶随风飘,瑟瑟秋意动人弦。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展示教师风采,营造教师间积极进取、交流合作的浓厚教研氛围。2024年10月25日上午,商丘市梁园区民主路第三小学开展了“语意蕴芬芳 趣意育生心”高年级语文展示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此次展示课由校领导和教务处统筹安排,教研组负责实施,参与老师积极地潜心钻研,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课堂。</p> <p class="ql-block"> 活动在张培培老师执教的《搭石》一课中拉开帷幕。在课堂上,张老师始终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以“用较快速度阅读,集中注意力,不回读”这一阅读方法为抓手,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都把提高阅读速度的指导和运用贯穿始终,并注意引导交流阅读方法以此达到提高阅读速度策略训练目标,同时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做到一课一得。</p> <p class="ql-block"> 王媛老师执教的是《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她以饱满的热情、激励的语言去带动学生多种形式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王老师牢牢抓住圆明园的布局精巧,建筑各异及奇珍异宝三个方面进行了精读、精讲,带领学生充分理解语言文字。还结合大量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从内心真切感受到圆明园是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从而为后面圆明园的毁灭感到痛心,对侵略者的仇恨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p> <p class="ql-block"> 张丹丹老师带领学生们共同学习《书戴嵩画牛》,这是一篇小古文,意蕴深远,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人物形象。张老师独具匠心,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处,领悟人物描写手法的精妙传神,结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自身生活实际,通俗中见深刻,水到渠成地让学生认识到文本中蕴含的“须向行家请教”的深刻道理。</p> <p class="ql-block"> 黄静老师执教的是《桥》一课,整节课干净利落,设计巧妙,取舍得当。黄老师利用三个任务,紧扣“情节”“冲突”“人物”,在学生读一读、找一找、品一品的过程中,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黄静老师立足学情,努力夯实基础,借助鱼骨图梳理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走进故事,在寻找情节冲突点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小说情节的冲突可以使故事更为引人入胜,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最后聚焦环境描写,感受情势的危急,明白环境描写在这里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突出了人物的形象,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p> <p class="ql-block"> 精彩课堂,各美其美。四位青年教师给我们带来了四节精彩的语文课,教师们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丰富的文化底蕴,让听课者如沐春风。她们或引领,或点拨,或激励,课堂上抓住各种契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语言,处处折射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让所有听课老师都感受到了小语课堂的无限魅力。</p> <p class="ql-block"> 课后,校长朱慈升带领老师们进行了细致地点评,他对老师们在展示课中亲切的教态、流畅的环节、教学能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各位听课教师也敞开心扉、各抒己见,探索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及时发现问题、剖析原因、共同提升,达成新的共识!</p> <p class="ql-block"> 此次展示课活动,不仅让大家领略了教师上课的风采,也看到了教师们的努力和进步,更充分发挥了交流、学习、提高的教研活动功能。一季叶落,一程耕耘,相信民主路第三小学的老师们会不断反思、不断努力、不断进取,立足有效教研,打造高效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像花儿一样美丽绽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