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十日游之(六)白帝城、瞿塘峡

清风

<p class="ql-block">从恩施大峡谷去神农架景区的路上,无意中遇到了旱夔门景区,一路前行进入了重庆直辖市的奉节县,此时突然下起了雨,不便再赶路,查了一下,著名的五A级白帝城、瞿塘峡风景区便在这里。竟有这么好的景区,所以开车直奔景区酒店。第二天上午必须游览一下。</p><p class="ql-block"> 白帝城·瞿塘峡景区,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的白帝山上,地处长江三峡西入口,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接奉节县城,北倚鸡公山,距奉节县城东10余千米。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总面积4.7平方千米,主要由白帝城、瞿塘峡两大景区构成,名胜古迹众多,融自然与人文、诗情与战火为一体,是饱览长江三峡壮丽之美的起点。央行发行的1999年版与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元纸币背面图案是夔门。1982年,白帝城·瞿塘峡景区被批准为长江三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21年,奉节县白帝城被评为重庆市首批历史名园。2022年7月,白帝城·瞿塘峡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22年12月16日,重庆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正式授牌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路过夔门大桥,这大概就是水夔门附近了。</p> <p class="ql-block">快到景区时,附近有一座新建的跨江大桥,尚未启用。周围的景色非常优美,忍不住停下车下来拍了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路边山坡上,李白《早发白帝城》的诗句,感受到了文化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来到江边,欣赏一下江边美景。</p> <p class="ql-block">  “依斗”二字出自于杜甫夔州诗《秋兴八首》其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秋兴八首》是一组七言律诗。诗人感秋寄兴,从夔州写到长安,从长安写到夔州,回环往复抒写自己对长安的强烈怀念,抒发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表达自己忧念国家兴衰的深情及悲壮情怀。第二首诗主写杜甫在夔州日夜思念京城长安的心情。其“每依北斗望京华”被称为“八章之骨”,为整组诗点出了主题。一读到“每依北斗望京华”,眼前就会出现一个清瘦的老人,从白天到黄昏独坐江楼,峡江秋风萧瑟,秋声清凄,诗人心境寂寞苍凉。夜深了,老人仍不愿离去,仰头遥望北斗七星。因为北斗在北,长安也在北啊。“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何等辉煌,却一去不返,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的崇高政治理想难以实现;为疏救房琯遭受政治上的巨大打击,不得不携家带口漂泊西南,寄寓夔州;而“安史之乱”后的局势仍叫人无限感慨,吐蕃、回纥相继入侵,四川崔旰之乱,国难边愁己悲种种都难以让诗人释怀。从此,“依斗”这一美学形象即成为杜甫《秋兴八首》的标志性形象,永远定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定格在夔州(奉节)大地上。因为“依斗”这一美学形象,千百年来有多少人评注杜甫的《秋兴八首》,千百年来多少人次韵、依韵杜工部《秋兴八首》,谁也说不清,道不明了。被称为杜甫《秋兴八首》情结第一人的叶嘉莹教授在她的《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一书中感慨到:“我亦未曾料及,区区八首律诗,竟能生出如许多之议论,引发如许多之联想。”每到国难当头,政局多变之时,诗人们多拟《秋兴八首》抒发自己忧国伤时的情感。如1912年郭沫若的七律《感时》八首;1918年朱德《感事八首用杜甫〈秋兴〉诗韵》,刘冰研的《国难方殷,川战重开,拟杜工部秋兴》,抗战时期奉节人周子游的《秋兴八首》等。夔州人热爱杜甫,以杜甫寓居夔州而骄傲。自北宋以来先后建有岁寒堂、诗史堂、大雅堂、杜公祠祭祀杜甫,《夔州诗全集》八卷,杜甫诗设专卷;除潘焕研杜专辑外,夔州人崇拜杜甫,在夔州人眼里,虽然《秋兴八首》写于白帝山下的夔州古城,虽然杜甫“每依北斗望京华”的地点不在瀼西古城的依斗门下,但“依斗”这一美学形象早已凝聚为夔州大地的人文标志,那就是忧国忧民情怀,就是对祖国对人民无比热爱的民族精神;那就是心系时事政治,期望积极用世的“国身通一”精神。潘焕将夔州古城的主城门命名为“依斗门”不是偶然或一时兴起。首先潘焕是一个士大夫,他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他崇敬杜甫,长期受到杜甫诗歌、杜甫精神的熏陶,有自己的政治热情及家国忧患情怀,因此他才有可能将夔州大地的人文标志物化为夔州古城的“依斗门”。一代又一代夔州人,一看到依斗门,就像看到杜甫高高矗立在的古城上空,他伟大的爱国思想,他诗歌史上的伟大成就在夔州大地上熠熠生辉;一看到依斗门,就像见到一座民族精神的丰碑,她强烈的人文力量激励着国人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关心国家人民。