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是周末,退休看娃闲暇时光。因为有时间,忽然想到北京国子监看一看,了解一下中国教育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步入北京国子监街。“国子监”在东城区国子监街,这条街也因为有“国子监”而命名为国子监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起源于西周时期的太学。国子监最初设立于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隋炀帝时期改为国子监。国子监在元、明、清三代均作为我国的最高学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国子监的教学内容包括“十三经”以及刘向《说苑》、明代律令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进入国子监,首先进入的是孔庙。在我国封建统治时期,每个高等学府内都建有孔子庙,可见孔子在我国教育史上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城殿内面阔九间,深进五间。体现着孔子庙的九五至尊,与皇帝有同样的尊位。</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可见我们国家历史以来对教育的重视。对教育者的尊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庙院里一棵700年的古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棵树已经死亡,但是缠在他身上的藤还是绿油油的,很茂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孔子庙内记载了我国明清时期5万多名进士的姓名和名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都是用石碑雕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学府的大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太学门”。国子监学生学习进入的大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才能进入学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监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到官府里进行实习,了解如何处理官务。可见最高学府里的监生,距离官府里的官员已经很近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明清时期的国子监不仅培养国内人才,还接收外国留学生。琉球、日本、朝鲜、越南、泰国、俄罗斯等国的学生都在国子监学习。琉球留学生最具代表性,琉球王子和陪臣子弟曾在国子监内专设的王子书房学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国子监的学生也学习琴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明代国子监规模宏大,分南、北两监,各设在南京与北京。</b></p> 乾隆时期刻的“十三经”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乾隆年间蒋湘帆先生用12年的时间写成了十三经文字。</b></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皇帝讲学的地方。在过去没有话筒的情况下,皇帝坐在屋里讲课,下边学生一片,据说是口口相传,一个一个从前传到后面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实际上是,有讲课的老师,皇帝只是在老师讲课中间做一些讲解或者是说一些见解。</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监生们学习的场景。两个老师授课,一个主讲,一个辅助。老师讲课是坐着的,学生听课要站着。学生有问题问老师的时候要跪下说问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皇帝讲学堂的侧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古老文明的中国自古以来都是重视教育教学的,孔子教育教学思想是传播全世界。现在在西方发达国家,欧洲,美国的大学也有孔子学院设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只是古代有点儿重视国学的教育,轻视技能的教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我们中国的教育也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国学是我古老文明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蕴。国学会世世代代继续相传下去。</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