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级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各位家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您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基于信任,您与孩子加入集宁区和顺小学这个大家庭,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我们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校德育办公室制定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动机培养和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相关教育建议,促进各位家长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助力家长成为学习型父母,在家庭教育时间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与学校协同育人。</span></p> 学习心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注意力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一二年级的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还不完善。因此,他们的注意力很难保持在同一事物上,容易被活动的、鲜艳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5-7岁的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通常是15分钟左右,7-9岁的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通常在20分钟左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二、记忆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一二年级学生以无意记忆、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无意记忆:对于符合他们兴趣的内容,他们能够很好的记忆,对自己不感兴趣但又被要求记忆的内容,记忆效果不理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形象记忆:他们对具体而直观的事物很容易记住。比如他们能记住熊猫是黑白相间的颜色,但却不会去记忆熊猫是国宝这件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机械记忆:这时期的学生不完全是靠理解去记忆,更多的是反复背诵来实现记忆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三、思维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一二年级学生以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直观动作思维是指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事物。比如在学习数学加减法时,会用数手指的方式来计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他们依赖具体的事物形象来思考,需要借助直观的教具、形象的比喻来学习知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对于一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特点,家长可以这样针对性教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创造安静环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为孩子安排一个简洁、安静的学习空间,减少玩具、电子产品等干扰因素。比如,在孩子学习时将电视关掉,把玩具收起来,让孩子能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学习内容上,孩子学习时尽可能把桌子上零碎的、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收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采用趣味教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①利用故事教学。如果是教数学,就讲一个小兔子分萝卜的数学故事,让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关注到数学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②加入游戏环节。比如学习拼音,可以玩“拼音卡片捉迷藏”的游戏。家长把拼音卡片藏起来,让孩子找卡片并且读出来,以此吸引孩子的注意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3.合理安排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①注意孩子学习时间的把控。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在15 - 20分钟左右,所以学习任务可以分成小段。比如,让孩子先学习15分钟拼音,再学习15分钟数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②生活作息要有规律,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有助于孩子在学习时更好地集中注意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家长可以根据一二年级的记忆特点进行以下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利用形象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把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形象。教数学时,把“0”比作鸡蛋,把“1”比做铅笔,让孩子通过形象的事物去记忆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利用图片辅助。比如在让孩子认识动物时,展示动物的彩色图片,孩子会对动物的外形、颜色等特征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更好的记住动物的名字和相关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增加趣味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采用儿歌、顺口溜的方式。如记忆拼音字母“b、p、d、q”,可以用儿歌“右上半圆b,右下半圆p,左上半圆d,左下半圆q”。这样的方式朗朗上口,孩子很容易就记住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玩记忆游戏。比如“翻卡片”游戏,准备一些有汉字、数字或者图案的卡片,先让孩子看一遍卡片内容,然后将卡片翻学过的汉字面,让孩子凭记忆说出卡片内容,通过游戏增强孩子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3.重复强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知识要经常回顾。比如每天晚上睡觉前,和孩子一起复习当天学过的汉字或数学,让孩子加深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结合生活场景重复。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提及学过的知识,如在看到路边的树时,问孩子树这个字怎么写,帮助孩子巩固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家长可以根据一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利用直观教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可准备小棒、积木等实物。在数学运算教学中,如加减法,用小棒演示,让孩子直观的看到几个小棒和另外几个小棒放在一起是多少,帮助孩子理解数字相加的概念。对于汉字学习,使用识字卡片,卡片正面是汉字,背面是对应的图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结合生活场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日常活动中教育。如逛超市时可以教孩子认识商品价格标签上的数字,让他们计算简单的商品总价,把抽象数字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3.运用游戏教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猜谜语。谜面可以是具体事物,如“弯弯藤儿架上爬,串串珍珠上边挂”(猜一水果),谜底是“葡萄”。孩子们在猜谜过程中,脑海中会浮现葡萄🍇的形象,猜出后也能加深对葡萄这个事物的认知。</span></p> 学习兴趣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外部动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①奖励驱动:他们很容易被物质奖励激励,如小红花、小贴纸或者小玩具。