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为黄山三大主峰。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p> <p class="ql-block">天都峰,海拔1810米,山体拔地而起,是黄山中最为陡峭的山峰,虽然其高度略低于莲花峰(海拔1864.8米)和光明顶(海拔1860米),但其雄伟之气势,绝对是黄山之冠。</p> <p class="ql-block">图为远眺天都峰峰顶。为保护黄山景区自然生态,每年冬春时节(12月1号~次年3月底)西海大峡谷、莲花峰、天都峰都会进入维护期。而且,莲花峰和天都峰是轮流开放,每五年轮换一次。2019年4月1日,天都峰再次进入轮休期,而莲花峰则从轮休期进入开放期。到2024年5月20日,天都峰再次恢复对外开放。从上述保护措施,我们不难看出黄山最精华的是哪些景区。</p> <p class="ql-block">2014年10月、2018年11月、2021年9月,三次去黄山游玩。其中第二次去黄山时有机会登顶了天都峰。</p> <p class="ql-block">从玉屏楼出发,沿着玉屏峰东面的山道下山。</p> <p class="ql-block">玉屏峰东面的山道。</p> <p class="ql-block">其中不乏险峻之处。</p> <p class="ql-block">玉屏峰东面山道中一瘸一拐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玉屏峰下山途中看到的奇石。</p> <p class="ql-block">在从玉屏峰下山途中,透过石缝所拍摄的天都峰西壁上的登山道。</p> <p class="ql-block">玉屏峰东面与天都峰西面之间的峡谷谷底——卧龙涧。</p> <p class="ql-block">此图中,山下的卧龙涧,和对面的天都峰西壁登山道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古时候,由于天都峰山势极为险峻,无路可走,几乎无人能够登顶天都峰。</p> <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天都峰建登山梯道,长3里,有1564级台阶,194个石栏干和600米铁索,以保障游人安全攀登绝顶。此山道近半路段直立于崖壁之上,坡度达六十度以上,宛如悬梯直通苍穹。后虽经整修拓宽,但依然险峻异常。</p> <p class="ql-block">天都峰登山道最具挑战性的莫过于那长达几百米、坡度接近七八十度的石阶,在攀登过程中,必须手足并用,借助铁链向上艰难攀登。在如此长距离、大坡度的攀登过程中,攀登者的身体机能都将被迫达到生理极限,无论在精神和肉体上,都是对每一个人的一大考验。</p> <p class="ql-block">攀上那段几乎垂直的石阶之后,山道就没有那么艰险了。</p> <p class="ql-block">在此可以休息一下,准备最后登顶峰顶。</p> <p class="ql-block">此时,山上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远眺莲花峰。</p> <p class="ql-block">鲫鱼背,是接近天都峰峰顶处的一块拱形巨石,其顶部长约十余米,宽仅一米,两侧是光滑石壁,其形颇似出没于波涛之中的鱼脊背,故得此名。若遇风吹云涌之日,游客至此,无不头晕目眩,战战兢兢,有“天都欲上路难通”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经过鲤鱼背,天都峰顶已经近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天桥”。</p> <p class="ql-block">“空中闻天鸡”石刻,此句出自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意思是说在半山腰听到了天鸡的鸣叫,它形象地表达了天都峰山势的高峻和自然景观的壮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药师琉璃光佛”石刻。此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诸根,趋入解脱,故依此愿而成佛。</span></p> <p class="ql-block">药师琉璃光佛,住净琉璃世界,其国土庄严,如极乐国。</p> <p class="ql-block">天都峰是鸟瞰黄山壮丽全景的理想之处。立于天都峰之上,四周的风景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左上角的山峰为黄山最高峰莲花峰,右上方白色圆球为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上的气象雷达,红色屋顶的建筑为玉屏峰的玉屏楼,玉屏楼左侧的蓝色屋顶建筑为玉屏索道的上站。</p> <p class="ql-block">图中红色建筑为玉屏楼,其左侧圆顶巨石前方为迎客松。</p> <p class="ql-block">在长焦距镜头中,莲花峰弯弯曲曲的登山道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立于天都峰上远眺,群山起伏,千峰竞秀,云山相接,风光无比壮丽。古有诗赞曰:“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民谣云:“不到天都峰,白跑一场空。”</p> <p class="ql-block">边看山下风景,边向东顺着山路下山。</p> <p class="ql-block">天都峰东面的下山道,在接近山顶的一段也极为狭窄和陡峭,只能容一个人坐在石阶上向下移动。</p> <p class="ql-block">故此,在其中的某些路段,上行与下行只能分别走不同的山道,根本无法相向而行。</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一个游客也没有,似乎已经进入了无人之境。</p> <p class="ql-block">在下山途中回望峰顶。</p> <p class="ql-block">已经过了最陡峭狭窄的路段,众多的游客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越往下走,山道变得越不那么陡峭了。虽然其中也要通过“一线天”式的狭窄石阶,但经过上山考验的我,已经可以闲庭信步了。</p> <p class="ql-block">天都峰东面下行约一公里来到半山寺,在这里并没有看到寺庙的踪影,可能早已湮灭,现在只剩了一个地名。</p> <p class="ql-block">再往下走三公里多坡度不大的山道就来到慈光阁。</p> <p class="ql-block">此时天色已暗,已经精疲力尽、饥肠辘辘。但从玉屏索道上山,经过玉屏楼和迎客松,尤其是成功登顶天都峰,下山后腿脚也没有任何问题,因此心情很是不错。</p> <p class="ql-block">赶到车站时,还有当天最后一班摆渡车没走,真是十分幸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