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千年平遥古城,感受中华文化底蕴——第六期优抚对象短期疗养活动游览平遥古城

山西省荣军医院荣军科孙雅欣

<p class="ql-block">  金秋的平遥古城,风光秀美,游人如织,2024年10月23日山西省荣军医院组织2024年第六期优抚对象短期疗养老兵游览平遥古城,领略中华文化魅力。</p><p class="ql-block">‍ 70名疗养对象来自太原市、阳泉市,他们中有烈士遗属,服役期间立功受奖的在乡退役军人,有参战、参试退役军人,残疾军人,有获得市级以上表彰的最美退役军人,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56岁。疗养活动由山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山西省荣军医院具体承办,各市、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协助。</p> <p class="ql-block">  首先,进入平遥古城的“日升昌票号”,这是中国第一家票号,也是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坐落于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日昇昌记”牌匾名号中隐藏着四个“日”字,意喻为旭日东升,蒸蒸日上,一派繁荣昌盛,相传为嘉庆末年状元陈沆亲笔所书。</p> <p class="ql-block">  跟随导游的脚步,老兵们来到了平遥县衙,它是国内现存完好的四大古衙之一,规模最大,长200余米、宽130余米、占地面积2.6万余平方米,布局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 老兵们漫步其间,逛逛拍拍,了解古时县官日常的办公、生活轨迹,探究既往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运作模式,对古代县衙办公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老兵们登上了古城墙。平遥城墙呈方形,周长6.4公里,高约12米,平均宽5米,东南隅有文昌阁、魁星楼,东城墙顶部有点将台。城墙上设置的3000个垛口、72座堞楼,象征着孔子周游列国讲学时的3000弟子、72贤人。古城墙集防御功能、文化功能于一身,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国北方城池典型特点,承载厚重的历史文明,是平遥古城重要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在平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张明局长、平遥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赵晓晓主任的带领下,老兵们来到了平遥西源祠村。这是一座非遗小镇,有民俗非遗、表演非遗、指间非遗、舌尖非遗、口头非遗和医药非遗等。各种非遗文化展厅展现了平遥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刻画了非遗小镇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流传千年的宝贵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随后,张局长、赵主任将老兵们带到了古刹双林寺。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其地本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双林寺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双林寺则以彩塑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寺中的唐槐、宋碑、明钟以及古代建筑、彩塑和壁画,都是稀世珍宝,具有高度写实的风格。最引人注目的是寺内两千多尊彩绘泥塑,这些彩塑包括佛祖、菩萨、罗汉、天王等佛教人物,造型生动,神态各异,展现了明代彩塑艺术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  老兵平遥游览,得到了平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张明局长、平遥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赵晓晓主任的大力支持,两位领导对游览行程进行了周到细致的安排,减免了景区和导游的费用并全程陪同。</p><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丰富了老兵的疗养生活,促进了健康,愉悦了身心。老兵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深刻领略了平遥古城独特的文化内涵,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体会</span>到了社会的关爱和尊重,极大地提高了荣誉感与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span style="font-size:18px;">坚定了“四个自信”,</span>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老兵们纷纷表示要听党话、感党恩、永远跟党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