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副中心三大文化宝库

老菜摄影

北京副中心三大文化宝库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和北京艺术中心堪称北京副中心三大文化宝库,也被称为北京新的三大建筑。</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它位于通州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原东方化工厂旧址),与北京市委、市府隔大运河相望。三大建筑运营商为国家大剧院、首都图书馆、首都博物馆。</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高位”的建筑要求。主体工程于2023年12月竣工,今年已开始运营服务,并有选择性的供游人参观,三大建筑已成为北京又一新的网红打卡地。</i></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配套设施是沉降式和全地下构筑物组合,提供了国际一流的商业共享空间。它在地上和地下辐射串通三大建筑,从空中鸟瞰它的圆形圆顶也被叫做“绿心之眼”。</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个商业服务配套设施还预留了两条地铁线路停靠站,现有停车位3000个,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后续收尾施工阶段。</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其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建筑南侧形状似巨帆高高扬起,北侧形如船只坚实厚重。博物馆总建筑面积9·99万平方米,集展览展示、社会教育、文物修复、收藏保管功能为一体。</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北京城市图书馆设计灵感来自赤印和银杏树,顶部空间是茂密的叶片伞相互交叠。地面隆起的圆锥体意示“书山有路,勤为径”,圆体内为使用空间。</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图书馆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高22·3米,其中玻璃幕墙高16米。馆藏书籍800万册,日可接待500~8000人次。</i></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北京艺术中心设计灵感源于运河沿岸漕运码头的古粮仓,是集文艺演出、文化交流、艺术普及教育功能为一体的世界一流剧院。</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中心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有5750个座席,舞台与国家大剧院相同。</i></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