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文 | 李宏</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今年7月,总公司安排文山分公司管理人员及党员同志到蒙自,参加蒙自市住建局组织的红色物业学习培训,主讲人是云南省物业专家唐晓林老师。时隔不久,文山州房协也请唐老师来给全州物业企业授课,还是重点讲述“加强党建引领,打造红色物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加了2次唐老师的培训课程,我在思索:打造红色物业仅仅只是构建和谐小区、方便收取物业费这么简单吗?唐老师为什么反反复复的讲,苦口婆心的提醒参训的物业学员?一定还有深层次的原因。我不禁联想到许少刚老师在文山州房协《物业企业信用评价》的培训课程:物业虽然取消了注册等级制,但是信用评分却是一道看不见的门槛。未来的物业企业,会不会有一些做大做强?会不会有一大批消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打造红色物业,提升信用评分,其实就是在练内功、补短板!如果现在没有危机意识,等到业主驱赶、生存困难时,悔之晚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过观察,发现物业企业有一些问题还是有改善的空间。比如说:管理条例、规章制度原来执行的很好,会不会出现你犯规我犯规最后大家都熟视无睹?对门岗、巡逻的保安有考评,那么机关后勤要不要考评?保洁上下班要签到,那么客服、工程、绿化、电梯、消防要不要签到?不要让基层一线员工感觉到“老子在前线拼死拼活,你们在后面自由散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比如说:两个保洁,做同样的工作,但是其中一个工作态度更阳光更积极,卫生也搞得更好,那么她的工资是不是比另一个高一点?两个保安,一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另一个能发现问题甚至能解决问题,是不是可以在相同岗位拉开技能工资的差距呢?有的老同志工作时间长了,会不会失去激情,变成对业主麻木不仁的老油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色物业和信用评分,决定了物业企业的发展方向。没有危机意识的物业,注定活不长!给同志们分享我多年前发表在《华为人报》的一篇短文,今天读来仍有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企业界应有危机感——华为人报《企业不可穿上“红舞鞋”》读后感</p><p class="ql-block">《华为人》第097期 (1999年12月28日)</p><p class="ql-block">【作者:李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八期《企业管理》杂志上有一篇好文章:《警惕“企业成功综合症”》。文中指出某些企业在取得一定效益之后,因成功而滋生的、可能导致企业失败的各种“病症”,其典型症状有“头晕目眩耳根硬”和“腰酸背疼肌无力”,作为云南省首批三十四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之一的云南XX单位,曾经取得连续六年税利超千万元的较好业绩,于今年九月进行整体式改制后,如何在第二次创业中为祖国再创辉煌,为文山州城镇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呢?我们认为首要应该警惕“企业成功综合症”的发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经济管理文摘》1999年第22期P13页介绍:“世界上最大宗破产案——韩国大宇集团解体如今已波及到其在中国的所属企业”,大宇——这在昨天还是纵横驰骋、笑傲江湖的一家巨型企业集团,上面所言之解体破产可能谁也想不到吧?管理革命的理论大师彼德 · 杜拉克说:“企业的首要责任是活着。”通过无数的案例及XX单位三十年的生产经营实践发现:企业的首要责任只能是活着而不是去获取所谓的利润最大化。企业要为社会做贡献当然要求盈利,但首先要求做到的却应当是避免损失,企业绝不能以生命为代价去追求事业上的短暂成功,过去的辉煌并非意味将来的成功,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看,大批盲目追求更高、更大、更全的企业都相继倒下了。可见,尽管在理论上企业要获取利润最大化是很时髦、很动听、很吸引人的,“向世界经济100强迈进”也是今年’99《财富》全球论坛上海年会后最嘹亮的企业口号式的豪言壮语。然而,企业一旦穿上这双非常有魅力的红舞鞋后,面临的将是生存还是毁灭的严重问题,诸多企业病症很可能会越过潜伏期而产生火山爆发。许多企业穿上红舞鞋后,虽然获得了三至五年的辉煌,但现在却连生存都感到相当的不容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人吃五谷杂粮,外感风寒难免会病,企业同样有染上疾患的可能!人病了知道去医院打针吃药,企业病了怎么办呢?现代人很重视保健意识,企业难道说要直到病了才想起去找医生而不会根据市场环境或自身内部矛盾的变化主动进行自我调节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对企业同样有效。中关村今年有两家企业的主动调整,取得了较好效益,引起了企业界的普遍关注,这就是四通的产权革命和联想的营销创新!XX单位连续六年实现税利超千万元,在二次创业求生存、谋发展的道路上抵御红舞鞋的诱惑的重要意义,正是这次组织学习《警惕“企业成功综合症”》的目的所在。企业的首要责任是活着而不是去寻求魅力无穷的红舞鞋。</p><p class="ql-block">继续活着的企业是不容易的,因为:(1)为国家提供税金;(2)为社区提供就业机会;(3)为员工提供生存的工资。因此,活着的企业就是成功的企业,企业要寻求长久生存之道就要拒绝红舞鞋的诱惑,就要警惕“企业成功综合症”的发生,就要随时充满危机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布局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依赖传统经验或盲目向他人学习都有失偏颇,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些潜在的危机。对其他企业成功经验的学习和失败教训的分析,必须要结合实际和本企业现状,认真思索成功企业在哪些地方比我们做得好?我们与人家的差距在哪里?失败企业的十大特征我们又有哪几项?