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除夕</p><p class="ql-block">在四季的轮转中,迎来了又一个春节。这是一个标志辞旧迎新,也象征着开始的特殊时刻。春节不仅是一年之始,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每一个国人心中的精神驿站。在结束了本次南极之旅后众兄弟坐上C5银河大飞机跟随中国南极科考队离开了这片白色荒漠。</p><p class="ql-block">C5银河运输机在腊月二十五号进入德雷克海峡一路向北,在天上盘旋了近一个星期,穿过白令海峡后于腊月三十在前哨基地降落 。下了飞机后梁龙感叹道:“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初来乍到还是有些不适应啊 !”之后,其他人将科研成果带回基地和半年的生活垃圾运到焚化炉销毁后便跟着科考队溜达了起来,这时梁龙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工兵队的曾涛:</p><p class="ql-block">“梁龙,今天是除夕夜。我听说你们刚刚从南极结束科考,如果你有空的话你和你的哥们要不过来聚聚?人不多,就是振国的那些工兵团,就在师范家属院 !”梁龙一听,立刻兴奋得原地起飞:“好,等我一会 !</p><p class="ql-block">到了学校家属院,按照手机上班级群里发来的地址,梁龙拿着事先准备好的年货,上了三楼来到了曾涛家,敲了敲门后几乎同时门立刻开了。拜完年后,大伙在沙发上坐定后,梁龙燃起一支烟把本次科考经历分享给在座的所有人 :</p><p class="ql-block">“初次进入科考队的时候我很不适应,毕竟在家里呆了十几年了没有正式出去过,加上年前在学校受得气太大。刚赶到培训基地,每人发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摄像机还有一块电话手表。那段时间是我最煎熬的时刻,不知为何一掀起来就想那些心事,想起那些事我就成天气的全身发慌。后来在其他队员及林业局主任的精心照料下总算是渐渐的适应了 。”</p><p class="ql-block">“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培训后放假了,这半个月的假期用于过年,处理个人事务。过完年后本以为回到学校便高枕无忧了,但是谁知和纪律委员打了一架后学业便彻底断送了。在和海洋一行人建立了科技前哨站后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同时也宣告和学校的一切彻底绝缘。”</p><p class="ql-block">梁龙焰灭烟头子喝了一碗大红袍后继续讲道:</p><p class="ql-block">“建立完科技前哨站后在一次装备测试中又把其他人也拉进了科考队,同时海洋局开启第39次南极科考,正打算在五月底出发,但是发生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事情一下子耽搁了,这期间还参加了两次特别军事行动,又考虑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便决定在9月1号正式出发。”</p><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过完了生日,终于盼到出征了。接下来开始着手准备建立驻南极基地的材料,由于南极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首先考虑的是保温 。在市场上选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 ,后来废料回收站的铠花了50万元买下了一座冷战时期的中继信号站,再加上海洋不知从哪里搞的几个太空舱,算上季风和万里在建筑市场上浇筑的五六十个面积约400平米模块化混凝土套房准备出发了。参观完掷瓶礼直接坐上C5银河运输机长驱直入在南纬90度登陆了 ,但自从1956年美国佬建立了阿莫森斯科特南极站后极大的影响了选址,最后在美国人头脑风暴式商量3天3夜后最终在距离地理南极点约160米处破冰动工。”</p><p class="ql-block">“南极点是地球上十分特殊的位置,站在那里只有一个北方 ,东西南三个方向全部失去意义。太阳公公一年只升落一次,9月份到来年三月这半年太阳永不落,全是白天,称为极昼。3月21号到9月21号这半年又见不到太阳全是黑夜,称为极夜,当地的时间实际采用国际标准时间。另外,南极点海拔高度为2800米,有记录到的最低气温为零下82.8℃,最高零下12℃,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8度。气侯十分恶劣,当我们登陆时所有的电子装备都嗝屁儿个舅子了,不少人都出了高原反应,差点就凉在那里了。”</p><p class="ql-block">“由于长达半年的极昼极夜十分艰熬,北京时间在这里彻底的失去了意义。于是乎俺们取消了时间制,把每一件事争取做到最好,每一天发挥至极致。所以一下飞机啥也没干, 直接开始了研究站的建设。俺们负责中间的那部分,而美国人则完成那八座侧翼。就这样在冰雪荒漠下干了100多天后基地差不多成形了。”</p><p class="ql-block">“基地成型后便着手规划基地的区域。在原本的任务书中新基地应满足宿舍区,餐厅,实验室,办公区及医务室等一系列杂七杂八的区域的规划。铠首当其冲提出使用放射状结构,就这样杂七杂八的又安排了3个月后新基地正式运营 !”</p><p class="ql-block">晚上,春晚在央视一套正式播出。年夜饭做得很丰盛:炖鱼,爆炒的腰花,小黄花鱼.....不过,最引人引人注目的还是要数水煮肉丝、孜然牛肉串、年糕火鸡面………虽然都是家常菜,但是道道都是色香味俱全。吃饭时果冻继续讲道:</p><p class="ql-block">“一开始仅仅带了100天的食物,原以为新基地收官后就回国,不料由于科研这一待就是大半年。带的食物其实很简单:冻得邦邦硬的应急干粮用斧头砍碎后直接扔到大锅里煮 ,本来就非常的干,这一煮就更难吃了。100多天下来我连装饭的盒子都不愿看 。不久后粮食告罄了,那时最盼望的飞机,只要飞机一降落就能吃上比较丰富的一餐,有的时候也去美国科考站蹭上几顿饭 。 等到任务完成时我们全身都饿得皮包骨头,胃里除了有一点雪花以外啥也没有 ,成天饿得失眠多梦……… ”</p><p class="ql-block">这一次深入南极点并长期驻留,虽然只待了短短的365天,但收获的意义是巨大的 。在梁龙的VOLG上站着极其重要的一页 ,这是第一次全方位长时间的在极寒地带进行新据点建设,为日后科技前哨站及驻南极基地的扩建奠定了夯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讲到这里 你们是不是以为故事要结束了 ?不 ,过完年后一件惊天动地 ,差点要毁灭人类的事情发生了。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