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引路构课堂,教学共鸣促思考———记符碧玲主持低段“字词句运用”研究成果推广活动

伍莹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秋十月,收获在现。为了更好地实施推广应用符碧玲老师主持的课题成果—落实“字词句运用”提升表达力的实践研究,海口市苍西小学进行“字词句运用”课例展示,有幸邀请了海口市英才小学符碧玲老师带领课题团的王流初、文有思两位专家老师到场,为本次活动评课指导,切实提高课题研究质量。</p> <p class="ql-block">【主题】落实“字词句运用” 提升表达力的实践研究</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10月22日上午</p><p class="ql-block">【地点】海口市苍西小学</p><p class="ql-block">【人员】成果推广团队专家及海口市苍西小学全体语文教师、东山中心小学老师、城西学校老师</p><p class="ql-block">【主持】罗才玲老师</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内容如下:</p><p class="ql-block">一、课例展示</p><p class="ql-block">二、教师说课</p><p class="ql-block">三、专家点评</p><p class="ql-block">四、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课例展示1】</p><p class="ql-block">张玲辉老师和二(1)班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了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字词句运用》板块的教学课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玲辉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旧知课文中学过的比喻句,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提问“什么像什么”的问题,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比喻句,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和朗读的方式,明白比喻的好处是生动形象地展示事物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观察爸爸和孩子的鞋子说出特点,进而总结写比喻句可以从外形、颜色和用处这三个方面来仿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在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常见的图片,发挥想象,想象无限,畅所欲言,参与性可强了,都争着分享着自己的发现,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可形象生动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张玲辉老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动笔夸一夸我们美丽的海南!</p> <p class="ql-block">【课例展示2】</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瑜老师和二(5)班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了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字词句运用》板块的教学课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瑜老师以邀请同学们一同加入森林小动物演员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的情境走进声音的世界!首先播放音频,让同学们倾听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听力敏锐的孩子们马上就判断出这是来自流水和风的声音。通过观察和学习,知道了原来他们有个名字也叫做“拟声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邀请同学们一同看字猜音,猜猜看这些声音都会从哪发出的?这又是什么声音呢?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不仅明白拟声词的加入可以使句子生动有趣,还找到了生活中其他的声音。听!模仿小猪的叫声可逼真了,逗的大家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陈瑜老师还邀请大家再次回到动物园里,把听到的大自然声音创作一首《动物园欢乐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室内,教室外,都是充满学习热情的老师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说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授课结束之后,两位老师也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同时也根据刚刚上课中产生的困惑与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专家点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山中心小学的李邦财老师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课题的每一次推广应用都在不断体现实施成熟化。“学教评一致”的运用学习,支架的构建、学习单的落实运用,都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于二位老师的课堂也给出了高度评价,张玲辉老师的课堂“活”——有收有放引导明确,学生积极踊跃;陈瑜老师的课堂“稳”——稳扎稳打落实到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二位老师提出建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玲辉老师的课堂中,在引导学生说“什么像什么”可以加上具体的图片,帮助学生扩宽思路构建更扎实的支架,更好地回答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瑜老师的课堂中,在看字猜音环节可以把声音出现的地方和声音的具体形式采用连线的方式,学生可以想象画面快速回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 <p class="ql-block">海口市英才小学的王流初老师为张玲辉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p><p class="ql-block">进行肯定:</p><p class="ql-block">1、善于利用课堂小口令组织课堂,培养学生课堂的良好习惯。</p><p class="ql-block">2、经验丰富,循循善诱,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尊重学生,在等待与引导中极大鼓舞学生的自信心。</p><p class="ql-block">3、课堂关注到全体学生,授课内容由浅入深,提问评价指向性明确,评价语中体现了人文关怀。</p><p class="ql-block">提出建议:</p><p class="ql-block">出示两组比喻句进行对比时,可以更细化提问,如引导发现为什么好?指向性明确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地思考。</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海口市英才小学的文有思老师以陈瑜老师的课例,与语文老师们进行教学上的思考共鸣:如果是你,你会怎么上?</p><p class="ql-block">教学环节的成熟体现在:创设情境——指导教学——实践纠错——成果展示。</p><p class="ql-block">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明确,不仅仅只是为了开课如此简单。创设情境又该怎样让学生入境?如何入境?受到多媒体的局限,我们也该思考把局限隐藏到最小化,让情境更自然更生动。</p><p class="ql-block">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又该如何把握教学的难点。教学的重点、难点该如何区分?(重点是指导掌握,难点是在重点知识中不容易掌握的)</p><p class="ql-block">教学效果又该怎么呈现?教学效果的呈现标准——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增长知识?</p><p class="ql-block">对于今天的两节课例触发的思考:如何用好比喻句、拟声词?</p><p class="ql-block">‍文老师也给出了建议:</p><p class="ql-block">问题设计要有抓手,要想好。</p><p class="ql-block">教师的指导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有增加的作用,知道要有效果。</p><p class="ql-block">设计问题时,老师可以自问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 </p> <p class="ql-block">海口市城西学校的老师对陈瑜老师的课例提出两点建议:1、有顺序地观察图片。2、设计过程中的支架,可以更贴近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的最后,罗才玲老师也是感慨满满,课例的展示有限,但是学习是无限的。今天两位老师的课例展示,让我们也看到了“字词语运用”课题的实施成熟化。在每一次的课例活动分享中,我们都在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进行新的思考,力求在下一次的课例中展示学习成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教育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每一次教学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每一次研究都是深化理解的过程。愿各位同行们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探索,不断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总结与反思(海口市苍西小学课题组)</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的收获</p><p class="ql-block">‍在课堂中,两位授课老师始终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通过精心设计的授课内容和由浅入深的教学步骤,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堂节奏,获得知识。在提问环节,教师的提问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回答问题。同时,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教师不仅关注答案的正确性,更注重评价语中的人文关怀,用鼓励、肯定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教学效果。课题组专家们的点评和建议也为老师们提供了改进的方向和思路,促进了课题组教学水平的提升。</p><p class="ql-block">‍二、存在的问题</p><p class="ql-block">‍提问的精准性和指向性有待提高:在部分课例中,专家的点评指出老师的提问存在指向性不明确的问题,这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维发展。课题组需要加强对提问技巧的研究和培训,提高提问的精准性和指向性。</p><p class="ql-block">‍三、思考</p><p class="ql-block">问题设计要有抓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明确问题的目的和指向性,确保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p><p class="ql-block">教师的指导要有增加作用:教师的指导应该能够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提升学习效果。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所进步,是否掌握了新的知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