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流通硬币之博茨瓦纳

考恩黛

历史沿革 <h1>博茨瓦纳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Botswana;茨瓦纳语:Lefatshe la Botswana),通称博茨瓦纳(Botswana),是一个位于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全国国境皆为干燥的台地地形,南邻南非,西边为纳米比亚,东北与津巴布韦接壤。其国土北端只有在维多利亚瀑布附近与赞比亚接触。</h1><h1><br></h1><h1>独立前称贝专纳。13-14世纪,茨瓦纳人由北方迁居于此。公元1885年时,为了避免被南边邻国南非境内荷兰裔的布尔人并吞,英国应该地区的民众要求建立了“贝专纳保护地”(Bechuanaland Protectorate),而成为联合王国的一部份。公元1966年9月30日脱离英国宣告独立,改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博茨瓦纳的首都为哈博罗内,是一位于南边国界上的城市,19世纪末时因为附近的矿业开采而兴起。其实施民主化政治,积极的社会政策与丰富的矿藏(尤其是钻石矿,占该国输出利润的八成)带来的财富让博茨瓦纳拥有非洲大部分地区难得一见的开发水准。除此之外,由于该国积极地与国际社会合作,在国内建立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而设的大面积国家公园,而使得观光业有机会逐渐在该国成长兴盛。</h1><h1><br></h1> 1966版 <h1>博茨瓦纳1966年9月30发行独立纪念银币一枚,面值50分(cent),直径27.2毫米,重10克,银成色0.8,发行量4万枚。正面为国徽,背面为博茨瓦纳第一任总统卡马头像。克劳斯目录编号为KM#1。</h1> <h1>Botswana km1 50 Cents (1966)</h1> 1976版 <h1>博茨瓦纳普拉(Pula)是博茨瓦纳共和国的流通货币 (普拉是“雨露”的意思,也是该国的国家格言)。货币编号BWP。辅币单位为瑟比(Thebe)。1普拉=100瑟比。因为卡拉哈里沙漠几乎占据了博茨瓦纳全部,所以该国非常稀缺雨水。普拉也意味着“福”为雨是这些沙漠人的祝福。中央银行在1976推出的普拉,取代南非兰特的平价。尽管在2005年12%的贬值,普拉仍然是非洲最坚挺的货币。</h1><div><br></div><h1>博茨瓦纳1976年到1991年发行了1、5、10、25、50瑟比和1普拉硬币,其间1981和1988年发行了2瑟比FAO币,纪念世界粮食日。全套硬币的正面为国徽和年份,背面为动物和面值。<br></h1> 1991版 <h1>博茨瓦纳1991年到1996年发行了5、10、25、50瑟比和1普拉、2普拉硬币,10瑟比是1991-1996年连续发行,1普拉从1991年连续发行到2012年,其他面值都只铸造了一个年份。全套硬币的正面为国徽和年份,背面为动物和面值。1991版的图案与1976版相同,取消了1瑟比,增加了2普拉。主要变化是材质的不同。</h1> 1998版 <h1>博茨瓦纳1998年到2012年发行了5、10、25、50瑟比,1998-2012年连续发行,1998版的直径比1991版均有所减小,5瑟比和25瑟比由圆形改为六边形。1普拉没有变化,是1991年开始发行到2012年。2普拉从2004到2012年,材质为黄铜。新增5普拉从2000年连续发行到2012年,是首次出现的双金属币。全套硬币的正面为国徽和年份,背面为动物和面值。</h1> 2013版 <h1>博茨瓦纳2013年开始发行了5、10、25、50瑟比,1、2、5普拉。2013版的四枚辅币材质均为硬币钢,直径各自有所加大。2013版1普拉的图案与以前相比改为奔跑的斑马,并增加了一些背景;2普拉改为双金属币。2013版5普拉与上一版相比是双金属内芯和外圈的变化。</h1> 纪念币掠影 <h1>Botswana km20 5 Pula (1988) Popes Visit</h1>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