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0月中旬:我们从杭州飞机到太原,中午到太原后,下午打了个的士,就先去太原晋祠游览:</p> <p class="ql-block">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其母后邑姜后而建。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也是晋国宗祠。晋祠占地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建筑艺术。</p> <p class="ql-block"> 晋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当时它被称为唐叔虞祠,是为了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随着历史的推移,晋祠经历了多次扩建和修葺,从北魏到唐、宋、元、明、清,每个朝代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晋祠不仅是古代宗祠,还融合了儒、释、道等多种文化,成为一座综合性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晋祠博物馆一</p> <p class="ql-block">晋祠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这是西游记中孙悟空与二郎神对打中拍摄的祠堂,有二眼、尾巴为旗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难老泉:被誉为“晋阳第一泉”,泉水清澈甘冽,四季不涸</p> <p class="ql-block"> 侍女像:圣母殿内的43尊彩绘泥塑,包括圣母邑姜和42尊侍从像,展示了宋代宫廷生活和彩塑艺术的精华。 </p><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北宋时期的建筑,以其精美的木雕和建筑风格著称。</p> <p class="ql-block"> 有1400多年的特级国槐大树,(别名:陏槐)</p> <p class="ql-block">| 周柏:一棵近3000年的古柏,见征着晋祠的悠久历史和祥瑞。 </p> <p class="ql-block"> 这株周柏与晋祠宋代侍女像及“晋阳第一泉”难老泉并称为“晋祠三绝”。它位于圣母殿北侧,树高十八米,树身粗大,向南倾斜,被另一株古柏所支撑,树叶披覆在圣母殿顶。因该树状似虬龙,故又称卧龙柏。</p> <p class="ql-block">卧着的周柏</p> <p class="ql-block"> 在晋祠,树龄在千年以上的苍松、翠柏、古槐等尚存二十余株。它们和古柏一起,使游人发思古之幽情。同时,也印证着山西这块土地悠久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 古建筑还是保留的比较完整</p> <p class="ql-block"> 回太原市区游晋商博物院:该院前身是山西督军府旧址,建于北宋初期,曾是山西的政治中心。民国年间,这里曾是阎锡山的办公地点。1949年后,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地。2017年9月,山西省政府搬迁,太原市组织实施综合整治配套工程,建设晋商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 天下晋商</p> <p class="ql-block"> 晋商博物院的建筑格局包括红色大门、工字楼、仪门、渊谊堂、内署院和御书楼等。红色大门原为清代山西巡抚衙门大门,工字楼为重檐歇山顶式砖木结构廊楼,仪门是典礼、庆贺、祭拜的重要场所。渊谊堂原为山西巡抚衙门大堂,现改为展览厅。御书楼藏有从明清到民国出版的古籍善本1.2万余册。展览内容以晋商历史和商业文化为主,展示账册、器物、汇票、地契、钱币等共12万余件。</p> <p class="ql-block"> 晋商博物院收藏有与晋商历史相关的账册、器物、汇票、地契、钱币等共12万余件。御书楼藏有从明清到民国出版的古籍善本1.2万余册,近4万卷,包括经史子集和三晋名家大作。此外,博物院还展示了推光漆、版画、木刻、堆锦、螺钿、壁画等山西的传统工艺。</p> <p class="ql-block">门口留影-2</p> <p class="ql-block">游太原城:柳巷、铜锣湾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 太原柳巷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 太原柳巷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市中心,是太原市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老城区之一。柳巷之名源于巷内茂密的柳树林,相传是南北朝时期辽东公主嫁到太原时带来的柳树种子才慢慢生长成巷子两旁的行道树。</p> <p class="ql-block"> 太原步行街-铜锣湾夜市</p> <p class="ql-block">散步在夜市街</p> <p class="ql-block">不夜城-实为小吃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 .吃好早攴,散步在酒店边上,看到山西的醋:在太原城这家醋商店,还排着长队买醋呢!怪了!</p> <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我们打卡来了!</p> <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最初由乔氏家族的祖先乔良铭建造。乔氏家族是当时山西省吕梁地区的一支富有商业家族,以经营茶叶、绸缎和药材等贸易业务而闻名。随着家族的兴旺,大院不断扩建和改建,最终成为乔氏家族的家庭聚居地和家族文化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6年),经过多次扩建和增修,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规模。乔家大院占地面积8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共有6座大院、20进小院和313间房屋。</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牌坊</p> <p class="ql-block">内院一</p> <p class="ql-block">内院二</p> <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是一座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坐西朝东,四周筑有堡墙,防御性和私密性极强。大院平面呈“喜喜”字形布局,包含四合院、穿心院、偏正套院和过庭院等多种形式。屋顶造型多样,包括悬山、硬山、歇山、卷棚及平顶房。门与窗的结构也多种多样,展示了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并吸取了西洋式建筑特点。