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到“一眼望三国”/魏建军

魏建军

<h3>游到“一眼望三国”<br>魏建军<br> <br> 2024年8月20日,游完黑龙江镜泊湖,从牡丹江乘坐班车,经吉林省汪清县,到达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br>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北麓,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南隔图门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是东北亚经济圈腹地,为联合国拟定的图门江流域大“金三角”中方的一个支点。东北虎、梅花鹿、丹顶鹤在这里栖息繁衍,人参、貂皮、鹿茸是这里的“东北三宝”。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也是中国优秀旅游之地,境内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图们江畔独特的自然景观、“一眼看三国”的防川边境风光、仙景台风景区、悠远的古渤海国遗址等景区风光优美,引人入胜。<br><br>游览延吉朝鲜族民俗园<br>  20日下午,我一到延吉市,就去了市内的朝鲜族民俗园游览。民俗园是由朝鲜族民族风格的建筑群组成,园内有古朴的民居,有秋千、跳板、摔跤场、射箭场等娱乐场所,还有美食街、婚礼厅、博物馆等民俗文化活动场所。游客可以穿上朝鲜族服装,学着简捷明快的舞步参与朝鲜族的民俗活动,当一回朝鲜族人。此外,民俗园还提供朝鲜族传统手工艺品及食品的制作体验,如制作乐器、陶艺、米糕、米酒、辣白菜、冷面等。<br>  走进民俗园,满园都是穿着朝鲜族服饰的美女,像过节一样,热闹非凡。当我在园内转悠一阵后,才发现那些穿着民族服饰的美女帅哥大都是游客,他们打扮成朝鲜族,或拍照视频,把不一样的自己定格在镜头里;或参与园内民俗活动,以亲身体验感受民族风情;或观看朝鲜族各种娱乐表演,在其乐融融中享受民俗,一切都显得自然逼真。<br>  夜晚,来到延边大学灯光一条街、百年人民公园、布尔哈通河边,观赏延吉城市灯光秀,品尝朝鲜族美食。</h3> <h3>游览珲春“一眼望三国”之景<br> 21日早晨,从延吉乘坐班车到达珲春市,再从珲春乘坐旅游巴士前往防川村中俄朝三国边境游览。<br>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东部的图们江下游,是一座“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东北亚明珠城市,也是中国唯一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境窗口城市。<br> 发源于长白山东麓的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干流全长525公里,流入日本海,在出海口为俄罗斯与朝鲜隔河相望。图门江朝鲜称之为“豆满江”,我国辽代时称驼门,金、元时称爱也窟河,其下游段称统门河,明代称啊也苦河,其下游段称徒门河,清代称河源段为大浪河,康熙年间称土门,乾隆钦定《金史语解》中称图们。<br> 珲春市区到防川村约70公里,旅游巴士上,司机是个热心的导游,一路为游客们讲解。防川风景区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地带,面积约20平方公里,靠山傍水、临江观海,以其独特的“一眼望三国”景观及区域内清澈天然的湖泊,原始茂密的森林,珍稀野生的大雁、丹顶鹤等众多候鸟以及东北虎、远东豹、鹿等多种动植物,是世界上最美的湿地之一。景区内有海风吹拂下金沙生辉、绿水环绕的沙丘;有生长在图们江畔的古生植物红莲;有圈河口岸及中朝友谊大桥;有人工填筑的长888米、宽8米的洋馆坪路堤;有联合国世界公园;有高耸入云的望海楼观景台;有民族风情浓郁的朝鲜族民俗村;有威武庄严的吴大澄石雕像;也有清代勘立的中俄“土”字碑界牌和日、苏张鼓峰战役遗址。优美的风景,浓郁的文化,沉重的历史,形成了这里美轮美奂的迷人景色。<br> 圈河口岸是以图们江为界的中朝国际客货公路运输口岸,距图们江入海口36公里,距珲春市区 42公里,距朝鲜罗津51公里,对面是朝鲜元汀口岸,连接圈河口岸和元汀口岸的跨境公路大桥有两座,老桥是1936年修建的,新桥是1999年修建的,是中国连接朝鲜罗先经济贸易区的重要通道。<br> 距圈河口岸15公里,是张鼓峰事件发生地。“张鼓峰”又名刀山,海拔155.1米,当地人曾以其南面山势较陡似刀,而叫刀山,后以其峰下有水泡子,状若朝鲜族长鼓而称之为长鼓峰,因朝鲜语“长”“张”同音,也称张鼓峰。以张鼓峰分水岭为国界,南坡为中国,北坡为俄罗斯。这座小山因1938年的一场苏日军事冲突而闻名世界。<br> 张鼓峰事件亦称“哈桑湖事件”。张鼓峰地区位于图们江左岸,在中朝边境交界处,该地紧靠苏联境内的哈桑湖。1938年7月苏军在张鼓峰及其以北沙草峰构筑工事,是月29日,日本出动其驻朝鲜的军队和关东军发起攻击,伪满洲国军队也参与,一度占领该地区。8月初苏军反击,在图们江和哈桑湖地区南、北夹击日军,激战数日,日军惨败,苏军夺回张鼓峰地区。此战对日本北犯苏联的计划为一沉重打击,阻止了日本进攻苏联的企图,同呼伦贝尔诺门罕日、苏战役一起,扭转了二战进程。