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幼•节气】“秋之末、冬之始”——阳郭镇贠曲幼儿园霜降节气主题活动

阳郭镇贠曲幼儿园 杨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关于霜降节气的由来和习俗,增加孩子们对传统节气的认识。10月23日,贠曲幼儿园结合课程主题“多彩的秋天”,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为教育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霜降节气活动。</span></p> 霜降•物候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霜降,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一般是在每年的10月23—24日,这时太阳位于黄经210°。中国北方到了霜降时节,夜里散热很快,温度会降到0摄氏度以下,于是圆润的露水改凝成六角形的霜花,形成入冬前的初霜景象。古人以为霜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所以就把初霜时的节气取名“霜降”,其实霜和露水一样,都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的。特别是夜里无云时,地面散热更快,更容易结成霜,民谚有“霜重见晴天,瑞雪兆丰年”的说法。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span></p> 霜降•习俗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霜降至,柿子甜。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span></p> 霜降·活动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粘贴、捏塑、拓印、吹画多种方式进行了美工制作,通过手工制作来进一步体验霜降节气带给我们的快乐,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作品吧!</span></p> 霜降·古诗篇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通过一些列的活动,孩子们深层次地了解了霜降的节气意义及特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使孩子们树立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观念。让孩子在愉快的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发挥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让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孩子幼小的心田。</span></p> <p class="ql-block">撰稿:杨敏</p><p class="ql-block">摄影:全体教师</p><p class="ql-block">审核:丁秋梅</p>

霜降

节气

孩子

贠曲

柿子

活动

散热

露水

幼儿园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