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1日第一次参加夕阳红旅行团组织的走进历史文物,感受遗产魅力二日休闲游。 <p class="ql-block">今天天气真好,蓝天白云晴空万里。</p> 第1站:中国磁州窖丝路长歌主题文化广场 <p class="ql-block">车览丝路长歌主题文化广场群雕</p> 中国磁州窑·丝路长歌主题文化广场主题雕塑,全长616米,平均高度25米,是目前全国最长的公路雕塑。 围绕磁州窑千年窑火不息、百代历久弥新的风采魅力,磁州窑陶瓷诞生的民间神话传说,千年瓷都彭城古镇市井风情,中国“非遗”磁州窑制作72道工序、磁州窑各类常见器型,磁州窑和“一带一路”发展等五大板块、20多组画面,生动地塑造了和磁州窑相关的一百多个人物、动物、植物、器物和制作、烧成、运输、销售等工序环节。 <p class="ql-block">男高音演唱——最美夕阳红</p> 展示了磁州窑从瓷器成型、薪火相传到誉满华夏、走向世界的发展历程,再现了磁州窑“东出大海、西走沙漠”和融入大运河文化、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变迁,堪称一幅磁州窑文化的千米风情画卷、万言无字长诗。 中国磁州窑·丝路长歌主题文化广场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磁州窑路中段,建成开放于2023年5月,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曾是一处开山采石后形成的山体,基岩裸露、砾石遍野。 现如今,峰峰矿区将裸露山体治理与磁州窑文化结合,打造了磁州窑大型山体浮雕,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区域文化旅游地标,取得了生态效益、文旅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重丰收,带动了公路路衍经济和乡村振兴、文化传承传播等。 由于景点维修,我们只能坐在车上观赏。 第2站:响堂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最初开凿于北齐时代(公元550—577年)。以后,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石窟均营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岩中。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洪亮的回声,故名“响堂”。 响堂山石窟分南北两处,相距约15公里。因石窟群在山腰,人们谈笑、拂袖、走动均能发出铿锵的回声,传名响堂山石窟。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5000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的石窟,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四星级森林公园。2012年11月份,响堂山风景名胜区晋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南响堂石窟地处临水镇纸坊村西北,鼓山南麓,滏阳河北岸。景区现存大小石窟7座,分上下两层,上层5座,下层2座,自下而上分别为华严洞、般若洞、空洞、阿弥陀洞、释迦洞、力士洞和千佛洞。 其中华严洞规模最大,高约4.9米,宽和深各约6.3米,内刻《大方广佛华严经》,故称华严洞。窟内南壁正中上部有阿弥陀佛净土图故事的大型浮雕,南面中心柱上部有释加说法图和佛本生故事浮雕。 位于上层的千佛洞,小巧玲珑,保存较好。窟顶外壁上方雕覆钵塔,塔端雕卷云状山花蕉叶,中雕展翅欲飞的金翅乌,钵顶雕宝珠,两侧各雕八角形宝珠顶柱。窟内三面宝坛上各龛均雕一佛两弟子两菩萨,正面龛本尊为释迦佛。洞壁广造千佛,有大小造像1028尊,故名千佛洞。 窟顶微隆,中央雕莲花,周雕8身飞天,两两相对,形成各组对称的轻歌曼舞的神仙极乐世界。此窟结构严谨,雕艺精致,尤其是外壁的大型雕刻,窟顶的飞天雕刻,都是绝无伦比的艺术珍品。 偶遇“新乡人在上海”群里的好友刘全秀<br> 响堂山石窟、佛像、花卉等雕刻,美观大方,其雕艺承前启后,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从大同云冈到洛阳龙门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研究中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及书法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 北响堂石窟位于和村村东的鼓山天宫峰西坡,共有洞窟9座,从左到右为大业洞、刻经洞、二佛洞、释迎洞、嘉靖洞、无名洞、大佛洞和两个无名洞。 其中大佛洞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窟内进深13.3米,宽13米,高11.4米。正面龛本尊是释迦牟尼坐像,通座高5米,造型匀称,庄重敦厚,为响堂石窟中最大的造像。其背浮雕火焰、忍冬纹七条火龙穿插其间,雕刻精巧,装饰华丽,为北齐高超艺术的代表。 响堂山石窟在艺术和文化上的独特性和原创性是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诸多大石窟无法比拟也无法取代的。