<br> 张鼓峰事件与诺门罕事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它影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端和结局。张鼓峰事件诞生了著名歌曲《喀秋莎》,这首歌曲1950年代传入中国,唱遍大江南北。《毛泽东选集》中提到的日苏两场战争,张鼓峰事件是其中之一。<br>  从珲春去防川,有一段路非常狭窄,宽度仅8米,这段宽8米的公路也是中国最窄的领土。公路的两旁,一旁是铁丝网拦着,铁丝网外面就是俄罗斯,另一旁是图们江,图们江的对岸就是朝鲜,而我国仅剩这一条公路。这段路就是“天下第一堤”洋馆坪路堤。1957年洋馆坪路堤被江水冲毁,我国公民去自己的领土防川村要借道俄境和朝境通道,1992年我国政府投资新建了这条长888米,宽8米的国防公路。<br>  位于防川村中俄边界线的“土”字碑界牌,是国家一级文物,它记载了我们的荣辱兴衰。根据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规定,清朝廷割让东北大片土地后,这里的边境线应在距图们江入海口20华里的地方,但1861年立界碑时俄国却擅自立在了距图们江口45华里的沙草峰上。光绪皇帝派钦差大臣吴大澂向沙俄拒理力争,沙俄才同意将界牌南移15华里,也就是移至现在所处的位置。吴大澂凛然的抗争,最终为自己的国家争回了黑顶子(今敬信镇)地方和中国在图们江俄朝国界段的出海航行权。<br>  防川村建有一座高大的望海楼,也叫龙虎阁,建筑风格既像雕堡,又像阁楼。登上望海楼观景台,可以清楚看到图门江两岸的俄罗斯和朝鲜,这里是“一眼望三国”的最佳地点,可谓是“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青绿的图们江水缓缓东逝,汇入蔚蓝的大海,俄朝铁路大桥横架大江之上,如同锁江的铁链,连接着俄罗斯和朝鲜。向西南看去,朝鲜豆满江市境内群山起伏,草木稀疏,古旧的城郭掩映在柳绿江蓝之中;向东北方眺望,俄罗斯哈桑镇包德哥尔那亚小城近在咫尺;再向东远望,是一片平坦宽阔的濒海平原和沼泽水洼,地的尽头,是蔚蓝的日本海与淡蓝的天际相连。在这里,游人可以尽情地饱览群山抱江,海纳江流,天之钟灵,地之毓秀的壮美景色。</h3> <h3>参观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馆<br> 8月22日,从珲春乘坐动车到达长春市,参观“伪满皇宫”博物院。<br> 伪满皇宫博物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光复北路5号,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的宫廷遗址。博物院成立于1962年,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接待观众,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br>  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第十二位皇帝,也是清朝末代皇帝,年号宣统。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三岁的溥仪即皇帝位,由其父摄政。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民国元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又称“康德皇帝”。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苏军逮捕入伯力监狱,1950年移交中国,被监禁于抚顺战犯管理所,1959年大赦释出,后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务。<br>  伪满皇宫是在原吉黑榷运局官署的基础上陆续改建扩建而成的,先后用作溥仪的“执政府”与“帝宫”。伪满皇宫占地面积13.7万平方米,主体部分即核心保护区为4.6万平方米,其余为附属部分。主体部分以中和门为界分为内廷和外廷两部分。内廷包括缉熙楼、中西膳房、御花园、同德殿、书画库等,是溥仪及其眷属的生活区。外廷包括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宫内府、日本宪兵室等,是溥仪的政务活动区。此外,伪满皇宫还有御用汽车库、马厩、跑马场、花窖、禁卫军营房、铁路专用线、建国神庙、祭祀管理机构、近卫军营房等附属设施。伪满皇宫大小建筑数十座,建筑风格古今并陈、中外杂揉,具有典型的殖民性特点。<br>  伪满皇宫博物院以伪满时期的文物、文献、图片资料为主要陈列对象,以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历史、伪满洲国史、伪满宫廷史为主要研究内容。博物院以《伪满皇宫原状陈列》、《从皇帝到公民》、《勿忘九·一八》等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揭露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罪恶以及以溥仪为首的伪满傀儡政权卖国求荣、效忠日本、甘当儿皇帝、奴役残害东北人民的罪行。同时,博物院也展示溥仪及其“后”“妃”被扭曲的宫廷生活,有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