</p> <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迹,更是文化的传承。它全面展示了北方农耕习俗、商业习俗、岁时节令、人生礼仪、民俗社火等内容,真实反映了明清时期北方汉民族的民俗风情和晋商文化。大院内收藏了大量文物,包括九龙灯、犀牛望月镜等珍贵展品,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和家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 下午游平遥古城</p> <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前782年),在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保存了其所有特征,展示了文化、经济、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中最大的楼</p> <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民居等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整座城池对称布局,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城内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平遥古城内的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设计布局体现了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p> <p class="ql-block">市楼下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与布局:</p><p class="ql-block"> *对称布局,以市楼为轴心</p><p class="ql-block"> *街道格局为“土”字形</p><p class="ql-block"> *遵循八卦方位的城市规划</p> <p class="ql-block"> 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1997年,平遥古城与周边的双林寺、镇国寺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古城在建筑、宗教、商业、民俗、民间艺术上具有丰富且独特的价值,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p> <p class="ql-block"> 每个小院各有的对联文化!</p><p class="ql-block">这是钱庄</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的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p><p class="ql-block"> *明代洪武三年重建扩修</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的城市规划范例</p> <p class="ql-block"> 旅游价值:</p><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景点包括平遥古城墙、日升昌票号、平遥县衙、双林寺、马家大院、平遥古城博物馆、文庙和中国摄影博物馆等。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丰富的历史文化、购买特产和品尝地道美食。</p> <p class="ql-block"> 山西的醋-就是不一样-好👌</p> <p class="ql-block">山西的,醋文化.酒文化👍👍</p> <p class="ql-block"> .今天开始包了一辆红旗车,共3天,从平遥古城出发,游洪洞大槐树、壶口瀑布后跨过黄河大桥,到陕西延川乾坤湾、到延安后.再到榆林靖边波浪谷.游后返回延安结束!(价格还不贵,并不负担司机吃住)</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位于中国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是灵石望族静升王氏于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的住宅建筑群。现存建筑多为清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占地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王家大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明代中叶王家致富后,宅院进一步扩展。清康熙年间,王家成为显赫官商,开始大规模建造房屋,先后建成拥翠巷、锁瑞巷、宜安院等。清雍正年间,王家开始在静升村北山坡筑堡建宅,建成崇宁堡、怀永图院等建筑。至乾隆年间,王家大院迎来筑堡建宅高峰期,相继建成拱极堡、和义堡、恒贞堡等建筑。嘉庆年间,视履堡开建,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建成。自清咸丰年间开始,王家走向衰落,至光绪年间已经败落,并开始卖祖产谋生。</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的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特征,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王家大院的砖雕、木雕、石雕题材丰富、技法娴熟,大量采用了世俗观念认可的各种象征、隐喻、谐音的艺术形式,体现了清代建筑装饰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王家大院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王家大院于2004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王家大院被授予“美丽中国文旅影响力品牌”称号。</p> <p class="ql-block">进门的大院子</p> <p class="ql-block">院内的过门</p> <p class="ql-block">侧边大走廊</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的主人叫作王实,从元朝的时候,从太原搬迁到灵石,主人是靠卖豆腐白手起家,由农到商,有商到官,修建起这样的建筑,耗费了几代人的心血,可以说是厚积爆发。这座宅院从开始修建到修建完成,耗费了三百年的时间。</p><p class="ql-block">王氏家族从十三世进入清朝。鼎盛于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其时,除大兴土木,营造住宅、祠堂、坟茔和开设店铺、作坊外,在当地还办有义学,设有义仓,修桥筑路、蓄水开渠、赈灾济贫等,善举不断。