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恩师九十岁

劲草先生

<p class="ql-block">年少寒窗索寸功,</p><p class="ql-block">多情书卷话苍穹。</p><p class="ql-block">先生解惑勤教诲,</p><p class="ql-block">没齿铭心师恩重。</p><p class="ql-block">今天(2024年10月17日),是恩师邹渊老师九十大寿生日,我从德江赶到贵阳,和张观涛、杨胜龙、张强一道,前往孔子学府“大成精府”,为恩师庆寿。</p> <p class="ql-block">张强和我,是邹渊老师的第一批学生之一,张观涛、杨胜龙算他第二批学生了。</p><p class="ql-block">记得1966年我小学毕业,无法升初中,只得回母校“复课闹革命”,然后读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就地升初中。当时,完全是“文革”所迫,一个从西南政法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从德江县检察院下放到文新学校教书,从初一开始到高中毕业,包括进入高中的张观涛、杨胜龙等同学,都接受邹老师谆谆教诲。</p> <p class="ql-block">一个高级法官变成一个普通的教书匠,谁能相信?但“文革”时期,却成了事实。那时邹老师不是教法律,而是在一所普通的区级学校教“数”、“理”、“化”、“语”,专业不对口,可他接受了现实,很快适应了新环境。他顺境不隋,逆境不馁,以心制境,入一行,爱一行,学一行,胜一行,师生合一,深得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记得我在初中时,有天在课堂上,邹老师要求每位学生写一篇感受很深的作文,两天内交卷。我回家后苦思冥想,最后以《一包谷种寄深情》为题,记载了我大哥在独山支左,见有的村寨种旱谷,觉得旱地种旱谷了不起,就求当地公社寄了一包旱谷种到家,后来我家种旱谷失败了,但这种情谊难忘。这篇作文,邹老师批阅:优!然后还贴在班级栏的“学习园地“上,对我鼓舞很大。</p> <p class="ql-block">高中时,邹老师叫同学们写篇《曹刽论战》读后感,这是一篇古文,是以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原理击败强大齐军的史实,运用“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策略,选择反攻与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少敌多,以弱胜强。我在课堂中细读慢品《曹刽论战》,把邹老师的讲解融化在大脑里,写出了读后感。邹老师批阅:“很有创意”,打分“200”。这是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一直在鼓励着我,让我在写作上一发不可收拾。</p> <p class="ql-block">在邹老师的眼眸里,饱含着智慧和耐心,能洞穿学生内心中的疑惑,给予最温暖的解答。他站在讲台上,讲解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同学们都爱听他讲课。他关心学生,犹如春天的雨水,滋润着大地,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的每个角落。</p><p class="ql-block">当我们进入高中,学校有个别老师未达到教高中的水平,也要滥芋充数硬撑着,同学们常提出疑问,这个老师无法解答,有同学说他去问了邹老师和夏守华老师(北大毕业,现居美国),第二日才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因邹老师谦逊,同校老师很敬重他,常得到他的帮助,为老师解难,为学生解惑,他心甘情愿,无时无刻都关心着我们学业上的长进。</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初中、高中,学校遵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班里开了农场,办了石灰厂,农忙季节安排我们下乡支农。邹老师怕耽误我们的课程,多利用空闲时间把耽误的课程补回来,让我们在“数”、“理”、“化”、“语”等知识方面,得到巩固、拓展和提高。</p><p class="ql-block">其实初、高中的生活学习,如同一个调味盘,将各种味道柔和在一起,酸甜苦辣咸兼之,这种味道却含着希望和梦想,好比自然赋予我们的春夏秋冬,没有哪个好,哪个不好,都是我们成长中的故事,就像一道菜,只要调料放得适中,绝对能做出人生“美味”</p> <p class="ql-block">高中毕业后,我们属于回乡知青,不能享受国家“知识青年”的待遇,但同学们念念不忘邹老师的恩德,他的智慧和爱心,仍像灯塔一样,照耀我们前行,照耀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他的初、高中学生,受他的影响,刻苦努力,有的成了国家的栋梁,有的成了改革开放的先锋,有的成了民营企业家,有的成了农村的致富能手……</p> <p class="ql-block">因国家需要,邹渊老师走出文新,走出德江,到铜仁教育学院任副院长,最后到贵州民族大学任法律系主任、法学教授、贵州大学民商法硕士生导师、贵州省政府法律顾问等多项职务。