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江西省中学历史教育质量,促进统编版历史教材的开发与使用,2024年10月24日,江西省中学历史教研成长团联动活动(抚州市东乡区分场)在抚州市东乡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如期进行,东乡区18所中学初中历史教师按时到场参与学习。</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成都育才学校叶德元老师上一节关于《上有温度的历史课--教师立德树人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融合》的讲座.叶老师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生动的讲解方式,结合他自己在历史教学工作中的大量实践,详细讲解了初中历史课怎么上、上什么的一个问题.这次讲座不仅让老师对初中历史教学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也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受益匪线。</p><p class="ql-block"> 讲座开篇,叶老师剖析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首先是在学情方面的问题,学生听不太懂,学的太难,现在老师的精品课件,更多的是讲给专家和同行听,而不是面向12-15岁的学生。其次是形式的问题,学生听不进去,课堂死板枯燥。主要体现在不会讲,没新意,大框架,单形式、全套路.最后是内容上的问题,学生学了没用,无法共鸣.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告诫我们要上有意思的、有温度的历史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讲座中,叶老师特别重视教材中的历史人物介绍和插图的作用。他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大量实例,将书本中的历史绘制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连环画,特别是叶老师将课本知识与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相结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p><p class="ql-block"> 讲座的尾声,叶老师将历史课堂与博物馆相结合。在教学中,经常带学生到博物馆中进行实地教学,让学生明白历史并不是枯燥的文字,反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历史教学也是有温度的.</p> <p class="ql-block"> 之后,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曾敏老师带来了精彩的课例展示《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与叶老师“把课堂搬进博物馆”的理念一致,曾老师将文物带到课堂,对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的解读细致入微,如青铜器的造型、纹饰,甲骨文的特点和释读方法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这些成就的魅力。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索中成长。</p> <p class="ql-block"> 线上学习结束之后,老师们积极主动对听课进行了点评,撰写心得体会,并且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受,收获满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