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掇老房子

心坪

<p class="ql-block">  所谓“拾掇”,无非就是收拾、归拢、整修、修理。虽说算不上装修,却也需耗费诸多心力。小至墙壁窟窿的修补、粉刷,水龙头、水管的维修、下水道的疏通、电线的老化更新以及杂物的清理;大到电器、家具物品的购置,其繁琐程度丝毫不亚于装修房子的流程。此外,还要与消极怠工的小工匠扯皮,来回奔波劳碌,加之炎热气候带来的烦躁,令人精疲力竭。</p><p class="ql-block"> 说实在的,我家新房子的装修都未有老房子的拾掇这般让我费心纠结。新房子直接与正规的装修公司协商沟通,一切都围绕着新的理念去操持。不像老房子,要和街头地摊的小工匠费口舌。还有旧家具的取舍,也着实令人困惑。师傅巴不得你全部换新以挣钱,自己却总是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纠结中徘徊不定。</p><p class="ql-block"> 在老房子的拾掇过程中,由于工人的消极因素,偶尔也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我和老公甚至会因此发生争执。情绪低落时,老公会安慰我。我们有时一同前往老房子现场,即便只有一人上去,也会通过微信视频汇报工程进度。拾掇完成后的成果,也会分享喜悦心情,共度快乐时光。</p><p class="ql-block"> 老房子频繁的拾掇打理,让我们这些老房奴期盼着拆迁。这次稍显漫长的打理,似乎让我对它有些恋恋不舍了。每次劳累休息之后,坐在房间里,慢慢地喝着水,幻想着有朝一日能重新回到这里,在小院子里种花养草,安享晚年,也不失为一种幸福。</p><p class="ql-block"> 老房子并非农村四合院,而是城里的独家院。当初的购买颇为不易,如今看来区区几千元的小事,在八十年代却着实让普通家庭颇为棘手。记得父亲交完房钱回家,和母亲有点神经质地唠叨着,有人交的钱还有几元几角都打着捆。母亲毫不客气地说:“人家积攒钱买房子证明人家有钱,值得骄傲。不像有些人几百几十地打捆,不是借,就是贪。”无论何种方式购买,都是出于刚需。那时在我们这个小城市,拥有多套房子的人毕竟还是不多的。九十年代,有的人花费两万元搬到了黄华街的独家院。购买力差的家庭添了几千元,将近一万元,于是这里的独家院就出现了。父亲不承认购买力不高,而是借口黄华街西巷胡同里的空气不好。我们的房子位于东后河南坪巷最前排,视野开阔。</p><p class="ql-block"> 老房子位于晋城一中和七中附近,可乘坐 31 路公交车往返。七叉口道路四通八达,从一中艺体馆到书院街的书香苑,在这繁华街区中,文化气息浓郁。缓缓而下,便能望见一处繁华都市中的宁静角落,那便是我们的老房子。其外观虽显陈旧,与周边环境有点格格不入,但院子里却是整洁温馨,它是孩子们成长的理想之所,无数学子在此金榜题名。</p><p class="ql-block"> 想当初刚搬来之时,这里一片荒凉,一中后门外也是破败不堪的景象,有人也曾唉声叹气,抱怨这偏僻的鬼地方。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切都在变好。</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家长们,我有一个愿望,就是送给孩子一本我自己的《与之同行》,书中记录了一些老城的人文历史故事和乡愁记忆。南大街、朝阳街、观巷街、新市街、人民广场、黄华街、水陆院,都是我们最为熟悉的老地方。</p><p class="ql-block"> 拾掇老房子,拾掇心情,与您同行。</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