因此在1961年,响堂山石窟与诸大石窟一起被公布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学者范文澜、郭沫若等对响堂山石窟艺术均有很高的评价。鲁迅先生对响堂石窟艺术也多有偏爱,曾多次在北京琉璃厂购买响堂山石窟造像和刻经拓片精心收藏,并记录在他的日记中。 第3站:广府古城 邯郸市广府古城景区 ,简称广府古城景区,是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的旅游景区,广府古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北方水乡风光秀美,太极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古城、水城、太极城。 广府古城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古城墙周长4.5公里,城内面积1.5平方公里。古城内外历史文物及遗存众多,有广府古城和弘济桥两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杨露禅和武禹襄故居、武汝清故居等省、市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 我们从东门进城登上城墙<br> 广府城墙元代以前为土城,现存的城墙为明代城墙、有东、西瓷城、四城门、角楼、城楼等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城墙的建筑艺术。 城内街道保持了明代街道的尺度和走向,不少清代民居保存完好。 城内街道为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小巷。 城墙为明代时重修,布局为方形,高12米、宽8米,东西长107米、南北宽123.8米,砖砌城墙高8.2米,城内面积1.5平方千米。 城墙保存基本完整,明代时有四瓮城和四城门,每道城门上都建有城门楼,四个角有角楼。城墙上有二十六座铺舍,一千五百七十二处垛口。 广府古城座落在面积达4.6万亩的永年洼,围绕广府城墙四周是环绕5公里,宽100米的护城河,护城河之外是湿地,“一城双水”成为广府一道独特景观。<br> 洼淀内常年积水,芦苇茂盛、鱼虾共生、碧水风荷、雁戏鸟鸣,被誉为“北国小江南”和“第二白洋淀”。 古城四周环以护城河,周长4.5千米,墙高10米,厚8米,城内面积1.5平方千米,分布30多条街道,城内主要街道仍保留原格局,东西大街相对在一条轴线上,南北大街相互错开,城内有文庙遗存。 古城原在东、西、南、北四座门外都建有瓮城,也就是外城。因为瓮城的城门上也有城门楼,有四门八楼之称,现仅东门和西门存有瓮城,城门楼和角楼均不复存在。 古城周围水网纵横,湖塘密布,水生植物种类繁多,芦苇荡和荷花淀众多。 从南门城楼下来到城里看看 广府古城是杨、武式太极拳发源地,诞生了杨露禅和武禹襄两大门派创始人,是闻名遐迩的太极之乡,太极拳从广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梁山伯与祝英台 武禹襄故居,位于城内东街(又名迎春街),占地面积9千平方米,原有房屋75间,现存42间,属清道光年间建筑。 在前院南侧倒座房位置土盖有宽敞豁亮的轿房。轿房的北部为武禹襄故居的主体建筑。 该建筑群坐北朝南由东、西、中三条轴线组成。中间轴线上的建筑为该宅院的轴心,属北方常见的三进式四合院。 在中心轴线建筑群的两侧,原来还有东西两条轴线建筑,虽然也是三进式四合院,其建筑性质、风格,同中心轴线上的建筑基本雷同,但其建筑尺度、房屋高度略低一等,装修也比较简陋,现无。 东部为民房,西部剩轴线南段的二间书房。 本在武式故居的后院,原来还有一座东西宽60米,南北长40米的后花园,园内花草葱茏,树木茂盛,设有假山、莲池、亭榭、龟塘和练武场,现已不存。 杨式太极舒展大方,武式太极小巧紧凑,两种拳式均以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见长,被称为“活的雕塑,流动的音乐,体育运动的阳春白雪”。杨式、武式太极拳影响广泛,其弟子遍及海内外。永年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太极拳之乡”。曾连续举办了八届国际太极拳交流活动。每届都有千余名太极拳爱好者和许多太极拳门派前来进行比赛交流,是旅游观光的热点。 广府古城灯光秀 广府同时是一片厚重的民间文化的沃土,民间艺术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蕴涵深沉,益趣无穷。广府的民间艺术是广大人民千百年来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形式。 古城历史上曾吸引了无数的达官显贵,文人雅士流连忘返。唐代诗人李白、清代画家郑板桥等都曾留下许多诗画。特别是清中叶直隶总督方观承治蝗放粮路过此地,食宿莲亭眺望古城,即兴赋诗一首:“稻引千畦苇岸通,行来襟袖满荷风。曲梁城下香如海,初日楼边水近东。拟放扁舟尘影外,便安一榻露光中。帷堂患气全消处,清兴鸥鱼得暂同”。这首诗便是当年古城景色的真实写照。 广府历史悠久,长期以来是冀南一带的政治中心,历代名人辈出,出将入相,并且在书法、医学、诗词、谋略、卜算等方面涌现出众多历史名人,且著述丰富。以计谋胆略闻名的毛遂、以胸怀天下大局堪比诸葛亮的沮授,唐大历中十大才子之一的司马曙,畿南三大才子的张盖、申涵光等。 <p class="ql-block">9月21日晚在广府古城品尝美食</p> 第4站:马氏庄园 马氏庄园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部20公里的西蒋村,是清代广东巡抚马丕瑶的府第,建于清光绪至民国初期,保存完好。