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抄心经已经几日了,在了解心经的过程中,也了解了一些佛经的知识,太粗浅,觉得这东西也比较厉害,想想唐玄奘把佛经学会然后搬到中土后翻译,就已经成了大牛了,心经据说有些神秘功效,不用懂意思,诵读抄写都大有益处,想想那些写出心经的人该有多牛啊,难道世间真有某种密码可以打开或者聚集神秘的能量或者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佛经浩瀚,学习佛经的路也会很长,从达摩东渡,到玄奘西行,六祖南迁,还有弘一法师,虚云和尚,还有那么多古老的传说,这东西讲的世间皆为虚幻,既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从小见大,又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世间本为一体,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太极看到了花花大千世界,佛家从花花大千世界(色)看到了奇点一个入世,一个出世,挺逗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本来以为佛家是自我修行的教门,还推断过我们的农业社会的小单元体(老子的老死不相往来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和佛家的自修正匹配,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才那么容易接纳了佛教,在华夏之地生根发芽,结果发现之前的都是小乘佛教,是自了汉,玄奘法师从印度取回的就是大乘佛教,讲究度人,救世间苦,才有后来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我不成佛,唐太宗才能超度他爹和他的哥哥弟弟等等刀兵之鬼。也就解了我的疑惑,小时候看过佛本生,以身饲鹰的故事,那不是一个人的修行问题,而是看世间苦而舍身,其实是入世之学,大慈悲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讲了半天,其实就是说自己刚刚知道佛教挺牛叉,但是之前也看过王阳明先生少年时,去庙里看高僧,突然问高僧,想不想老母亲,高僧流泪曰,日日思想,次日还俗。这些年一直困惑,挺矛盾的,佛学和阳明先生都是我所倾慕的,哪里错了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了心经,和同事讨论,自己也想了想,有些心得,比如说色即是空,花花世界其实是自己内心的镜像,看得到就是花花世界,感受的到就是花花世界,用苍蝇的眼,用鱼的鳞片感知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看起来特别不客观,违反了我们的科学精神,但是其实是用不同的角度来解析世界而已,如果自己的心平静,世界可能也就真的空空如也,我自己理解的还不够深刻和透彻,也是迷迷糊糊的,但是知道一些,我这个岁数也知道圆通世界了,看问题也有很多个角度,不拧巴,所以能够接受这些“唯心主义”,这在我四十五岁之前,是万万不可以的,因为学了那么多年,世界是客观的,其实吧,科学只是解构这个世界的一个方法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果高僧从小就是单纯修习佛经,不经历世间事,怎么能做到多角度看世界,和世界和解,怎么能够承受的住美女这种粉骷髅呢,那个还俗的高僧,不经过对母亲的侍奉报恩,怎么完成内心的空缺,从而坚定的佛眼看世界呢,弘一法师俗世达到顶峰后出家,有如释尊一般,才会有一颗坚定的心,所以说佛家和阳明先生都没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阳明先生说过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说的是他的心学要约束自己的内心,发扬他的光明,这和心经里面的意思有点像,安定你的心猿意马(孙猴子和白龙马),大道相通,呵呵</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