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0月22日下午,齐鲁医院神经内科李怡教授受邀来内一科对7名患者进行了教学查房会诊。针对其中4例较典型病例,李怡教授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教学指导,分享如下:</p> <p class="ql-block"> 第一例病人是因“右侧牙痛、面部疼痛19天,右侧口眼歪斜5天”入院,伴有右侧舌前2/3味觉减退,右侧面部麻木肿胀感,入院查体可见右侧面部下颌附近成簇疱疹、右侧口腔舌体咽部黏膜疱疹并破溃、右侧舌苔消失。诊断为:1.带状疱疹性神经痛2.面神经炎3.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p> <p class="ql-block"> 李怡教授指出:1.该患者病情重,累及多组颅神经,易出现病情加重,进展为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脊髓炎,严重者可致截瘫。2.抗病毒治疗应早期足疗程应用,若抗病毒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可早期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发病3周内应用效果最明显。3.止痛药物:常规止痛可应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卡马西平等离子通道阻滞剂(该三种药物不能同时应用),若效果不好可联合应用非甾体消炎药(布洛芬、扶他林等),若疼痛缓解仍不明显,可加用曲马多或行神经阻滞术。4.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多持续4周左右,4周后应用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5.在应用止痛药物的基础上,可配合理疗康复针灸等辅助手段治疗神经痛。6.止痛药无法缓解患者的面部麻木肿胀感,该感觉障碍与患者神经髓鞘损伤有关。</p> <p class="ql-block"> 第二例病例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房颤病史,此次因“右侧肢体麻木无力3.5月,加重1天”入院,患者反复因脑梗死住院4次,每次均为小灶梗死。李怡教授指出:1.长期血压控制不佳的病人多存在小动脉的玻璃样变,可反复出现脑小血管病变,导致脑白质脱髓鞘、梗死病变,磁共振上可表现为左右大脑半球脑白质、侧脑室旁脱髓鞘改变。2.若小灶梗死位于锥体束走行范围内,可以出现假性球麻痹,影响吞咽及言语功能。3.对于这类病人的二级预防需严格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p> <p class="ql-block"> 第三例病例为既往确诊为额颞叶痴呆的病人,此次因“吞咽障碍9月余”入院。针对认知障碍的病人,李怡教授指出,应注意鉴别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及其他认知障碍疾病。</p><p class="ql-block"> 关于痴呆相关的失语,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①进行性非流利性失语:主要表现为运动性失语;②语义型痴呆:主要表现为命名障碍,早期以名词命名障碍,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动词的命名障碍,出现失语法型失语;③pick病:多以精神分裂性起病,可出现脱意志行为,表现为行为幼稚、无自制力、判断理解力差等。若患者表现为进行性非流利性失语且双侧额叶萎缩不对称,考虑额颞叶痴呆可能性大。若患者以失语起病且额颞叶对称,多考虑为AD额叶变异型。需进一步行PET-CT明确诊断。</p><p class="ql-block"> 额颞叶痴呆的患者多出现额叶失用和强握、肌张力增高等帕金森综合征表现。该患者四肢及咽喉肌肉张力明显升高,可给予美多芭125mg po tid以改善肌张力(蛋白质摄入可影响美多芭的有效血药浓度,服用美多芭需餐前0.5小时或餐后1.5小时)。</p><p class="ql-block"> 国外研究表明,针对额颞叶痴呆的治疗,美金刚、多奈哌齐治疗无效,SSRI治疗可能是有效的。</p> <p class="ql-block"> 此外,李怡主任还会诊了一位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的门诊患者。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以周围神经脱髓鞘为主,通常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周围神经对轻微的压迫或牵拉等机械刺激异常敏感。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p><p class="ql-block"> 其诊断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基因检测、神经活检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断。治疗方面可能包括避免诱发因素(如避免长时间压迫肢体、反复重复动作、持续维持单一姿势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会诊大家受益良多,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才能提高业务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