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知法明意,感悟德行。为帮助学生养成崇尚法治精神、树立法律权威的意识,落实学科核心素养,2024年10月17日,八年级道法组大教研活动在智慧教室如期开展,代爱珍副校长、王珣院长和道法组其他教师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br>本次教研活动主要有两个环节:八年级陈潘老师进行《预防犯罪》教师展示课;与会老师进行评课并研讨交流。<br>本课以校园电视台主持人视角,聚焦校园欺凌这一话题,以活动为载体,设计一案到底的活动型课程。</h3> <h3>本课以校园电视台主持人视角,聚焦校园欺凌这一话题,以活动为载体,设计一案到底的活动型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对案例展开层层剖析:一、直击案发现场:以王浩等三人实施殴打他人行为的情景剧演绎导入青少年犯罪这一话题,通过本环节,学生认识到校园欺凌这一事件的危害性;二、聚焦庭前讨论:讨论如何认定王浩等人行为的性质,探究到底是罪还是非罪,引出犯罪的含义和特征;讨论对王浩等人应受到怎样的处罚,引出刑罚的含义和种类;辩论“未成年人是否因为年龄小就不用受到刑罚处罚”引出刑事责任年龄,并警示学生不要认为年龄小实施了犯罪行为也不要紧,12—14周实施了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等犯罪行为将不再是刑事“免责”人群;三、法院庭审现场:组织开展少年模拟法庭,对王浩等人进行依法审判,警示同学们预防犯罪,加强自我防范;四、庭后宣誓签名:发起“杜绝校园欺凌,远离违法犯罪”宣誓并进行签名仪式,鼓励学生争做遵纪守法的新时代好少年。</h3> <h3>精彩点评,且行且思。“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听课结束后,与会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真诚而精彩的点评,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对于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价值。<br>首先,陈潘老师进行了自我反思:一是时间问题,课堂中的模拟法庭活动时间相对较长;二是课堂中学生表现问题,学生主持人声音较小、部分模拟法庭活动成员声音小以及个别学生课堂表现不严肃等问题;三是课堂中道具摆放影响了教师授课的问题。<br><br>接着,王珣院长对陈潘老师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各项课堂活动组织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本节课中存在的问题:如模拟法庭活动时间较长、教师教姿教态问题,以及第二个环节检察官庭前讨论环节如何呈现才能更有代入感?</h3> <h3>七年级周涵老师就课堂活动设计中的一些小细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作为一案到底的情景剧可以用视频方式呈现,以展现更完整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脉络,让与会教师和学生更快了解课堂内容;模拟法庭活动中的桌子可以用桌布稍微布置一下,显得更美观。<br>九年级彭菲老师就第二环节庭前讨论环节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可以从情景剧入手,通过学生自由讨论案件引出教材知识点,让学生更有参与感。王梦姣老师提出模拟法庭中背景图可选用真实的法院庭审图片,让学生更沉浸于法庭庭审中。<br><br>“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与会老师们针对平时教学存在的困惑,互相探讨,为打造一堂更好的课堂群策群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