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二娘微信里语音问:“安生你们今天回老家的呀?”</p><p class="ql-block">我回:“没有,是昨天回老家的,吃了一顿饭就离开了,娃儿要回城赶作业,第二天要早早地进学校。再说,每次来你们家都要麻烦你们,太不好意思啦!”突然想起二娘没读多少书,怕看不懂字,马上撤掉文字,发语音回答。</p><p class="ql-block">二娘语音回:“有啥子嘛,本来就是落雨天,我们还是在屋头待起没做哪样!”</p><p class="ql-block">二娘又接着回:“昨天你们来我们家里我还真没在屋头呢,我们去帮隔壁你嘎婆家摘海椒去了。”</p><p class="ql-block">我回道:“听说嘎婆摔的很严重,现在好些没有?”</p><p class="ql-block">“前两天在抖音里看到她亲人发的视频,手指动了两动呢!”</p><p class="ql-block">“那就好噻!现在医学条件那么发达,肯定会好起来的!”</p><p class="ql-block">“医院是在重庆最好的医院里边呢,但听医生说,好起来的几率很小啊!即使活过来,也基本是废人一个了,少则活个二三十天,多也不过一年半载……”</p><p class="ql-block">我一声叹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啊!”</p><p class="ql-block">跟二娘聊起的这个老人家已经七十几岁,前段时间在干农活的过程中不小心一个倒栽葱,从自家废弃的老屋附近土地的边坎摔到坎脚,发现时已经人事不省,上救护车后头上已经肿起好大的血包,县医院已经不敢接手,直接送到重庆最好的他们有亲人上班的医院急救。听说摔得几乎全身骨折,如今命悬一线。</p><p class="ql-block">老人家比爸妈大几岁,论辈份,我该喊她嘎婆(外婆)。没摔之前,非常健康,见面打招呼,总是是笑眯眯的。不但在自留地漫山遍野地种着各种庄稼,还时不时要去别处打点临工挣钱,但他们子女好像已经让两个老人家每月领的有一千来块钱养老保险,而且儿孙满堂,子女都挺能挣钱。</p><p class="ql-block">听爸妈讲,嘎婆虽为女流之辈,大集体干活的时候背得起两百多斤重的粮食……</p><p class="ql-block">生活在这个年代的我,虽然小时候也缺吃少穿,但怎么也无法想象,一个一米五都不到的女人,在她年轻的时候,在那个饿起肚皮干活的年代,在那个干活只讲公分的年代,为了生存,为了面子,是怎么做到日复一日,扛下那一回又一回两百多斤的重负的!</p><p class="ql-block">似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农村老人家们,无论刮风下雨,只要坡上那点活路没干完,就永远也舍不得离开放下,除非老天逼着让他们放下……</p><p class="ql-block">也许父亲这段话比较能解释原因:“想当年,我们家家户户除了上公粮,连家里边每年养头猪,都要砍一半边上交给国家。如今,我们只要自己愿意干,不但土里边长出来的任何东西都归我们自己所有,每年国家还多多少少要给我们种了粮食的土地一点财政补贴,我们有啥子理由不去干的呢?”</p><p class="ql-block">这一代的农村老人,感觉绝大多数,都是从年轻吃苦到老,也从年轻淳朴到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