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柳州市程阳八寨景区,简称程阳八寨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地处在桂、湘、黔三省坡“百里侗乡长廊”核心地段。</p><p class="ql-block"> 程阳八寨景区总面积7.6平方公里,拥有2000余座吊脚楼、13座鼓楼、11座风雨桥,拥有中国最大侗族木构建筑博物馆的美誉,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的“程阳永济桥”,就坐落在程阳八寨旁的林溪河上。</p><p class="ql-block"> 程阳八寨景区由马安寨、平坦寨、平寨、岩寨、东寨、大寨、平甫寨、吉昌寨八个侗寨组成,总面积12.55平方公里,居民2197户共9701人。</p><p class="ql-block"> 景区内的程阳永济桥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获得郭沫若先生的题词,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景区还拥有中国最大的侗族木构建筑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程阳八寨景区内居住着一万多名侗族人民,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景区完好地保存着侗族的木构建筑、服装饰品、歌舞文化、生活习俗,有着传承百年、规模最大的侗族婚礼,具有丰富的中国侗族原生态旅游资源。素有中国侗寨规模最大、最原始、最美的山水侗寨,侗族文化活态博物馆,中国最大的侗族文化旅游景区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游客可以在程阳八寨体验到浓郁的侗族风情,参观侗族民俗文化博物馆,了解侗族的历史文化;漫步于山水之间,欣赏程阳八寨的壮美风光;品尝侗族特色美食和家常菜,感受侗族的热情好客。景区内有餐厅和多家酒店、民宿供游客选择,满足不同需求。</p><p class="ql-block">地理环境</p><p class="ql-block"> 在广西与湖南、贵州接壤的三江县境内,有八个连成一片的侗族山寨,不仅完好地保存着侗族的木楼建筑、服装饰品、歌舞文化、生活习俗等古老传统,而且在与现代生活交融中继续发扬光大,成功地发展为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新村,这就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0日下午,我们一行33人走进了程阳八寨景区,住进了一家叫“福临门”的民宿,安顿好了,就由老板娘作为向导,带着我们去百家宴的地方~岩寨鼓楼广场。</p><p class="ql-block"> 从沿河栈道走到程阳永济桥不远处,就看到桥上下来一拨,穿着紫衣,打着小红伞的侗族女,我一开始不知道干嘛,但走到桥头下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是侗族迎接客人的仪式,用红绸带拦桥,要与我们对歌后,才能上桥进寨,于是大伙儿就来了几句“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就算是交了卷,过了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程阳永济桥横跨林溪河,是典型的侗族建筑,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主要由木料和石料建成,有2台3墩4孔。墩台上建有5座塔式桥亭和19间桥廊,亭廊相连。桥中亭子飞檐高翘;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p><p class="ql-block"> 这座桥不仅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而且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被誉为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和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 程阳永济桥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并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建成。它横跨林溪河,采用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主要由木料和石料建成,具有两台三墩四孔的结构。桥墩用青条石砌成,内部填充毛石,形成六角尖头船形,并向上游方向建有68°的分水角。桥的正梁是上下两层的连排杉木,每层7根,正梁上方用排版、竖柱和盖瓦搭建长廊式通道。