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读书会在兰州九州花坛社区开启

珍玉

<p class="ql-block">达敏老师的山木易书与九州花坛社区共同举办的读书会,于金秋十月如约开启。</p> <p class="ql-block">阳光明媚的午后,读友们相约向九州花坛汇聚。社区的小刘、小唐早早地布置会场。我想尽情地感悟一下秋日午后金灿灿的阳光,色彩斑斓的红叶,便早早出门,乘坐81路到达此地。</p> <p class="ql-block">达敏老师是这个读书圈子里达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可不是说说而已,她是真正的践行者。</p><p class="ql-block"> 柔声细语中,是一颗善良有爱心的博大胸怀;低调不善张扬的外表下,是一个雷历风行的实业家;清新婉约的文笔下,是一个有哲思,有情怀的文字高手。书读多了,又是记者出身,提笔便是美文。</p> <p class="ql-block">瞧瞧,这篇美文就出自达敏老师之手:</p><p class="ql-block">十月读书会📖</p><p class="ql-block"> 《菜根谭》有云:“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居然有万里山川之势;片言只语内,便宛然见万古圣贤之心。”意思是你要领会了大自然的美景,根本不需要去很远的地方,你要感悟到真理,也不需要讲太多的道理。一盆花、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中,就蕴含着万里山川的气势;短短的几句话里,也可以蕴含万古圣贤参透的哲理。这句话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舍近求远,要学会从眼前的风景中发现美丽,从简单的事物中发现真理。</p><p class="ql-block"> 想到这句话,是因为在今天的读书会上,忽然悟到了这一点,真正的生活,根本不需要太高深的道理,真正的智者,是用心去践行着生命。讲今天的两个小故事。</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省作协的会员,多才多艺,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还会剪纸、编织等各种工艺美术创作。发自内心地热爱着我们的城市,为宣传兰州不遗余力,坚持写人文兰州、黄河治理的报道文章,为观察黄河水系生态环境的变化,坚持四季观察候鸟的迁徙,并且以身作则,看到有污染母亲河的现象和不负责任的人会勇敢地站出来,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危害,维护水源的纯净和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特别一提的是,杨老师还给我们分享了她原创的用桦树皮写的小楷简牍,精美独特而又有内涵。</p><p class="ql-block"> 常慧老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科班出身的导演、编剧,我们几年前在樊登书店认识,相见恨晚,惺惺相惜,并成为思想上的好朋友。今天的惊喜是她带着七十四岁的爸爸来参加我们的读书会,谈笑风生。她对父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精神层面的支持与交流深深打动了我们,原来父女关系可以处理地这么亲密而恰到好处。还给我们展示了她这几个月做的农耕项目,沉浸式地体验蔬果的播种、成长、采摘,她仔细观察和体验所有植物生长的过程,并从中体悟到生命的哲理,令人敬佩,赞叹不已。常慧老师还特意带来了昨天刚挖出的胡萝卜🥕给大家分享,带着泥土的芬芳。</p><p class="ql-block"> 我们读书,从科普典籍里看宏观的理论,从虚构小说里看人性善恶,但往往最生动的课程是在身边每一个人的每一份行动里。</p><p class="ql-block"> 这是今天我最大的感触,读书不是高高在上地只读圣贤书,也要读懂大自然、身边的事物、每一个人,处处皆学问,事事即文章,都有闪光闪亮的地方,值得我们敬畏和学习,并从中吸取智慧。</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读书会都是一次能量的蓄积、观念的碰撞、思想的跃迁,同时也惶恐不安,深深反省,还是荒废了,读的书太少了,以后一定要加倍努力,多读多思多写。</p><p class="ql-block"> 十月读书会圆满完成,感谢所有参与的吾师吾友,期待下期再会!</p> <p class="ql-block">特别喜欢这样读书氛围,老面孔,新面孔相聚在一起,谈读书心得,交流学习体会,彼此温暖,能感觉到,身边有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灵魂,很幸运。