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2日,金秋送爽,秀色满城。上午八点半,武汉市中小学教研员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深切关怀下,于甬城宁波隆重开幕。来自武汉市的50位教研员代表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庄严宣誓,共同拉开了此次专题培训的序幕。现场氛围热烈,每一位参与者都满怀期待,心中洋溢着喜悦之情。</p>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原武汉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主任施火发表了开班致辞。他深刻指出,教研工作是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可或缺的基石,更是教研员个人成长与进步的源泉所在。施主任勉励全体学员珍惜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心怀教育热情和决心投入到接下来的每一场培训中。</p> <p class="ql-block"> 随后,武昌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徐静茹老师作为学员代表上台发言。她认为教研员不仅是教育政策的忠实传递者,更是教育教学的勇敢引领者和积极实践者。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教研员应当持续而深入地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徐老师承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p> <p class="ql-block"> 最后,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教研室书记寇晓燕代表院领导表达了对学员的关心与问候。她强调了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是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寇书记指出,只有着眼于学生,着力于教师、着重于课程课堂教学,优化教科研工作策略和方法,找真问题、做真研究、出真成果,才能落实上级要求、满足学校需求,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能围绕攻坚目标,深入思考,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 随着开班仪式的圆满结束,第一场学术报告正式开启。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智慧教育研究院的夏洪文教授为全体学员带来了题为《中小学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的专题报告。夏教授的报告内容深入浅出、条理清晰,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指导和实践启示。</p> <p class="ql-block"> 报告中,夏洪文教授以高考改革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并着重探讨了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他从项目化学习的定义出发,阐述了其核心价值与实践意义,进而围绕“实施策略”“角色定位”“重点关注”以及“常见误区”等关键议题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p> <p class="ql-block"> 夏教授指出,项目化学习包含八大核心要素:明确的学习目标设定、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动力机制、持续深入的探究活动、学习内容的真实性、对学生意见与选择的充分尊重、注重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社会人士及外部资源的有效评价以及学习成果的展示与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项目的设计师,需为学生提供问题引导、方法指导和资源支持,通过构建问题支架、方法支架和资源支架,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迎接挑战,自我评价,从而促成真实而自然的学习过程。</p> <p class="ql-block"> 理念领先、逻辑严谨,夏教授通过丰富的案例与理论支撑,使学员们对项目化学习有了系统而深刻的理解。他特别强调了“思学比思教更重要”的观点,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放在首位,帮助学生建构学习思维模式,有目的地将学习活动与更大的情境连接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作为教研员群体,还应更加重视自身的持续学习与成长,以更好地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一观点引发了与会者的深刻反思与广泛共鸣。</p> <p class="ql-block"> 教育的未来不仅取决于我们对教育科研理念的构想和学习,更取决于我们以怎样的行动力参与到新时代教研的构建和实践中去。学有所思,行之有向。本次培训进一步引领大家共同学习、研思并举、联结对话、探索实践,塑造更好的教育未来。</p> <p class="ql-block">文字: 周学之 刘佳</p><p class="ql-block">图片: 吴琼</p><p class="ql-block">编辑: 江霞</p><p class="ql-block">审核: 寇晓燕 段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