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林仑: 秋风吹到陶欲河村 《蓝天文苑》致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接上)那时,计划生育犹如狂风席卷全国各地,初夏时分,我带着刚刚四岁的儿子来看舅父。午饭时,突然天空发黄,阳光被挡去了该有的红色,房前屋后的山坡土洼以及夏季正成长的禾苗,瞬间笼罩在昏黄的光景中。没有风,空气是凉凉的,浅山窝里那种特有的如水一样的气流,从人的身上脸上串动,似乎带着山坡的一些不安。这时,我看到一位年轻的山乡妇女进了舅父家的门,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有种来者不善的架势。果然,她虽然是让我舅父给她开一个关于双女户的补助金介绍谏来的,却对村支书带着满腔的仇视,仿佛没等她生下男孩就给她做结扎手术的是村书记制定的政策一般,那妇女气哼哼的对着连忙拿出村委会特印的信笺和墨水瓶以及蘸笔,正准备写内容的舅父嘟嘟囔囔不住地埋怨,发泄着心中的怒气,我听着还夹杂一些骂人的话,且明显是在骂我舅父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舅父显然也知道她在骂自己,可当我看舅父的脸时,他却没有半点的恼怒,而是一声不吭地将手中的笔尖蘸进了墨水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野妇女小声的骂骂咧咧,后见我舅父没发声,还继续在给她写条子,妇女好像得势了,憋在胸中数日的怒气一下子爆发而出,变小声的骂突然几十倍地放大了声,并且控制不住情绪地抓起我舅父面前的墨水瓶,猛烈地摔碎在地上,溅得墨水四散开来,惊得我儿子大哭,不住地指责发凶的妇女,这人咋这样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撒野耍泼是山乡野洼人的天性一样,我觉得如果任由她发展下去,她是会得寸进尺,紧接着要砸锅摔碗的。我气坏了,一把上去抓住了她的衣领,制止她,让她滚出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妇女见势急忙掰开我的手,向门外一边逃走一边骂,最后跑到舅父家门前的场塄边上,被左邻右舍的人劝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舅父始终一声没吭,好像受惯了这样无理取闹的委屈。我在想,我的舅父不知受过多少蛮横不讲理人莫名其妙的伤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闹事的妇女家里的老公公来了。还在气头上的我,给她老公公说,让他儿媳妇来,向我舅父道歉了再给开双女户补助金的东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我的舅父如同没那回事一样,劝解我说,那生了俩女没个男娃,赶上国家的政策,结扎了,心里不好受,发发歪,过去了就算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善良的舅父,善解人意,可谁能体谅您的菩萨心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想往事,我的心隐隐作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坎塄下的邻家舅在说到村上的事时,怀着感激之情,认为多亏了我舅父,那些年拖着患有严重风湿性关节炎的双腿,一瘸一拐地跑前颠后,为沟里几个自然村修了沙石硬化路,使祖祖辈辈靠肩扛背挑的村民结束了苦煎血熬的日子,人们收庄稼,可以推上推车,拉上架子车收割粮食了。再后来,我舅父又为村民们家家户户接通了电灯,使以煤油灯为主要照明的村人从此过上了敞亮的生活;随后,给村里修管道,为大家安装了自来水,从此解决了世代凭一根扁担到很远的积水潭挑水吃、令人头痛的大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人的讲说,在我的面前 不时地幻化出舅父拖着沉重如铅的病腿和严重的高血压身子,没黑没明地顶着凛冽的寒风,冒着倾盆大雨艰难跑走的身影……一辆破旧得到处吱咛响的老式横梁自行车,碰到下雨天,不但驮不了舅父,还要舅父踩着泥泞的绕山小路扛上它,一步一滑,或下坡,或爬坡,血汗沾湿了衣裤……尽管泥里水里奔波,跑了乡上跑县上,没人看见,也无人知晓 ,但却丝毫动摇不了深深扎根在舅父心目中的信念,那就是,他身为当地老百姓的领头人,一定要在自己有生之年,让祖祖辈辈过了千秋万代苦焦生活,磨烂了肩头,背弯了腰的村民,过上用架子车收获庄稼,在门前就能接水吃,孩子们有学上的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一方百姓造福成为蹲守在舅父心里的一座山峰。为了改善村民的生存条件,他吃不安,睡不稳,日夜思量着怎样跑乡上,跑交通部门要批复,要补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冬去了,春来了,经过了无数次的向上级有关部门协商,恳求,舅父整整用了几年的时间,终于在陶峪河各自然村里修建了沙石硬化路,为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建设校舍20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是,终年奔波不已的舅父积劳成疾,于2000年初春,一个狂风大作的午后时分,突然倒下去了,再也没有醒过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舅父太累了,累倒在他深爱的这片土地上,永远地,去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仅仅在人世行走了六十二个寒来暑往的舅父,在穷山恶水的陶峪河村担任村干部,一干就是四十六个年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幻影是追随着眼前坎塄底下翻地的邻家舅和妗子的叙述不停地回环着,上映着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坎塄下的邻家舅最后一声长叹,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当时穷得除了几头牛和饲养室以及仓库,就只剩下几十条装粮的布袋。在我舅父拼尽全力,改善了村上的穷困面貌,他去世后,从村上的会计嘴里得知,村里的账上还有我舅父在县上争取到准备给村民们打机井用的三万块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邻家舅眨巴着有些模糊不清的双眼,叹息声随着秋风飘进我的心头,飘落进陶峪河村的沟沟岔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老支书,再也难见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告别了翻地的二位老人,我继续向舅父家的老屋爬行。脚下的路,是舅父当年费尽千般艰难修成的沙石硬化主干道,如今已是面目全非,早已被村人遗弃,舅父为村民修建道路的事迹也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的到来,隐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我,脚踩在舅父修建成的沙石路上,尽管路面坑坑洼洼不平,我却感到特别的踏实,犹如人生走在一条向善,向真,向美的路上,实在感围绕着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了舅父家老屋门前的场畔,这里的两排不足十户的人,三年前全部搬迁到西面离关中环线大马路很近的两层白色楼房里去了,这里的旧房一律木门挂锁,像留守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天空和沟道;每一户的窗,仿佛张嘴要说话,却不知从何说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临近黄昏时,一直未露脸的太阳突然从西山那边放射出黄亮亮的光芒来,舅父家的老屋子刹那间焕发出特异的精气神,舅父的笑脸由金灿灿的房顶上冉冉升起,跟着,周围的秋作物与山峁墚都向着舅父簇拥而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惊呆了,大声喊着舅父,飞奔而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秋风起了,带着成熟庄稼浓郁的气息,来了,带着舅父用万般苦难和委屈,以及为一方百姓造福的信念喂大的格局,来了,同时向陶峪河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喊出了舅父响亮的名字——张中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秋风穿过我的寻觅,穿过尘世的烟火,穿过了沧海桑田,在舅父的老屋门前,停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停下的还有这方土地对舅父无限的怀念和眷恋……(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