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秋天,“防”护健康—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小贴士

猕猴桃

<h3>随着秋风的轻拂,我们迎来了一个多彩的季节,但与此同时,秋季的温差变化也为各种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温床。为了让我们能够安心享受秋天的美好,以下是一些关于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的小贴士。<br>01、呼吸道传染病<br>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人群对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及抵抗力低下的人群。<br>常见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有:</h3> <h3>01 流感<br>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典型的临床症状是:高热、干咳、鼻塞、流涕、咽喉痛,同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严重者有致命的风险!<br>02 新冠病毒感染<br>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部分可伴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少数患者病情持续发展出现肺炎表现。<br>03 水痘<b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也可通过接触带状疱疹患者而感染,儿童、成人均可发病,其临床表现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为特征。<br>04 流行性腮腺炎<br>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肿胀为具体特征。起病较急,有发热、寒意、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著肿大。<br>02<br>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br>1、接种疫苗:如流感、新冠病毒、肺炎、水痘、麻风腮、流脑疫苗,接种疫苗保护易感人群。<br>2、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br>3、勤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随地吐痰,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以切断传播途径。<br><br></h3> <h3>4、倡导在密闭公共空间戴好口罩,尽量不到或少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呼吸道疾病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主动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br>5、合理饮食,注意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br>6、若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减少与他人接触,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就医,就医时建议规范佩戴口罩。</h3> <h3>03肠道传染病<br>肠道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br>常见秋冬季肠道传染病有:<br>1、手足口病<br>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V 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感染所致,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中学生也有发病。<br>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br>2、诺如病毒感染<br>诺如病毒是通过消化道感染引起的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和腹痛,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也可见头痛、寒战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br>肠道传染病的预防<br>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br>2、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喝开水、吃熟食,不食不洁、无证食品。<br>3、在疾病高发期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br>4、多吃新鲜蔬果,多元化饮食;增强锻炼,改善体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