站在依斗门下,人们会问一问,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关心国家的前途,怎样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于是在拍摄电影《在烈火中永生》时,为国为民牺牲的彭咏梧的头挂在依斗门上;文革破“四旧”,“依斗门”三字面临铲除威胁时,便有人偷偷用石灰糊住“依斗门”三字;“文革”结束,中国刚刚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即有人建议政府整修依斗门,县人游著亲自动手,将已然模糊的字迹凿深,填上中国红,让“依斗门”三字更加鲜艳夺目;因为依斗门,热爱杜甫的奉节人创办夔州杜甫研究会,以“立足夔州,研究杜甫,承传忧患意识,弘扬诗城文化”为办刊宗旨。保持一种文化的自觉。不但自觉充当夔州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而且自觉利用学术研究成果为奉节县的经济发展服务;在三峡水库蓄水倒计时开始时,100多位杜甫诗歌爱好者在依斗门前朗诵杜甫诗歌,送别有着承载厚重历史的依斗门沉入江底。会员们抚摸着那满是沧桑的城墙石,轻轻地踏上一阶阶磨得有些凹凸不平的石梯,仿佛触摸到杜甫瘦削而坚定的身躯。依斗门啊,你承载着太多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传统,承载着夔州儿女太重的情感。难怪在“依斗门”复建剪彩时,外界评论说:“‘依斗门’复建,是一种可贵的人文生态保护行为,其所移植的已经远远超过物质形态的‘依斗门’建筑物,更是将人们这种人文价值的意识移植到下一代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依斗门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夔州古城,具体地说,它位于白帝城风景区耀奎塔右侧的临江位置。这个城门并非一直位于此处,其原址在瀼西夔州古城,但由于三峡水库的蓄水,原城门被复建到了现在的位置。依斗门,也被称为大南门,是夔州古城五大城门之一。这座城门见证了夔州古城的历史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夔州古城,即奉节老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历代曾为路、府、州、郡治地。古城的城墙始建于明代,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依然屹立不倒。依斗门作为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不仅具有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还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古城墙的雄伟壮观,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此外,夔州古城周边还有丰富的石刻艺术,如白帝城的“三绝”石刻、瞿塘峡的摩崖石刻等,都是值得一看的人文景观。总的来说,依斗门是重庆市奉节县夔州古城的一处重要景点,它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古城的历史韵味,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清晨便有游船往来。</p> <p class="ql-block">夔州博物馆坐落于此。</p> <p class="ql-block">景区入口处诸葛亮的立像,背后大理石墙壁刻有其写的《出师表》文章。</p> <p class="ql-block">此处三峡水位为165米。</p> <p class="ql-block">  对岸的码头,八点半先乘船到对岸,<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艘渡船只到对岸,每半小时一趟,游览三峡之巅景区的</span>江峡文化馆、赤甲楼等景点,回来后,10点再乘坐另一艘客轮到江上去游览瞿塘峡长江段。坐船时遇到一对母子准备从此徒步登山到“三峡之巅”景点的最高点,但因为天旱防火等原因上山至最高点的道路封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船后登上台阶,拍摄码头景象。</p> <p class="ql-block">江峡文化馆的名字是由贾平凹先生题写。</p> <p class="ql-block">锁江铁柱遗迹。</p> <p class="ql-block">集装箱货船通过夔门江面</p> <p class="ql-block">文化馆里的刘炳森先生题字。</p> <p class="ql-block">文化馆中有在白帝城乡发掘的200万年前的“夔州古象”骨架化石。</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江峡景色,中间最高的尖状山顶即是著名的“三峡之巅”最高点</p> <p class="ql-block">通往“三峡之巅”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白帝城、瞿塘峡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上午的山峰还有点薄雾笼罩,江面上有微微的涟漪,难得的宁静而有些闲逸情调的长江。</p> <p class="ql-block">《滟滪堆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纪行赋。