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历史坊巷中的“无用空间”</b></p><p class="ql-block">福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旅人。而位于城市中心的“三坊七巷”,更是福州历史文化的瑰宝,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其中,“文儒坊”作为三坊七巷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悠久的历史底蕴,成为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我一下飞机就急忙奔向念念不忘的期许之地,以期弥补上次匆匆离开的遗憾。</p><p class="ql-block">出租车七拐八拐的把我送进了一个不宽的街道边,我探头一看,便是传说中的“文儒坊”。走进文儒坊,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文风鼎盛的时代。这里,名家大儒户户相邻,高墙大院座座相接,每一座古建筑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林则徐故居和严复故居。林则徐,这位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他的故居古朴典雅,庭院深深,仿佛在诉说着他一生为国为民的壮丽篇章。而严复,作为中国近代翻译事业的先驱,他的故居则充满了书香气息,每一件展品都透露出他对西方文化的热爱与追求。这些古迹,不仅见证了福州乃至中国近现代史的沧桑巨变,更成为了后人缅怀先贤、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然而,在文儒坊的深处,却隐藏着一家名为“无用空间”的书屋。这家书屋,就像是一股清流,静静地流淌在古老的巷弄之中,为这片历史之地增添了几分文艺与雅致。书屋的布局十分讲究,一进门,便能看到摆放在门边的王东岳新书《哲思演讲录》,封面简洁大方,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智慧之光。再往里走,书屋被细致地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摆放着不同门类的书籍,从文学到哲学,从艺术到历史,应有尽有。我特意来到了艺术哲学类的区域,意外地发现了一套商务出版社翻译的学术名著丛书,其中就包括了我二十年前曾经买过却又遗失的丹纳《艺术哲学》。这份意外的重逢,让我倍感亲切与惊喜。此外,我还翻阅到了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哲学小史》,这本书通俗易懂,又不失深度,成为了我闲暇时的最佳伴侣。</p><p class="ql-block">然而,随着旅途的疲惫逐渐袭来,我意识到自己已经在这里逗留了太久。买完单后,我浑身酸痛,决定快速离开,其余景观则只能走马观花,匆匆而过。但我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告别,因为离驻地不远,我随时都可以择日再来。这次短暂的探访,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历史文化古迹的独特魅力。它们就像巷子里的书店一样,虽然看似“无用”,却能在不经意间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心灵的慰藉。这些古迹和书屋,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成为了我们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的桥梁。它们让我们在忙碌与喧嚣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与安详的避风港,让我们在品味历史与文化的同时,也收获了内心的成长与升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2024年10月19日星期六</b></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