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旅行方式:自驾,一辆七座车;</p><p class="ql-block">二、旅行时间:两天,10月22日10月至23日;</p><p class="ql-block">三、旅行人员:守军、孔丽、刘丽,守军母亲、春、乐山,两家六口人。</p><p class="ql-block">四、费用:AA制;</p><p class="ql-block">五、游玩方式:休闲;</p><p class="ql-block">六、行程安排:</p><p class="ql-block">1、10月22从菏泽出发,上午游览龙卧岩景区;下午,游览柏尖山景区。</p><p class="ql-block">2、10月23日,上午参观红旗渠景区,下午返菏。</p> <p class="ql-block">时光匆匆,一年四季来来往往,总以为时间过得很慢,都说来日方长,可不知不觉已入晚秋,2024年就剩下最后一个季度。去哪里不重要,走去才重要;风景不重要,和谁一起去才重要。在这晚秋的季节,我和守军弟商议两家人一起相约去看太行山赏秋。但愿这次太行赏秋,所有的美好都如约而至!</p> <p class="ql-block">昨天听球友凤民弟说,周六刚刚去过龙卧岩景区,枫叶正红。再说,菏泽距离龙卧岩距离菏泽不足200公里。于是临时改变计划,先去龙卧岩看红叶。将近八点从菏泽西上高速,十点半到达景区。</p><p class="ql-block">龙卧岩景区,位于卫辉山狮豹头乡,东临淇县,北接林州。海拔一千多米,地表植被茂盛,山峦叠嶂,飞瀑流泉,山水相依。金秋时节,登顶远眺,长龙盘桓,卧佛安详。漫山遍野,层林尽染。</p> <p class="ql-block">到达景区停车场,先去购票,60岁以上老人免门票,其他人20元门票,再购置10元停车费,持门票、停车费就可以开车到达山顶。</p> <p class="ql-block">龙鼎瀑布</p> <p class="ql-block">龙鼎瀑布下面有一坛水,清澈碧绿。</p> <p class="ql-block">春在龙鼎瀑布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龙卧岩瀑布附近守军弟一家人的合影。老人是八十多岁的人了,这次太行赏秋,出来一趟实属不易。身边有儿、有女,还有儿媳照顾,老人是幸福的老人,家庭是和睦的家庭,场面温馨,令人羡慕!这是一张普通照片,当我按下快门的瞬间,自己的感情也融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这次出行幸亏守军弟开车,路窄湾急,道路蜿蜒。在五彩斑斓的山谷中穿梭,仿佛一条丝带缠绕在山间。沿着山路前行,两侧的树木如同被秋风点燃,红叶与黄叶交织成一幅绚烂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站在龙岩阁上,遥望遍山秋色,让我这颗淡然的心为之动情。龙卧岩“秋妆”之美,此刻在我眼前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红色情结,我们都是在红旗下长大,见到鲜艳的国旗格外亲切,纷纷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合影留念。在这金秋十月,站在太行山上,能与国旗同框,作为一个普通人,此刻也会感到十分荣耀,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祝福百姓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当过兵的人气质就是不一样,霸气!</p> <p class="ql-block">你看这姐弟两姿势咋样?!</p> <p class="ql-block">见到如此景色,也是手忙脚乱,不停的拍照,生怕漏过那一个美景。</p> <p class="ql-block">闻一闻花香,日子就有了香气。拍一拍风景,相册里就储存了记忆。用这些温暖的瞬间,编织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p> <p class="ql-block">👣走在铺满落叶的小径上,每一步都有莎莎的声音,好像踏出了岁月的回响。秋天,是一个让人沉思、让人怀念的季节。</p> <p class="ql-block">龙卧阁是龙卧岩景区的最高处,站在山脚下仰望,龙岩阁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红衣加身分外妖娆。</p> <p class="ql-block">秋冬之交的太行山,红绿可辨,大自然把一幅色彩浓重的泼墨画展现在你的眼前,悉数列陈。</p> <p class="ql-block">龙卧岩景区不是很大,游玩也就一个多小时,下山已是12点左右。就在景区附近简单吃了点面食,就直奔柏尖山景区。龙卧岩景区距离柏尖山景区不到50公里,下午两点半左右到达柏尖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柏尖山位于林州市原康镇境内,地处河南省与山西省的交界处,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是林州唯一不收门票,就连停车费都不收的景区,距离菏泽约250公里,这么近的距离就能观看到如此秋景,每年的金秋十月,漫山红叶如火如荼,美不胜收,对我们来说,如此奢侈的景区还能不来。