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老殷

在宁夏银川市郊,有一座塞外风格的影视城---镇北堡影视城。<br>  今天,一天的时间里,我们将在此参观和拍摄。 西部影城的标牌。背后的建筑是影城为剧组和游客提供服务的中心。我们午餐就是在此的餐厅进行的。服务中心屋顶上“马樱花”是张贤亮小说【绿化树】中的女主人公 影城大门。张贤亮提写的一幅对联:<b>左联:行走即读书,右联:旅游长见识。横批是:知之门</b> 上世纪九十年代,电影【红高粱】、【牧马人】的爆红,西部的这座影视基地就进入了群众的视野。我也如此,只知道西部苍凉之地有一座影视城,其来龙去脉及细节却浑然不知。<div><br>  <b>提到这座影视城,不得不推出作家“张贤亮”。</b></div> 张贤亮 张贤亮,江苏人,1932年出生名门。1954没有考上大学,自愿报名去西北,在宁夏贺兰县的农村当一名文书。1957年因发表长诗《大风歌》被打为右派,押送农场改造长达22年。1979年得到彻底平反期间。由于长时间艰苦生活,及与底层百姓的接触,为他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厚实的积淀。从1980年起陆续发表了“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1984年发表中篇小说“绿化树”、1985年发表长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2009年发表长篇小说“一亿六”。由于他的文学成就,被评为国家一级作家,当选为宁夏自治区文联父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主席。 镇北堡的古老城墙 镇北堡原本是明清两朝各自修筑的一座戍塞边城,城墙是用黄土和糯米夯筑而成,几乎没有一块砖。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墙体已经布满窟窿和沟壑。<br> 剧组搭建的一个古村庄的大门 <p class="ql-block">  早在1961年,正在“劳动改造”的张贤亮发现了镇北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从中感受到一股不屈不挠的、发自黄土地深处的顽强生命力”,他还将镇北堡写进了他的小说《绿化树》中。</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已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张贤亮心里盘算着怎样把先辈们留下的遗产复活起来。在张贤亮的举荐和撮合下,上世纪80年代初导演张军召带着他的摄制组,在镇北堡拍摄了电影《一个和八个》,这片荒凉才初涉银幕。那时影城尚未成立。</p> <p class="ql-block">  为了筹集资金,张贤亮日以继夜地翻译和创作。1992年他用78万稿酬买下了影视城这片土地成立了镇北堡西部影城,张贤亮任董事长。</p> 影视城刚成立时,除了破败的明城、清城,以及四周的一片荒地外,并无如何建筑。怎么样把剧组吸引过来,张贤亮日夜读来思索。受资金限制,同时也是为了保持荒凉的特色,张贤亮开始时干脆不在地面上搭建任何景点,采取一种放水养鱼的策略,就这一片荒凉,两座破败的古城内,让影视剧组来任意搭景。 他宣布:1、任何剧组来镇北堡拍摄不收场地费;2剧组拍摄搭建的场景必须是正式建筑,能够长期保留,成为永久性景点。而不是通常用简易材料搭建,完事后就拆掉。这样做,一幢幢凝聚了剧组美工师心血,反映当时历史的艺术造型就固化在影视城,形成了旅游基地的雏形。 几部电视剧拍摄时留下的建筑 到目前为止,已有近百部影片相继在此拍摄,镇北堡成了苍凉感的代名词,<b>从这里诞生的作品构成了中国影视剧历史版图上相当耀眼的一部分:从谢晋的《牧马人》到张艺谋的《红高粱》,从上世纪80年代的《黄河谣》到经典武侠片《双旗镇刀客》和《新龙门客栈》,从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到让中国年轻人奉为新经典的《大话西游》……。因为这些电影的拍摄,影城景点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这些景点最终作为旅游资源成为游客向往的圣地。</b><br> <p class="ql-block">清城大门</p> 正是因为这些作品,镇北堡西部影城享有“东方好莱坞”、“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出”之美誉。 <p class="ql-block">又一剧组留下的场景建筑</p> <p class="ql-block">  进入新世纪,内地一批影视城破土而出,野蛮生长。另外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许多场景可以用动画来制作,不必到现场搭建场景,来镇北堡的剧组呈现减少趋势。迫使张贤亮思考如何转型。如何把镇北堡古城与古物、古风俗、非遗联系在一起,提升古城的荒漠价值。</p> 剧组留下的西北民居门楼 他的措施是,一是建立古物博物馆,他用低廉的价格大量收购明清家具、古旧建筑石材木料、门框门楣、栓马槽、战车马车、古代兵器、家庭灯具用具等放入博物馆。几乎花完了自己的家底。同时也把部分充实到古堡内相应的景点之中,让那些原本为了剧情而设计的艺术造型真正有了魂魄。使影视城的价值从78万提升到2个亿。<br> 张贤亮的题词:聚山岗雄豪之气,影视艺术之宝 镇北堡新增的民俗:玛尼堆 又一剧组留下的场景建筑。估计剧组是拍有关镖局的影片 其次,影城还大量引入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再现祖先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游乐方式。镇北堡西部影城目前有3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于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影城免费给他们提供场所。而对于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或者经济效益较差的,影城会大力扶持,每天给艺人40元到50元工资。 老银川一条街的入口 老银川一条街的商号保留把百年前的街景 第三,开辟出“银川一条街”,再现民国初年银川商业街的模样。何种商铺、各种小吃、三流九教的表演,让年轻人在时间隧道中逆行,回到百年前。<br> 明城里“红高粱”拍摄地。酒坊墙脚堆满了酒缸 红高粱电影剧组搭建的酒坊。往里走,是九儿的卧室 <b>这种转型,吸引了无数的游客,现在影城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影城也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保护性开发综合实验基地”的称号。</b><br> <p class="ql-block">又一个剧组在明城拍摄的场面</p> 张贤亮不亏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和开拓者。他78岁病逝前,还将镇北堡公司49%的股份无偿交给了政府。体现了他无私的心境和宽阔的胸怀。 张贤亮 又一剧组搭建的场景---古城门 剧组搭建的月亮门 剧组搭建的古民间大门 红高粱拍摄地,营造出酒坊气氛 一部电视剧在拍摄中 一路经过的景点有月亮门、牧马人小院、文革大院、关中城门、酒作坊、九儿居室、铁匠营、遗址廊、招亲台、龙门客栈等。其中,月亮门是明城大门的原型,取自著名影片《红高粱》中的经典镜头。九儿居室则是巩俐在拍摄《红高粱》时的“家”。镇北堡因为因拍摄的影片最多、走出的明星最多、获得的国内、外大奖最多,享有“中国一绝西北大观”之称。<br> <p class="ql-block">剧组搭建的清末民居。堂屋两侧共四间厢房。我们自娱自乐的电视剧就在此处拍摄</p> 原电影长22分钟,这里只截取了30秒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过了一把“进来是游客,出去是明星”的瘾。</p><p class="ql-block"> 一个旅拍公司两个人,把我们带进一幢中式老屋中。导演兼摄影告诉,今天拍一段“潜伏”电视剧中一个片段,然后观察我们每个人的形象,指定担任不同的角色,换上对应的服装。根据场景内容,导演分别把需要的演员带到不同的厢房,然后说戏,让演员们背下台词(如果台词太长可以拿着打印的台词唸)。一场戏过去了,换一批演员开始下一场戏。拍摄杀青了,我们松了一口气,脱下戏装,敞开衣衫,让满身的汗吹干。导演效率很高,晚上就把毛片剪辑好发给我们,起名【代号峨眉峰】。自演自娱,尝到了演员的滋味。</p> 月亮门透出塞外的荒凉和不屈的力量 镇北堡,我还会再来。<div><br></div><div> 2024年9月28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