</p><p class="ql-block">2014年10月8日,是邹老师80岁生日,由贵州省社科院、贵州法学院联合举办的“法制中国进程中的法学教育研讨会暨邹渊教授法学生涯六十周年座谈会”,在贵州饭店举行,我和杨胜龙、张观涛、张强受邀参加,和来自全国三百多名代表,欢聚一堂,就如何传承邹渊老师的法学思想,研讨法学教育和法学人才培养等问题,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异常活跃。张观涛代表邹老师的早期学生和铜仁人大领导代表,也在研讨会上发言,感谢邹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也有感而发,当场打油一首:学界耕耘六十年,积厚薄发传后生。法学泰斗八十岁,群星闪耀颂寿星。</p> <p class="ql-block">恩师九十大寿,为了表达心意,我们特请张观涛负责定制一款档次较高、具有实用价值又有收藏价值的羊脂玉杯送恩师。因时间紧,全靠飞机托运,终于赶上了邹老师的寿辰日,邹老师也乐意接受了我们的心意。</p> <p class="ql-block">邹老师九十岁寿筵,属于家晏,我们和他的家人、亲戚、同学、朋友、法界同事、法界学生一道,共庆他九十岁大寿。</p><p class="ql-block">邹老师的寿筵十分隆重,由他的内弟李永康主持,他的单位领导、他的同事代表、他的初中同学、他的学生代表、他的亲戚上台发言,祝贺邹老师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他最后感言道:感谢大家到场为他祝寿。他说他到贵州六十六年,收获了爱情,收获了亲情,收获了师生情,收获了友情,收获了事业,收获了成果。他自咏道:</p><p class="ql-block">九十老叟未为稀,</p><p class="ql-block">岁月无瑕方称奇。</p><p class="ql-block">三尺讲台平生志,</p><p class="ql-block">护法穷理探玄机。</p><p class="ql-block">暮年回首千般事,</p><p class="ql-block">俯仰无愧寿所依。</p><p class="ql-block">展望前站风景好,</p><p class="ql-block">绮丽朝霞映晨曦。</p> <p class="ql-block">整个寿筵现场布置得温馨,充满欢声和祝福声,来宾们觥筹交错,品尝着美味佳肴,享受着这愉快时光。同时分别向邹老师和李老师敬酒,两老纷纷接受。老寿星在这轮番的敬酒祝福声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对此我和张观涛、杨胜龙、张强也附诗两首,感恩邹老师。</p><p class="ql-block">邹渊老师九十大寿感怀</p><p class="ql-block">一(平水韵)</p><p class="ql-block">矢志传薪入寿星,</p><p class="ql-block">言行范世世清醒。</p><p class="ql-block">化闲日月书成伴,</p><p class="ql-block">解惑时常笔造形。</p><p class="ql-block">桃李丰园洇血汗,</p><p class="ql-block">栋梁满目悦心灵。</p><p class="ql-block">秋光馈献金颜色,</p><p class="ql-block">九十怡然华夏馨。</p><p class="ql-block">二(中华通韵)</p><p class="ql-block">一度春风梨树开</p><p class="ql-block">几番秋雨果实来。</p><p class="ql-block">青头积雪织江月,</p><p class="ql-block">彩笔无言画榭台。</p><p class="ql-block">蚕吐丝芳心难尽,</p><p class="ql-block">烛成泪目梦常怀。</p><p class="ql-block">桃李天下人娇健,</p><p class="ql-block">大宇金汤数栋材。</p> <p class="ql-block">我在写这篇“美篇“时,翻阅了有关资料,到2023年底,中国九十岁及以上老人有1100万,其中九十岁以上老人有950万。随着生活质量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长寿人口还会增加。有人说“人生九十不算老,百岁才可称古稀”,这才是当今古稀之年的真实定义。在此,我借观涛祝福邹老师语:“百岁不封顶”,再吟感恩一首——</p><p class="ql-block">感恩邹老(平水韵)</p><p class="ql-block">益师教诲圣音频,</p><p class="ql-block">不倦之躯百炼身。</p><p class="ql-block">蜡烛无私燃子夜,</p><p class="ql-block">春风有意扫微尘。</p><p class="ql-block">鹏飞凤阁描金羽,</p><p class="ql-block">鲤跃龙门化锦鳞。</p><p class="ql-block">学而开巧终身用,</p><p class="ql-block">感恩寿不封顶人。</p> <p class="ql-block">邹老师的生日蛋糕,如生命之树常青,如星辰璀璨无限,快乐永远与邹老师同行!</p> <p class="ql-block">大成精府</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7日于贵阳起草</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20日于德江收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