</p> <p class="ql-block">站在三尺讲台的何育慧老师,读书的体会最深,自己读,家人读,让学生们读,构建书香型社会,以一己之力,在教书育人的讲台上传播能量,也延伸并影响着周边的每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她旁边的朋友王女士,也让在场读友为之一惊,刚刚享受退休生活,已抄写英语教材厚厚的四本。</p> <p class="ql-block">朗读一段美文《逝去的岁月》,是那么投入。眼前这位读友,每期不落,在广州定居30年,回到故乡,一切都是如此的亲切。读书会让她回归了曾经的岁月,与读书人相互依偎,相互鼓励,读《逝去的岁月》,其实就是立足于当下、抓住当下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达老师的闺蜜,一位爱读书的职业女性,孩子上大学,她也在总结自己的育儿经。她朗读《陋室铭》引起共鸣,成为集体合声。</p> <p class="ql-block">小史托着腮帮子,静静听朗读。青春少女对读书的兴趣浓厚深切,令人欣慰。读书让人心存温暖,小小的年纪,言语之间都是对父母的感恩,对这个美好世界感恩之情,难得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身旁的这位 二胎妈妈朗读"三双袜子"。她的育儿理念有自己的见解,全职妈妈完全用自己的知识言传身教教育孩子,读书也在为自已储蓄知识,准备重返职场。</p> <p class="ql-block">清爽干练的美女,提了一包美食来到现场,她有自己的事业,与图书经营有关。她是唯一一位带着事先准备好的诗词而来。我发现,每个人读书时的气质会瞬时切换,往那一站,就是一道风景,朗诵起来,便瞬间进入角色。</p> <p class="ql-block">常慧老师带着她的爸爸来了。我很惊奇,最好的亲子方式是:"我愿意带着父亲来,我走到哪将至亲带到哪","我愿意跟着女儿去,你说到哪我就到哪″。有几个人能做到?我眼前的这对父女做到了。</p> <p class="ql-block">朗读是必须的环节。我给王老师选择了《礼物》一文。</p><p class="ql-block"> 此刻,礼物有两个含意,一个是上苍送给他最好礼物,一位美若天仙的女儿,这个小棉袄是他生命中的全部。</p><p class="ql-block">另一个礼物,是我送给王老师桦树皮小楷字。王老师称之为树皮简牍。他说是读书会得到最有份量的礼物。</p><p class="ql-block">仔细倾听,王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成为读书会最精彩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我给常慧老师选了《背影》片段。</p><p class="ql-block"> 本来是导演和编剧专业的高材生,一张口,便眼里浸满泪水,′父亲的背影和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背影,高度重合,令人感动。</p> <p class="ql-block">我读了一篇达敏老师的美文西行记,也是对她的人品、文品的仰视和致意。重点从黄河在兰州穿城而过,谈了一下兰州人治理黄河的体会和思索。</p> <p class="ql-block">社区的小刘从头到尾忙着招呼来宾,拍照。她朗诵了一段汪国真的诗,深有感触的说读书会收获太大了。</p> <p class="ql-block">小冯第一次参加,言语中,情真意切,朴实无华,眼神中透露着对读书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常慧老师搞剧本创作,把剧本书写在泥士里,描绘在大地上。</p> <p class="ql-block">达老师告诉我,常慧老师特意穿了妈妈以前穿的西装来参加读书会,妈妈味道永远留在女儿的记忆里,伴随着她的生活。用这样的方式,感恩妈妈给予她的生命。真的是被一家人的相亲相爱感动到了,情浓情深。</p> <p class="ql-block">现场一起分享她采摘的秋收果实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有心人总是会事先有安排。一袋子从地里挖出的胡萝卜,萝卜樱子还在,泥士的芬芳还在,人人两个,大家都有份。</p> <p class="ql-block">十一月读书会与上次连的很紧。一个普通的周日下午,一群普通的读书人,在达敏23楼山木易书工作室里再次齐聚,享受美好的读书时光。</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是常慧父女二人专题的读书演导时间。为此,她事先做足了功课,主题是路遥《人生》片段的情景剧展演。</p><p class="ql-block"> 读书会上的父女,再次重现"阅读与戏剧″相融合的精彩篇段,无疑吸引大家目光,加之周日,现场氛围热烈,人气十足。