桥面上建有5座塔式桥亭和19间桥廊,亭廊相连,桥中亭子飞檐高翘,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展现了侗族建筑的独特风格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程阳永济桥不仅是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集廊、亭、塔三者于一身,在中外建筑史上独具风韵,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被侗族人视为“生命之桥”或“福桥”,一般建在侗寨的“水口”,既方便了对外交通,也希望能够把福气留在侗寨之中。因此,它也被称之为“福桥”或“花桥”。</p><p class="ql-block"> 1982年,程阳永济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证明了其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走上永济桥,我就被这雄伟、朴实、精湛而美观的风雨桥震撼了。说它雄伟,一点也不夸张,你看外观黛瓦紫黑栏,五座塔亭顶形似小山,横跨林溪两岸;说它扑实,因为只有石头、木头与瓦片,石头的桥墩,没有一点点装饰,只是石头与石头相砌,肩膀撑起桥梁;说它朴实,因为没有华丽的装饰,木头也是黑不溜秋,没有雕饰,更没有化妆美颜,只是木头与木头榫卯相嵌,手拉手肩并肩,架起桥骨连接两岸,那瓦片,也只是一块一块的堆砌在塔亭与檐顶木板上,似大桥的帽衫,遮挡着风雨的浸蚀,保护着大桥的冷暖;说它精湛,是因为那工艺,桥墩石头与石头只有均匀细细的缝,平平的面,木结构光滑圆润,严丝合缝,没有一点粗糙的感觉;说它美观,外形好看,美丽的塔亭与出檐挑角,看着舒坦,桥头的门楣,里面的木地板,木结构桥顶与塔亭锥形顶,都非常美观。</p> <p class="ql-block"> 从永济桥进去,穿过几道小巷,右边就是合龙桥,合龙桥门楣上的三个字“合龙桥”,用现在的话说,为三D立体字,正面看是“合龙桥”三个字,从左边看“精忠报国”四个字,从右边看是“ 英雄文桥”4个字,可见在200多年前,就有人发明了三D立体。</p><p class="ql-block"> 听导游讲,合龙桥有一个传说:是由两个寨子同时于对岸开工砌筑,到了林溪河中合拢,且非常精准,严丝合缝。</p> <p class="ql-block"> 合龙挢,始建于清代嘉庆十九年(1814年),是景区内历史最为悠久的风雨桥,距今约有二百年。桥长42.8米,宽3.78米,水底至桥廊檐高9米,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桥廊用36根木柱支撑,每边13根,两侧木制板作桥栏。桥脚为23根圆木按二个八字形组合而成,其中14根木柱嵌进两岸石坎中,上铺桥板。桥上有桥廊可供行人避雨小憩和村民乘凉聚谈。</p><p class="ql-block"> 桥上部分为木质梁柱凿榫衡接构成重檐翘角,桥的两旁镶着栏杆,桥中有三座塔阁式桥亭。飞檐高翘,犹如羽翼舒展,这与侗族的帽子产生呼应。彩绘选用如意图案,代表先民们建桥的初衷,希望风调雨顺,庇佑后代子孙,财源官运亨通。在整体深灰色建筑中尤为突出,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每一根立柱或者是横撑都很和谐的相互衔接着,每一层的木头大小在比例上都很和谐,可能没有人愿意相信这是当地文化水平不高的木匠和村民们建筑而成的。桥下部分为青料石垒砌,桥墩为六面柱体,上下游均为尖形,迎水角68度。这样的造型看起来很灵活,不会显得笨重,另外,也是融入了美学感以及构造稳定性的原理。</p><p class="ql-block"> 听导游讲,合龙桥有一个传说:是由两个寨子同时于对岸开工砌筑,到了林溪河中合拢,且非常精准,严丝合缝。</p> <p class="ql-block">三D立体门楣上的“合龙楼”三个字</p> <p class="ql-block">合龙桥全貌</p> <p class="ql-block">还不到活动时间,从岩寨鼓楼出来,穿街过巷,又到了一个频安桥,这桥不大,但也很美的,摩托车、行人络绎不绝,过挢就是马安寨,这里游客也不少。进得寨门,吊脚楼下、小窄巷里,虽然不是很整齐,但也很美,而且很安静,走在这里,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远离了喧嚣,有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偶尔一两个人出现,也是悄无声息的走过去。</p> <p class="ql-block">溪边寨门</p> <p class="ql-block"> 返回来,从另一个方向走过去,发现了一座万寿桥,桥不大,有台阶,不能过摩托车,只能行人通过,桥上有几个穿侗族服装的女生,正在嘻嘻哈哈的拍照,走过万寿桥,有一个哂布小广场,是侗族人洗染晒布的地方,小广场打扮的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 小巷子里的吊脚楼</p> <p class="ql-block"> 程阳八寨景区内有许多鼓楼,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平寨独柱鼓楼、岩寨鼓楼等。</p><p class="ql-block">平寨独柱鼓楼:</p><p class="ql-block"> 特点:平寨独柱鼓楼以其独特的建筑结构著称,整座鼓楼由一根巨型的中柱支撑,周围辅以复杂的支架,展现了建筑力学的精粹。这种结构使得鼓楼即使在风吹日晒雨淋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坚固,被誉为“一木擎天”。