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岁月缱绻,葳蕤生香。撷一束时光,浅藏心间。最是教研的芳华,日久弥香,令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万千思维交汇一处,集思广益谱写华章”。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促进教师专业共同成长,提高课堂实效,2024年10月25日,且末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优质课在且末县第二小学润责楼演艺厅开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b></p> <p class="ql-block">经历了多次打磨后,选手们展开了激烈的角逐。通过幽默风趣,营造和谐氛围;自学互学,体现了课堂精髓;以问促思,引领学生深度学习;语言精练,引领自主启发思考;精准解惑,展现扎实基本功。6堂精彩纷呈的数学课,犹如一颗颗石子抛入水中,激起千层浪花;亦如一颗颗种子撒向且末县小学这片沃土,在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接下来,让我们一睹教师们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数形结合 立体呈现</b></p> <p class="ql-block">第一节由且末县第八小学骨干教师阿瓦古丽带来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一课。这节课环节清晰,层次清楚,整节课充满了探索与挑战性。她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对身边与立体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感受到数学就在自身身边。因此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使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了情趣。</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由且末县第二小学教师芒孜古丽带来同课异构《认识立体图形》。新课开始,教师就请学生把这些物品中“形状相同的”放到一起,学生通过合作操作,把物品分成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类。不但使学生初步形成了立体图形的表象,而且渗透了分类的思想,为他们后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教师还重视把操作与思考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去思考、去讨论交流,经历了逐步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循序进阶 让概念理解更深刻</b></p> <p class="ql-block">第三节由且末县第六小学骨干教师巴·帕格玛带来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一课。为了更好地建立倍的概念,帕格玛老师没有直接给出“倍”的定义,而是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和理解“把什么当作标准量”这一概念。整节课老师非常重视学生对“倍”的意义理解,多角度、循序渐进地建立倍的概念,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认真看、动手摆、积极说,使学生的脑海里产生初步的表象,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初步形成了倍的概念。整节课对知识的传授非常流畅,重点突出、难点突破。</p> <p class="ql-block">第四节由且末县第十小学骨干教师焦学燕同样带来《倍的认识》。在这堂课中,焦老师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从生活中的实际物体个数和图形入手,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从摆图到看图再到摆脱直观,说出倍数关系的过程都反映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观图形 思本质 发展空间观念</b></p> <p class="ql-block">第五节课由且末县第十三小学骨干教师宋立带来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整节课教学设计精巧,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效果较好。老师仪态大方自然,富有亲和力;板书优美,条理性强;语言精炼,表达流畅,幽默风趣,营造出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现知识,化繁为简,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p> <p class="ql-block">第六节课由且末县第一小学骨干教师韩凯带来《观察物体》。韩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多次观察活动,包括观察实物、观察图片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和小组讨论,通过课堂练习和提问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对观察物体的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空间观念得到了较好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b></p> <p class="ql-block">“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教与研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6堂精彩的课上完后,通过随机抽签的形式进行个人谈收获以及对听完课的点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b></p> <p class="ql-block">随后且末县第二小学工作室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她对本次活动中呈现的亮点给予充分肯定,也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专业细致的指导。她说,通过赛课发现数学组中一批后起之秀,看到了年青教师的成长;“成长要靠自已”;他希望教师们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专业发展;在常态课中要高标准严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不负韶华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b></p> <p class="ql-block">评委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参赛教师进行了综合评价。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p> <p class="ql-block">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我们将不忘师者责任,不忘成长自我,完善自我目标。前路光明而漫长,教学之路上,我们当持之恒,不断反思,总结探索,不断进取,在实践中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师资团队。相信这一股青春的力量,一定会给且末县小学数学带来蓬勃的生机和无数的惊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撰稿人:余红红</p><p class="ql-block">责任编辑:冯刚玲</p><p class="ql-block">信息来源:且末县第二小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