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长春市机械工业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全省办学规模最大的机电类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分东风、净月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204人,专任教师190人,学历教育在校生2993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主要开设加工制造、交通运输、信息技术、财经商贸、土木水利等五大类17个专业。<br><br> 学校现已成为国家首批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级重点校、国家级示范专业校、国家数控技术应用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市中等职业教育机电特色校,享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长春市民满意学校等多项殊荣。<br><br> 近年来,学校牢牢把握职教改革发展契机,坚持类型化办学定位,树立“匠心教育”办学品牌,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办学实力日益提升,在全国打响了“吉林职教”知名度。<br><br> 深化政校企合作,践行“匠心教育”育人使命。多年来,学校与一汽集团、中车长客等28家省内知名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全面推进产教融合,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振兴;2020年,结合国家级新区发展需求,学校与长春新区签署《长春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为国家级新区建设发展提供技能人才保障;2021年,学校作为牵头单位成立的长春市机械制造职业教育集团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br><br>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匠心教育”育人模式。2020年,教学诊改工作案例成功入选全国教学诊改委的优秀案例;2021年,汽车技术服务专业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被教育部确定为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2022年,中职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产教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案例成功入选国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同年,学校获评为国家级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建设单位。<br><br> 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展现“匠心教育”育人风采。自2011年起,学校已连续十年位居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吉林省积分榜榜首,2017年、2018年、2021年分别名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牌数排行榜第三、第四、第五名;近年来,学校接待西藏日喀则市职教领导、重庆中华职教社考察团、福建龙岩华侨职业中专等兄弟学校莅临考察20余次,面向全国分享了中职改革发展的“吉林模式”。<br><br> 建校64年来,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未来,长机校人将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为建设以“匠心教育”为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现代化中职学校而不懈奋斗!<br><br></h3> <h3>我校总教职工217人(其中编制内教工202人、合同制教师15人),专任教师191人;研究生学历52人,本科学历150人,专科及以下15人;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64人,中级职称61人,初级以下66人。我校教师队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都日趋合理,教师高学历化、年轻化趋势也越发明显,他们理念新、干劲足、潜力大,对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br><br></h3> <h3>学风:品德高尚 技艺精湛</h3> <h3>学校章程摘自《管理制度汇编》、《内部控制手册》 <br><br> 总则 <br><br>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坚持依法办学,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为加强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培养人才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学校运行机制,健立健全学校内部管理体系,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长春市机械工业学校章程》。 <br><br> 第二条:《长春市机械工业学校章程》是学校的核心规章制度,学校其它的规章制度要以本《章程》为依据来制定。 <br><br> 第三条:学校名称和办学地点 <br><br> 学校名称:长春市机械工业学校 <br><br> 办学地址:长春市机械工业学校东风校区--长春市东风大街 293 号 <br><br> 长春市机械工业学校净月校区—长春市福祉大路 2088 号 <br><br> 第四条:学校的办学性质 <br><br> (一)学校为国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隶属于长春市人民政府; <br><br> (二)学校为独立法人单位 <br><br> 学校学制与文凭 <br><br> 1.初中毕业,学制三年 <br><br> 2.高中毕业,学制二年 <br><br> 3.颁发国家承认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 <br><br> 第五条:<br><br> 校训:团结 进取 开拓 创新 <br><br> 校风:求实 弘艺 善思 诚信<br><br> 教风:严谨 敬业 厚德 创新<br><br> 学风:学求严谨 技求精湛 志存高远<br><br> 第六条:学校的根本任务 <br><br>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成才; <br><br> (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具备相应专业的职业技能,成为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br><br> 第七条:学校的培养目标 <br><br> 面向市场,学会生存; <br><br> 面向企业,学会适应; <br><br> 面向社会,学会做人; <br><br> 面向未来,学会发展, <br><br> 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br><br> 第八条:学校的办学特色与理念 <br><br> 以机电专业为特色,以学技术、做蓝领终身受益为办学理念。 <br><br> 第九条: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和社会需要为前提,学校坚持建设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主导,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 <br><br> 第十条:学校秉承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宗旨,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校务公开制度,实行开放式办学,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在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前提下,加快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创办成品牌学校。 <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