</p><p class="ql-block"> 历史与文化:这座鼓楼虽然建于2014年,但它代表了侗族鼓楼建筑的典范,尤其是其独柱设计,在侗族聚居区中极为罕见。</p><p class="ql-block">岩寨鼓楼:</p><p class="ql-block"> 特点:岩寨鼓楼是程阳八寨景区内最大的鼓楼,高约30米,共有15层,结构复杂,气势磅礴。鼓楼的檐角翘起,展现出侗族建筑的独特美感。</p><p class="ql-block"> 历史与文化:岩寨鼓楼始建于2005年,经过侗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这座鼓楼不仅代表了侗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是侗族文化的重要象征。</p><p class="ql-block">其他鼓楼:</p><p class="ql-block"> 程阳八寨内还有多座鼓楼,每一座都极尽侗族木结构建筑的灵动之美。这些鼓楼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是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p><p class="ql-block"> 程阳八寨的鼓楼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侗族文化的象征。它们见证了侗族人民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p> <p class="ql-block">马安鼓楼</p> <p class="ql-block">平寨鼓楼</p> <p class="ql-block"> 岩寨鼓楼非常壮观,高高的塔状尖顶,层层有一白边,灰色的瓦顶,弯弯的挑角,外观15层,里面纯木榫卯结构,非常复杂,但看上去很整齐,气势恢宏,也非常震撼,而且美观。</p><p class="ql-block"> 鼓楼对面是一个不小的舞台,两边是楼房,中间是一个广场,这里就是百家宴与篝火晚会,以及各种活动的场所,我们所参加的百家宴与篝火晚会活动,就是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 百家宴开始前,先有侗族民俗节目表演,纺织、唱歌对歌、舞蹈,都是侗族妇女的表演,各种节目表演的都很认真,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真的是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结束了演出,这些女人又担任起厨师与服务员的角色,先把木桌櫈摆好,再把各家各户的菜篮子挑上场,当然多数都是做好的熟食,每家都做的不一样,鸡鸭鱼猪肉都有,猪蹄、猪头肉、腊肉、排骨等,各种做法的鸡鸭鱼肉都有,唯独一样的是,每桌(四个人一桌)都有一个小火锅,可以涮几种绿叶蔬菜,还有侗族自酿酒,很丰盛的百家宴,而且还可以到任意一桌去品尝,热闹非常。</p><p class="ql-block"> 当酒席进行一半时,热情的侗族女人们,还举行了逐桌敬酒仪式,将气氛推向高潮,敬酒刚结束。</p><p class="ql-block"> 主持邀请宾客参加高山流水,此时舞台前已经摆开了阵势,侗族服饰的女人们,从上到下摆成一个三角形,两边竹筒从上面一节一节的接下来,直到两个饮酒人的碗里,歌声音乐响起,酒从最上面倒出来,一直沿竹筒流到宾客手里的碗里中,边喝边流,直到喝好了,挥手为止,接下来再来一拔。热闹气氛也一波接一波,非常的热闹。</p><p class="ql-block"> 我有幸体验了一把,喝了一个痛快。</p> <p class="ql-block">民俗表演</p> <p class="ql-block">准备菜肴</p> <p class="ql-block">开吃了</p> <p class="ql-block">敬酒仪式</p> <p class="ql-block"> 高山流水的喝酒仪式,配合着音乐,在歌声中喝酒非常,气氛热闹致极。</p> <p class="ql-block">舞台</p> <p class="ql-block"> 人们都吃好喝好了,百家宴也散了,女人们收拾完场地,又去准备了篝火晚会,篝火燃起,侗族女人们,又变成了演员,先吹起了大竹号演奏,又进行了芦笙吹奏表演奏,还进行了侗族年轻人对歌到恋爱的舞蹈等等表演。结束了演出,又掀起了所有人都参加的侗族篝火晚会舞蹈互动,左三圈右三圈,踢腿举手等热闹过后,就是竹竿舞了,也是同一班侗族女人,先示范表演,完了大家都可以体验。</p><p class="ql-block"> 我也加入了进去,伴着音乐节奏,随着竹竿铿锵铿锵的开合,一不小心就夹着脚,一次两次都没有成功,但出了一身臭汗,也结束了百家宴。</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我们沿着林溪河栈道,参观了吊脚楼。</p> <p class="ql-block">百年前的吊脚楼</p> <p class="ql-block"> 从后院看到的吊脚楼</p> <p class="ql-block"> 寨子里到处都有直饮水井,都是天然矿泉水,井边却放着好多舀水瓢,我喝了几个井的水,都是绵绵的,还有点清甜感觉,虽然是凉水,但喝到肚子里很舒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