</p> <p class="ql-block"> 等你到了柏尖山才会发现,来柏尖山有人为看风景,有人为祈求神明。柏尖山寺香火旺盛,很多人向往的不是风景,而是信仰……</p> <p class="ql-block">向上抬头仰望,只见一古刹在峭壁上凸起,这座古刹就是柏尖山寺。</p> <p class="ql-block">柏尖山这个时节是最美丽的。太行奇境柏尖山,满山遍野的黄栌树映红了层层山峦,衬托出柏尖山的雄伟壮观。山巅之上,目之所及,层林尽染,如霞如虹,恰似一幅波澜壮阔的绚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秋季的柏尖山韵味十足,站到山上向下看,红色染满整个山的全部,呈现出一幅醉人的秋景。</p> <p class="ql-block">莫道秋日多寂寥,漫山红叶正倾情。</p> <p class="ql-block">儿媳搀扶婆婆上山</p> <p class="ql-block">儿子搀扶老母下山</p> <p class="ql-block">子女陪85岁老母登山赏秋,可谓孝心满满!</p> <p class="ql-block">一夜之间,风有了冬天的味道,愿接来下的日子里,有衣暖身,有人暖心!</p> <p class="ql-block">从柏尖山景区出来,已是下午五点,驱车前往红旗渠景区,就近入住到红旗渠1960民俗。这家民俗紧挨着红旗渠景区的后门,在民宿就能看到景区的部分景观。</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也就是10月23日,早餐后,八点半就到了红旗渠景区参观学习。也是我第二次再受教育。需要购票的是门票80元,包括青年洞景区,60岁以上老人持身份证可直接入景区。</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主渠70多公里)的红旗渠。</p><p class="ql-block">之前通过电影、电视、报纸了解红旗渠,如今我们亲自来到红旗渠看一看,感受感受。</p> <p class="ql-block">沿着指示牌首先来到红旗渠纪念碑。<b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旗渠就是纪念碑</b></p> <p class="ql-block">我们六人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分水闸</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分水闸后,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不少,纪念馆内都有些拥挤。</p> <p class="ql-block">来红旗渠纪念馆一次,就有一次的收获,就有一次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从红旗渠纪念馆出来,已是上午十点半,驱车前往青年洞景区参观。从上午十一点开始徒步3公里,12点十分到达青年洞观景点。</p> <p class="ql-block">大部分游客都是坐车到青年洞景点照相回去,徒步的人不多,倒是好事,幽静。</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秋天的山林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只有宁静与祥和。让我们沉浸在这美丽的秋色中,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次太行赏秋,恰巧今天10月23日是霜降节气,真是一夜西风紧,叶落叠成诗。霜伴红叶,是对秋最浪漫的告别。</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考察时说。我们这次来红旗渠参观学习,也是响应习主席的号召而来。</p> <p class="ql-block">🍁秋天的黄昏,总给你带来一丝淡淡的哀愁,却又感觉给你带来无尽的温柔。是什么样的哀愁?又是什么样的温柔?不是无病呻吟,我就有这感觉,我真的说不清也道不明。这次太行赏秋,记录这次旅行的美篇我挑选了好几首歌曲,最终还是最中意毛宁唱的《晚秋》这首歌,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是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人了,没人为我们著书立传,我只想用我笨拙的笔,为我自己和我朋友家人,记录每一次的旅行,把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诗意和远方。当今后,我们有时间翻阅这些记录的点点滴滴时,最美的片段会一一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多年之后你也许在这篇美篇中,找到你的美好记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青年洞景区出来,已是下午一点,在回城路上农家乐品尝了林州当地美食林州烩菜,午饭后返菏,下午五点安全到家。</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3日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