老师或家长承诺如果在学习上表现好就能得到这些奖励,会使他们努力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②他人认可:一年级学生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当他们在课堂上被老师夸赞、或者在家中被父母称赞时,会感到开心并且更有学习的动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内部动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好奇心: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比如,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时,他们可能会对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这类问题很感兴趣,这种好奇心会驱使他们去学习、探索。</span></p> <p class="ql-block"> 内部动机的优势明显。例如,拥有内部学习动机的学生更享受学习过程,他们会主动探索知识,像有些孩子对宇宙星空充满好奇,就会自发地去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纪录片来满足求知欲。这种动机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更有毅力,遇到困难也会积极克服,因为他们的动力来源于自身对知识的渴望。</p><p class="ql-block"> 不过,外部学习动机也不能被忽视。外部学习动机主要是由外部的奖励、惩罚等因素引发的,比如为了获得高分、得到表扬而学习。在教育中,我们应该重点发展内部学习动机,但合理利用外部学习动机作为辅助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外部学习动机可由家长自己把握,接下来重点讲一讲如何利用好学生们的内部学习动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利用一二年级学生的好奇心来培养学习兴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结合生活场景提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①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教学契机。比如在下雨时,问孩子为什么会下雨?雨水是从哪里来的?引导他们去思考自然现象背后的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②做饭时,让孩子观察米在水里的变化,问他们为什么米会膨胀,激发他们对生活常识的好奇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提供新奇的学习材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①给孩子准备有趣的科普绘本,像关于动物习性、宇宙奥秘的绘本。这些绘本往往有精美的插图,能够吸引孩子的目光,书中新奇的知识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②利用多媒体资源,如给孩子看一些动画形式的自然科学视频或者趣味数学视频,动画中生动的形象和有趣的讲解会让孩子对知识产生兴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3.开展小实验或小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①做简单的科学小实验,比如把盐溶解在水里,然后问孩子盐去了哪里,怎么才能把盐变回来,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科学的神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②组织猜谜语、寻宝等小活动。如猜谜语时,谜底是一个新知识,孩子在猜测的过程中会对谜底产生好奇,从而主动去了解相关知识。</span></p> 自我意识发展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二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具有以下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自我认知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①对自我的认识比较具体、表面:主要通过自己的外貌、行为表现和拥有的物品来认识自己。例如,他们可能会说“我有黑色的头发”“我跑得很快”“我有一个漂亮的书包”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②自我评价以他人评价为重要依据:非常在意老师和家长的评价,老师的表扬会让他们感到特别高兴和自豪,而批评则可能让他们难过。他们往往会根据大人的评价来调整自己的行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自我体验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①情绪体验强烈且外露:高兴时会开怀大笑,难过时可能会大哭。他们的情绪很容易被周围的人和事影响,比如和小伙伴吵架了会很生气,得到一个小礼物会很开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②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容易获得:完成一个小任务,如画了一幅画、写对了几个字,就会有很强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并且会积极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3.自我控制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①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干扰。在课堂上可能会忍不住和旁边的同学讲话、做小动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②开始有初步的自我约束意识: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他们会逐渐明白一些规则的重要性,开始尝试控制自己的行为,如遵守课堂纪律、排队时不插队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以下是一些适合一二年级学生培养自我意识的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自我认知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①制作“我的小书”:让孩子用画画或者简单文字(可以由家长协助)来制作一本关于自己的小书。内容可以包括自己的外貌、爱好、家人等。这有助于孩子梳理自己的特点,加深对自己的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②开展“优点大发现”活动:家长可以定期和孩子一起讨论,发现孩子的优点。比如,孩子能够自己整理书包,这就是一个优点。让孩子明白自己擅长什么,增强自我认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自我体验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①情绪记录:准备一个简单的情绪记录小本子,让孩子用表情贴纸或者简单的图画记录自己每天的情绪。当孩子情绪不好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这些记录,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产生的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②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医生、老师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体验到不同角色的感受,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在不同情境中的情绪反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3.自我控制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①使用“暂停”技巧:当孩子情绪激动或者难以控制自己行为时,教他们“暂停”。比如,在心里默数5个数,让自己冷静下来。可以通过简单的游戏来练习,如“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情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②制定简单规则和奖励机制: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简单的规则,如每天在固定时间完成作业。当孩子遵守规则时,给予小奖励,如一颗小五角星或者一个小贴纸。积累一定数量的奖励可以兑换孩子喜欢的礼物,这样有助于孩子学会自我约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学校与家长是孩子心灵世界的守护者,共同为他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让我们携手前行,以爱为光,照亮孩子内心的每一个角落;以理解为桥,连接孩子与世界的美好。学校将持续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教育资源,家长也用心陪伴、耐心倾听,共同为孩子的心理健康筑起坚固的堡垒。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定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平安和顺,和顺平安我们都是幸福快乐的和顺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 <p class="ql-block">撰稿:杜剑群 包凯楠</p><p class="ql-block">初审:刘云霞</p><p class="ql-block">复审:扎吉木色</p><p class="ql-block">终审:巩建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