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流通硬币之吉布提

考恩黛

历史沿革 <h1>吉布提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Djibouti;阿拉伯语:جمهوريه جيبوتي‎;法语:La République de Djibouti),简称吉布提,地处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东南同索马里接壤,北与厄立特里亚为邻,西部、西南及南部与埃塞俄比亚毗连,国土面积2.32万平方公里,全国共分1个市和5个地区,首都吉布提市,人口约100万(截至2022年10月),主要有伊萨族和阿法尔族。<br></h1><div><br></div><h1>殖民者入侵之前,吉布提由豪萨、塔朱拉和奥博克三个苏丹王统治。1850年法国开始入侵,并于1882年取得了在吉布提的居留权。1883~1887年,法国又强迫当地苏丹签订一系列条约,逐步占领了这个地区。1888年和1900年法国先后同英国和意大利签订协定,1896年成立<b>“法属索马里”</b>殖民地政府。</h1><h1><br></h1><h1>1897年同埃塞俄比亚签订协定,划定了法属索马里的边界。1946年法国宪法规定这个地区为法国的海外领地之一,由法国派总督直接统治。1957年法国给该地以“半自治”地位。1967年7月5日,法国议会通过决议,将该地易名为<b>“法属阿法尔和伊萨领地”,</b>并给予“实际上的自治”地位。</h1><h1><br></h1><h1>在吉布提人民争取独立斗争的日益高涨下,非洲统一组织、不结盟国家会议和联合国大会都通过了让吉布提独立的决议,法国于1975年12月31日宣布同意吉布提独立。1977年5月8日,吉布提举行全国公民投票,98.7%的选民投票赞成独立。1977年6月27日吉宣告独立,定国名为<b>吉布提共和国</b>。</h1> 1920版 <h1>1888年后的<b>法属索马里</b>地区,法国统治之初,当地流通埃塞俄比亚的玛利亚.特蕾萨塔勒和英属印度卢比上加盖当地酋长名的阿拉伯文戳印。1920年,吉布提商会发行的5、10、25、50生丁和1法郎面值的锌币、铝币及铜币,是吉布堤当地最早自制的硬币。下图为1921年50生丁铜币,正面羚羊之外为法文CHAMBRE DE COMMERCE DJBOUTI(吉布提商会) 。</h1> 1948版 <h1>法国殖民当局从1948年,在法国巴黎造币厂为吉布堤生产了1、2、5法郎面值铝质流通币。正面为象征法兰西共和国的自由女神,外环法文“REPUBLIQUE FRANCAISE UNION FRANCAISE.”(法兰西共和国.法兰西联盟);背面为铃羊头,羚羊头上下有一扇棕榈和蚌壳甩裹着的两条鱼,象征着吉布提殖民地,外环法文;COTE FRANCAISE DES SOMALIS(法属索马里海岸)。1952年增加了面值20法郎的铜铝合金币,铭文同样为“法兰西共和国.法兰西联盟”。</h1> 1959版 <h1>1958年为法兰西共同体海外省。1959年后发行1、2、5法郎面值铝质流通币,币正面铭文中只有“法兰西共和国”,取消了“法兰西联盟”之词。1965年铸造了相同图案的1、2、5法郎,增发了10法郎和20法郎。</h1> 1968版 <h1>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非洲各国兴起独立运动,1960年英属索马里和意属索马里独立,统一为索马里共和国。法属索马里兰因为最大的两个部族,伊萨族和阿法尔族的对立,独立问题变的相当复杂。1967年改名为法属阿法尔.伊萨海外省,并给予“实际上的自治”地位。1968年后发行法属阿法尔和依萨地区面值1、2、5法郎铝质币,面值10、20法郎的铜铝合金币。图案与法属索马里一样,只是改变了铭文TERRITOIRE FRANCAISE DES AFARS ETDES ISSAS(法属阿法尔和依萨地区)。1970年增加了面值50、100法郎的铜镍合金币。</h1> 1977版 <h1>1977年吉布提举行全国公民投票,宣告独立后发行吉布提共和国硬币。币面取消了法兰西自由女神头像,盾牌矛及两手紧握匕首、五角星组成的国徽,外环法文国名;REPUBLIQUE DE DJIBOUTI(吉布提共和国)。币背面羚羊头外环;UNITE.EGALITE PAIX(团结 平等 和平)。流通币1、2、5法郎为铝币,10、20法郎为铜铝合金币,50、100法郎为铜镍合金币。1989年后增加了面值500法郎的铜铝合金币。2012年又增加了面值250法郎的双金属币。</h1>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