</p><p class="ql-block"> 周六的《兰州日报》刊发我的《读书会上的父女》文章,我带着特意购买的几十份当天报纸,送给读友们分享。父女二人和达敏老师事先并不知道此事,报纸到手的那一刹那,是那种意外的惊喜,感激万分。何育慧老师如是说,常慧老师与父亲的故事上了家乡的党报,走进了金城的千家万户,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文学作品与舞台艺术作品有着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p><p class="ql-block"> 忽然眼前呈现出央视《故事里的中国》读剧本的画面,田沁鑫导演,主持人撒贝宁,不时与常慧父女二人切换。</p><p class="ql-block"> 严格按照上海戏剧学院里课堂程序进行,等人的时间,大家先跟着父女二人热身做操。</p><p class="ql-block"> 给每个人都赋予了《人生》中的角色。高羔老师的"高加林",冯莉的"黄亚萍",卫卫的"刘巧珍″,达老师的旁白,王老师的"爷爷",极富语言表达张力。说起巧珍的爱情感,小史一句"跳了崖也值了",引得大家开心大笑。</p><p class="ql-block"> 汤老师刚从外地回兰州,本来就是大学里文学系的教师,往台上一站,朗声开读,其风范便令人陶醉其中。何育慧老师不用说了,解读、阅读、朗读,贯穿于她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阅历的全部,时不时释放出一些生命感悟的火花,令人开悟</p><p class="ql-block"> 身在宁波张晓强老师,快递来一箱子书籍摆了一桌子,正好读书会上,按事先预约各自所取。</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读书会意犹未尽,方才散去。</p><p class="ql-block"> 我与史红萍一起出门,她陪我等公交车。146路足足等了十来分钟。小史聊起黄河及候鸟的话题,大天鹅何时来兰州等等。小姑娘兰州商学院毕业,在这座城市打拼,爱读书成就了人生梦想,浑身散发着朝气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何育慧老师美文</p><p class="ql-block">美好的相遇</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读书活动精彩纷呈,感动不已。</p><p class="ql-block"> 读书活动在达敏书香四溢的读书室举办。由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常慧老师主持,重温经典人生,走好人生之路。</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朗读一段路遥的《人生》中的精彩话语,分析以高加林为主线写成的人物性格特征,将每位师友带入角色中,感受文学的魅力。这是第一次以话剧的形式举行的读书会,别具一格,令人兴奋。</p><p class="ql-block"> 刚好杨玉珍老师发表在兰州日报上的(读书会上的父女)昨天发表了,山木易书读书会也像春风一样走进了金城的千家万户。杨老师买了二十几份当天的报纸,分发给各位师友。当常慧老师看到她和她的父亲上了家乡的报纸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杨玉珍老师还专门送我一幅她的墨宝《过秦论》,让我惊奇又感动!我已收到过杨大姐的好几幅大作了,前天她送的桦树皮上写的简牍,让我爱不释手。还有她以前送我的苏轼的《前赤壁赋》墨宝,我反复读,还背会了其中的“世间万物,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一毫而莫取…” 我也更加喜欢苏轼的诗词了。</p><p class="ql-block"> 读书会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喜悦读书者,我们享受着读书的乐趣,分享着人生的美好相遇。愿我们在烟火人生中抽空读读伟大的书籍,汲取营养和力量,砥砺前行![愉快]</p> <p class="ql-block">达敏老师小结:</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读书会精彩纷呈</p><p class="ql-block">借用张老师的几句诗:</p><p class="ql-block"> 平生肺腑无言处,金城雅集在山木。</p><p class="ql-block"> 萍水相逢只谈书,此心能有几人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是珍玉,谢谢大家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