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革命家后代黎小弟武汉红色文化活动组照

星光熠熠

<p class="ql-block">  山东抗日根据地主要领导人和创始人、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八路军山东纵队政委黎玉之子、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副会长黎小弟近日参加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湖北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汉红色文化活动部分留影组照。</p><p class="ql-block">​ 10月18日上午,<span style="font-size:18px;">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湖北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武汉新世界大酒店宴会厅举行,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副会长黎小弟、</span>“沂蒙母亲”王换于孙女、百岁沂蒙红嫂张淑贞女儿、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会长于爱梅(两次受到习总书记接见)莅临出席。</p><p class="ql-block"> 在汉期间,黎小弟参观了“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湖北省博物馆、东湖毛泽东故居陈列馆等。</p> <p class="ql-block">  为黎小弟会长于东湖宾馆南山乙所大堂所摄。</p> <p class="ql-block">  于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湖北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会场。</p> <p class="ql-block">  黎小弟、于爱梅在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湖北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右为临沂市政协副主席黄杰。</p> <p class="ql-block">  黎小弟讲话</p><p class="ql-block"> 黎小弟代表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及个人对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湖北工作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致以革命的致礼!</p><p class="ql-block"> 黎小弟简要阐述了沂蒙精神源于山东抗战、及山东党政军民共同铸就培育了沂蒙精神……</p> <p class="ql-block">  于爱梅讲话</p><p class="ql-block"> 于爱梅首先回顾了革命战争年代奶奶王换于和母亲张淑贞与乡亲们创办战时托儿所,先后抚养了罗荣桓、徐向前等40多名老一辈革命家的子女及数位烈士后代;作为后代,有责任将前辈铁心向党、爱军拥军、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以宣传和践行沂蒙精神为己任,采取各种形式,组织进机关、进军营、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先后开展宣讲3000多场次,受众达百万以上。</p><p class="ql-block"> 于会长充分肯定、高度赞扬湖北工作委员会的成立、为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拓展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并对湖北工作委员会提出了工作要求和希望。</p><p class="ql-block">(两位会长的讲话另在成立大会美篇专篇介绍)</p> <p class="ql-block">  黎小弟向武汉市临沂商会会长、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湖北工作委员会主任彭琛赠送会匾。</p> <p class="ql-block">  彭琛向黎小弟、于爱梅颁授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湖北工作委员会特别顾问聘书及纪念牌。</p> <p class="ql-block">  黎小弟(中)、于爱梅(左二)、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第一届湖北省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邢光(左一)、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鲁南分会会长耿学强(右一)、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胶东分会副秘书长李静(右二)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发动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拉开了山东抗战的序幕,开启山东八路军抗战元年,这一起义日期并被命名为山东八路军、山东解放军成立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发挥了山东抗战的源头作用、山东抗日队伍的种子作用,在山东首次打出了八路军旗号,打响了中共山东省委独立领导山东抗战的第一枪,揭开了山东省党组织独立自主领导抗战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几位徂徕山起义老战士后代留影。</p> <p class="ql-block">  黎小弟、邢光、彭琛留影。</p> <p class="ql-block">  “沂蒙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习总书记将沂蒙精神的特质高度概括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2013年11月25日,习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29日,沂蒙精神被中央宣传部梳理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p><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经党中央批准,沂蒙精神基本内涵正式表述为“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p> <p class="ql-block">  17日下午,下了高铁从武汉火车站直接来到汉口鄱阳街,冒雨参观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伟大的历史转折——八七会议历史陈列。</p> <p class="ql-block">  八七会议会址二楼,八七会议会场复原陈列。</p> <p class="ql-block">  参观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1926年底至1927年夏,大革命中心移师武汉,中共中央机关由上海迁至武汉,将中共中央秘书厅设于汉口四民街61、62号(今胜利街165-169号)。</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开会和秘书厅办公的地方。