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村落的典范一一后沟古村

光影千秋

<p class="ql-block">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以农耕著称天下。神农氏诲民耕种,有巢氏教民筑居,上下五千年,浩瀚一史册,朝代更替,沧海桑田,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史。作为农耕文明历史长河中的瑰宝——后沟古村,历史久远。1971年在后沟古村出土的一方唐代大和六年的墓志,向世人揭示了后沟古村的历史渊源。这块墓志不仅告示我们后沟古村大姓张氏先人何时何地迁于后沟,也印证了至少在公元八世纪末张氏先人已在此居住、繁衍、生产、生活,后沟古村至少已有1200年的建村历史。</p><p class="ql-block"> 后沟古村是一座坐落于黄士高原上的传统经典村落,保存着中国北方汉民族的耕作生活方式、宗法制度的宗族家社、信仰共生的神庙系统、防患于未然的仓储制度及防御体系、因地制宜的排水系统.自给自足的手工作坊、精该传案的私塾教育,是现代保存完整的中国古代农耕活化石:后沟古村的人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传承至今。</p><p class="ql-block"> 2003年,后沟古村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起源地和中国古村落保护的样板。今天我们。将后沟古村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展示在大家面前,以此感恩先人,保存记忆,启迪来者。</p> <p class="ql-block">  2002年11月,原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先生率领一批专家学者来到后沟村,进行传统农耕文化的田野调查。并于2003年初,确定后沟古村为全国唯一古村落农耕文化遗产采样地,从此拉开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序幕。冯骥才先生兴笔写下《榆次后沟村采样考察记》一文,记录这次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文化活动。在文中,他称后沟为“农耕的桃源”。</p> <p class="ql-block"> 清平乐·后沟古村</p><p class="ql-block"> 古村静处,岁月悠然驻。千载农耕留韵度,见证沧桑无数。</p><p class="ql-block"> 黄土高坡遗珠,传统村落如书。祖辈传承未断,文明熠熠如初。</p> <p class="ql-block"> 苏幕遮·后沟古村</p><p class="ql-block"> 古村幽,黄土厚。石径蜿蜒,旧屋时光守。千载传承风雨后。袅袅炊烟,似诉当年秀。</p><p class="ql-block"> 忆农耕,思远岫。宗庙祠堂,铭刻先人佑。历史长河瑰宝构。岁月悠悠,古韵心中叩。</p> <p class="ql-block">  一部村史就是一部浓缩的民族史,一部村史就是一张清晰的血脉传承图,一部村史就是一幅灿烂的民俗风情画。在这里能看到芸芸众生在历史变迁中的抗争,在这里能探寻到炎黄子孙薪火相传的脉络,在这里能够触摸五千年华夏文明打在这块土地上的烙印。愿这平凡而熟悉的影像,成为记录传统农耕文化的精彩一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如梦令·后沟古村</p><p class="ql-block"> 遥忆后沟深处,古巷石墙如故。千载韵悠悠,见证农耕之路。留住,留住,历史传承不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