企业内是否有潜发病症?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反反复复对照检查,找出各种问题之根源所在,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企业实际的管理方案,企业病也只有对症下药才可能会有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静下心来细细的想一想,我们是否有一些被“本地区唯一连续六年税利超千万元”的光环照耀得头晕目眩呢?对生产、销售上的一些不同看法、建议或意见,我们是否也有点耳根硬呢?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在工作作风上,是不是也有一点腰酸背疼肌无力的症状?我们愿意穿上那双迷人的红舞鞋自由奔放、辉煌成长八年或十年后就销声匿迹了吗?不!我们都希望XX单位能更好地活着!为了让养活我们的企业能更好地活下去,对思想上存在的一些骄傲自满情绪,该不该反思一下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曾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同样,在今天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业内部,也是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些情绪的。这些情绪将会导致“企业成功综合症”的产生,这些情绪将会使企业由成功走向失败!因此,毛泽东同志在该报告中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所以要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八次全会上也讲到:“对于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说到底是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观、人生观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党的艰苦奋斗的好传统才能在自己的思想上和作风上真正扎根。”几位中共领袖语重心长的这番话,对于患有“成功企业综合症”的企业,无疑是一副清神醒脑的良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司愈大,危机可能愈多。任何一个员工或部门稍有疏失,可能就会危及整个企业!企业应有一批敢于谏言、实话实说之人,敢于指出在生产经营中的一些皇帝的新装!员工失去联想,企业将会怎样?经营风险处处在,你我可有危机感??为了让企业更好地活下去,三九企业集团赵新先先生、深圳华为公司任正非先生有关企业管理与改革、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一些理性化思路,是否该引起我们的深思与探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佛工商评论》不久前刊登的一篇文章“因为成功,所以失败”。文中指出:成功企业走向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企业不能根据市场变化采取措施,而在于企业不能根据市场变化采取正确的措施!我个人认为:所有企业都能认识到来自市场的威胁,但却往往对企业内部的一些不良变化反应麻痹!转换经营机制、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所遇到的最大阻力可能是人们认识上的错误!计划经济演变的、太极健身操似的、以静制动自以为是或自吹自擂自欺欺人的工作作风是与现代企业制度极为严重地不相适应。固执于昨天的成功经验和税利花环,将会成为明天又一出市场悲剧的牺牲品。为使企业继续获取生命力,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的管理能否有所创新?我们的技术能否也有所创新??我们的营销又能否有所创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企业,不能仅仅因为曾经成功而导致所以失败。今天的成功绝不能成为明天失败的铺路石。我相信,在企业风调雨顺、业务蒸蒸日上之时能够想到天有不测风云、能多有一点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的企业,其生命力是旺盛的、具备了能够活下去继续生存的资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住:居安思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文请点击深圳华为官方网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http://app.huawei.com/paper/newspaper/newsPaperPage.do?method=showSelNewsInfo&cateId=9300&pageId=11846&infoId=26213&sortId=1&commentLanguage=1&search_result=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不代表平台观点</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4k0QxekTIl1bFXy7JhDPWw" rel="nofollow">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原文链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https://mp.weixin.qq.com/s/4k0QxekTIl1bFXy7JhDPWw</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https://mp.weixin.qq.com/s/vm-4cAQy1d_ab0r9Ftx2Vw</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https://mp.weixin.qq.com/s/xdDge1W4gq4bkPRRyE0IqQ</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