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毛泽东等数十位党的重要领导人在此居住或从事革命活动。中共中央在汉期间,面对大革命由高潮转向失败的严峻形势,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召开了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作出了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暴动等一系列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p> <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在武汉</p> <p class="ql-block">  复原陈展中共五大会场(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p> <p class="ql-block">  在1927年中共中央长江局旧址留影。</p> <p class="ql-block">  18日下午参观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1937 年 12 月中共中央长江局成立后,办公地点秘密设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内。</p><p class="ql-block"> 从 1937 年 12 月到 1938 年 10 月,周恩来、董必武、秦邦宪、叶剑英、邓颖超、王明等中共领导人在此领导长江局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工作。这里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和全国抗日中心的重要机构,在领导团结国内外各界人士参加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1938年4月,时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政委黎玉赴延安,毛泽东、刘少奇等听取了黎玉的工作汇报,根据黎玉提出派干部去山东的要求,毛泽东指示黎玉到武汉找中共中央长江局,拟派罗炳辉去山东,4月底黎玉到了武汉中共中央长江局,后中央派徐向前、张经武等到了山东。</p><p class="ql-block"> 踏着父辈的革命足迹,黎小弟怀着虔诚之情探访了中共中央长江局旧址。</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大武汉——1938。</p> <p class="ql-block">  在周恩来、邓颖超住室留影。</p> <p class="ql-block">  旧址楼建筑环境风貌</p> <p class="ql-block">  湖北省博物馆何广副馆长(右二)迎接黎小弟会长参观湖北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黎小弟于湖北省博物馆新南馆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战国曾侯乙青铜编钟,曾侯乙编钟共65件,重量10吨,上刻有3700多字铭文,属距今2400多年的战国时期,是中国音乐史、冶铸史、考古学史和世界音乐律学的不朽典范。</p> <p class="ql-block">  于曾侯乙青铜鹿角立鹤展柜留影。</p> <p class="ql-block">  于湖北省博物馆北馆留影</p> <p class="ql-block">  湖北省博物馆北馆原综合馆楚式高台大屋顶馆舍恢宏建筑。</p> <p class="ql-block">  19日上午,参观东湖毛泽东故居陈列馆,东湖毛泽东故居是毛主席48次下塌的居所,是毛主席除北京到过次数最多、住的时间最长的居所。</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汉白玉塑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允许拍照,只能隔窗而拍,</span></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东湖梅岭</p> <p class="ql-block">  故居一侧,在斯大林赠送给毛主席的吉斯车陈展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武汉东湖宾馆坐落于东湖之滨(毛泽东故居位于其中),院内林木葱茏,鸟语花香,鹭飞鹤翔,自然环境优美,政治人文资源丰厚,素有“湖北国宾馆”之称。毛主席曾将这里称为“白云黄鹤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长期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毛主席十分珍爱松、竹、梅,经常用它们来吟诗作赋,抒发感情。这株油松是毛主席1960年5月13日亲手栽种的。毛主席每次下榻梅岭,都亲自为它浇水,看到小苗茁壮成长,他老人家十分欣慰。</p> <p class="ql-block">  与黎小弟于毛主席亲手栽种的油松前留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毛主席东湖散步处纪念碑石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胜似闲庭信步的东湖湖畔</p> <p class="ql-block">  美丽东湖</p> <p class="ql-block">  湖畔岸树</p> <p class="ql-block">  湖对岸可见武汉大学珞珈山狮子山樱顶百年建筑老图书馆楼。</p> <p class="ql-block">  《黎玉画传》,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领导人丛书,现已出版五册:《罗荣桓画传》、《黎玉画传》、《朱瑞画传》、《陈光画传》、《肖华画传》,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由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出版。</p><p class="ql-block"> 黎玉(1906——1986),山东抗日根据地主要领导人和创始人;历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政委,八路军山东纵队政委、中共山东分局副书记、山东军区政委、副政委、山东战时行政委员会主任、新四军副政委兼山东军区副政委、山东野战军政委、山东省政府主席、中共中央华东局副书记、华东军区副政委,中共第七届中央侯补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一机部副部长、八机部副部长、农机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全国政协常委。</p> <p class="ql-block">  山东党史研究专家黎小弟,历年致力于父亲黎玉浩瀚革命史迹史料的整理与编辑印制,除已正式出版的,正继续再以若干系列编印文献史料。</p> <p class="ql-block">  《黎玉——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 文选(历史文选)1941—1945》四卷集文集已印制完成。</p> <p class="ql-block">  东湖宾馆南山乙所</p> <p class="ql-block">  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庚续红色血脉,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文化发扬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