此赋作者对滟滪堆提出了不同于世人的独特见解,解释了滟滪堆有功于人的原因,阐发了世事“有以安而生变,亦有以用危而求安”的道理,显示了哲学家、政治家的眼光。全赋行文层层深入,句式灵活,少用典故,语言平易而生动,气势恢宏而急缓有致,体现了作者青年时代的文风。</p> <p class="ql-block">历代名人咏三峡诗篇</p> <p class="ql-block">三峡的小猴子在炮台上玩耍。</p> <p class="ql-block">赤甲楼炮台位于‌重庆市‌奉节县,是‌三峡之巅景区的一部分。这个景区海拔1388米,是‌长江三峡的至高点。赤甲楼炮台与‌白帝城、‌瞿塘峡、‌夔门等景点共同构成了三峡之巅景区,是长江三峡旅游的重要部分。‌1</p><p class="ql-block">赤甲楼炮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在历史上曾是一个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在古代,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见证了多次历史事件和战争。如今,虽然炮台已经失去了其军事功能,但它作为历史遗迹,仍然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赤甲楼炮台不仅是物理形态的最高处,也是景观形态的最美处、文化层面的至善处、精神层面的至上处。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远。</p> <p class="ql-block">电影《等到满山红叶时》的外景唯一拍摄地在这里文化馆往前走不远。</p> <p class="ql-block">上午10点又登上了游览长江三峡瞿塘峡段的游轮。从这个灯塔开始。</p> <p class="ql-block">宽阔的江面上,正好有一艘货船。</p> <p class="ql-block">江南岸尚有部分绿色的植物</p> <p class="ql-block">北岸的绝壁。</p> <p class="ql-block">在游轮上拍到的赤甲楼炮台和景区宣传栏。</p> <p class="ql-block">现在向东去为夔门方向,左侧为南岸,右侧为北岸。两侧的绝壁为特殊的喀斯特地貌特征非常北丽壮观。</p> <p class="ql-block">滚滚长江东逝水!</p> <p class="ql-block">尽享东风劲吹秋阳四射,两侧绝壁巍巍耸立,在长江之中畅行之乐趣,美哉!</p> <p class="ql-block">夔门正迎面而来,魂牵梦萦的三峡,我来了!</p><p class="ql-block">瞿塘峡为三峡第一峡,全长8公里,两岸悬崖峭壁陡立,如斧劈刀般削直上直下,是三峡最短、最窄、最深、最险的峡谷,以雄伟壮观而著称,是长江旅游精华区域。而今瞿塘峡雄伟依旧,平添高峡平湖的壮阔。为我国第五套10元面值人民币背面的图案。清朝诗人张问陶曰: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p> <p class="ql-block">北岸崖壁石刻。巍哉夔峡李端浩题。夔门天下雄船机轻轻过孙元良</p> <p class="ql-block">一个多小时瞿塘峡游览结束。</p> <p class="ql-block">下船后,继续游览白帝城。</p><p class="ql-block">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的白帝山上,地处长江三峡的西端入口。白帝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末年,当时‌公孙述在此筑城并自封为白帝,因此得名白帝城。白帝城不仅是古代的军事要塞,还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篇,因此也有“诗城”的美誉。</p><p class="ql-block">白帝城拥有多座城门,包括东门、小北门、大北门、皇殿台瓮城门(桑閤门)、小西门和西门等。这些城门靠近长江,显示出其强烈的军事堡垒特征</p> <p class="ql-block">白帝城不仅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塞,还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帝城内有‌白帝庙,供奉公孙述和‌刘备等历史人物。历代文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曾在此留下诗篇,使得白帝城有了“诗城”的美誉</p><p class="ql-block">白帝庙不仅是一座古建筑群,更是一处历史文化的瑰宝。这里曾是刘备托孤诸葛亮的地方,也是诸葛亮北伐中原的起点。因此,白帝庙成为了三国文化的象征,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许多关于三国的诗词、碑刻和壁画,感受古代文化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庙内左侧的白鹤出井雕塑。</p> <p class="ql-block">庙内右侧的白龙献瑞塑像。有与公孙述有关的历史典故。</p> <p class="ql-block">又看到了李白的诗。以此诗作为结语吧。走马观花式的游览还是学到很多知识,出来看看真的很重要。</p><p class="ql-block">《早发白帝城》</p><p class="ql-block">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p><p class="ql-block">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