从十八世以后(清道光年间)逐渐衰败。大院内再无人居住。</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内的小院</p> <p class="ql-block">站在王家大院护院大墙上拍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p><p class="ql-block">高家崖建筑群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皆为三进四合院,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旁的绣楼外,又都有各自的厨院、家塾院,并有共用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周边堡墙紧围,四门择地而设。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上下左右相通的门多达65道,又独立成章。</p> <p class="ql-block"> 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占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包括碑亭、二、三代大槐树、祭祖堂、广济寺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p> <p class="ql-block"> 洪洞大槐树是明初大规模移民的重要见证地。明朝建立之初,由于天灾人祸,人口锐减。为了恢复生产、增加人口、巩固政权,明太祖朱元璋实行了移民屯田政策,从山西向其他省份迁移了大量人口。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6年),共有18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涉及河南、山东、河北等多个省份,数以亿计的移民后裔从此迁徙。</p> <p class="ql-block">大槐树内游览</p> <p class="ql-block">主槐根</p> <p class="ql-block">二代槐树</p> <p class="ql-block">门口</p> <p class="ql-block">中国根-大树</p> <p class="ql-block"> 戏剧中苏三起解-出自洪洞县</p> <p class="ql-block">大槐树碑</p> <p class="ql-block"> 文化意义和旅游价值:</p><p class="ql-block"> 洪洞大槐树不仅是移民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重要场所。每年有大量游客前来祭祖溯源,感受家族历史和根源。景区通过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展示,让游客深入了解中国移民史和文化传承。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和文化认同。</p> <p class="ql-block"> 游好洪洞大槐树后开车往壶口开,沿途能看黄河,但天慢慢的暗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 到壶口后,已到晚上了,景点己关,只能在壶口黄河边的民宿住下,晚上散歩黄河大桥</p> <p class="ql-block"> 此就是跨两省的黄河大桥!</p> <p class="ql-block"> 桥下的水,流动不是很急!</p> <p class="ql-block"> 住的民宿还是很好的.,晚攴点了一条,2吃黄河鲤鱼,味道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黄河鱼确实好吃</p> <p class="ql-block"> 早上起来就去壶口瀑布景点: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南距陕西省西安市350千米;北距山西省太原市387千米。</p> <p class="ql-block">进口进去,就能看到远处被瀑布飞泻的雾气迷糊!</p> <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p><p class="ql-block"> 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p> <p class="ql-block"> 从观赏角度来看</p><p class="ql-block"> 山西吉县壶口瀑布景区内的观景台恰好正面面对壶口瀑布,观赏角度相对更好。而且在黄河岸边有一天然洞窟,名曰龙洞,进入其中观看,能近距离的接触瀑布,真切体会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恢弘气势。</p> <p class="ql-block"> 在瀑布飞泻下,拍摄了一张4人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不怕衣湿还是要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我们站在山西一侧观看瀑布,还是很有看头的,水流直下、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 有些怕衣湿,穿着雨衣看瀑布</p> <p class="ql-block"> 滚滚黄河水呀!</p> <p class="ql-block">不怕衣湿,来留影!</p> <p class="ql-block">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赞👍👍</p> <p class="ql-block">再拍一张!</p> <p class="ql-block"> 从观赏体验感来看:</p><p class="ql-block"> 由于山西一侧更靠近壶口边缘,所以在山西这边观赏,会觉得水流特别湍急,水幕和水雾近在咫尺,感觉更震撼。而陕西这边由于距离瀑布较远,所以不像山西这边感觉震撼。</p> <p class="ql-block">我站山西这一边,对面是陕西</p> <p class="ql-block"> 瀑布边穿着民族服装拍照:</p><p class="ql-block">这老头扮演的还很有意思的!</p> <p class="ql-block">穿当地民族服装,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好诗👍👍👍👍👍👍</p> <p class="ql-block"> 虽然避开了旅游高峰期,但游客还是很多!</p> <p class="ql-block"> 山西壶口瀑布看后,结束了山西的旅行,中午开车过黄河大桥,就是陕西的宜川县了!也叫壶口镇。</p> <p class="ql-block"> 昨晚散步探过的,过此桥就是陕西了。</p><p class="ql-block">注:另有陕西旅行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