庄园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被学者称为“中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封建官僚府第建筑标本”,被誉为“中原第一官宅”。 马氏庄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及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2017年1月,马氏庄园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当我走进这座庄园时,我惊叹于它的宏伟和美丽。庄园的大门上方悬挂着“进士第”匾额,这是马丕瑶在清同治元年(1862年)考中进士后,朝廷赠予他的。 马氏庄园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共分三区六路,每路分四个庭院,九道大门,俗称“九门相照”。整座庄园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古朴典雅,雄浑庄重,既有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宽敞明亮的建筑风格,又有晋商大院深深邃富丽的建筑艺术,还有中原地区蓝砖灰瓦五脊六兽挂走廊的建筑特色。 北区位于中街路北,坐北朝南,前后两个四合院,后院之东西又各建一跨院,谓之“亚元扁宅”。多为硬山顶式的楼房,原为马丕瑶祖上旧宅。马氏四兄弟分家时,分给了次子马吉樟。民国初年,马吉樟任袁世凯总统府内史期间进行了翻修和改建。 中区在三区中规模最大,约占整个庄园的三分之二。它坐落在南街之北,亦坐北朝南,各类建筑计158间,由家庙一路和住宅三路组成,其中家庙居东,住宅区居西,四路建筑各自成体系,左右又互相呼应。 南区东路坐南向北,亦为九门相照,前后四个四合院。其中头进院和三进院较小,分别建二门、三门,门两侧各为两间廊房,东西厢房各为三间;二进院和四进院较大,其正房均为七间,东西厢房各为五间。 庄园建筑全为砖木结构,灰瓦盖顶。屋顶多为硬山顶式,另有悬山及平顶等。其建筑特点既有北京传统四合院特色,又有中原地方民间建筑特色,又兼有山西雕刻艺术特色。另一显著特点是,无论正房,配房大多有前廊,有的则前后带廊,形成廊廊环绕,院院相通,尤其是雨雪天便于行走。 龙抱槐为马氏庄园一大奇观,位于中区西路的第三进院内。一株胸径约20公分的葛藤犹如一条巨龙,平地卧起,向上缠绕在附近的一棵古槐上,故而得名,它们像一对亲密的异性兄弟一样,互为依存,相映成趣。 马丕瑶,作为庄园的主人,是一位清廉勤政的官员,他在仕途上历任多个职位,以清廉和高效的政绩著称,深受百姓爱戴。去世后被诰授"光禄大夫"、"威武将军"。马丕瑶的子女也在他的影响下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留下了“一门双进士,三代五英杰”的美誉。马丕瑶的三女儿马青霞,又名刘青霞,和秋瑾齐名,有“南秋瑾北青霞”之誉。是我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辛亥革命女志士。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仓皇逃往西安避难。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由西安返京途中,曾下榻马氏庄园的第三进院正房(马丕瑶继母杨氏晚年的旧居)。慈禧太后还御笔亲书“寿”、“福”二字赏赐给马丕瑶的次子马吉樟。 1947年6月中旬,刘邓大军出晋东南上党地区,进入豫北地区,司令部设在马氏庄园。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分别下榻于中区西路的第三进院东、西厢房。1947年6月22日的“鲁西南作战会议”就在此院的堂屋召开。 第5站:殷墟遗址博物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在建筑设计方面,经过全球征集评选,采用了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的设计方案,以《诗经·商颂》为源,以绿野草台、鼎立大地、层叠深邃、青铜装裹为形,以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要,形成具有殷墟文化内涵和考古学意义的“中华之范、文明圣殿”。从平面上看,酷似甲骨文的“洹”字,取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殷墟是中国最重要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中国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殷墟的发现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并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甲骨学。 这三个字就是天邑商,在甲骨文里天通大,天邑商就是大邑商的意思。《诗经·商颂》里记载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商代的都城富丽堂皇,是天下四方学习的榜样。殷墟博物馆的建成,是我们新时代殷墟保护利用成果的一个新的起点。 殷墟博物馆是2024年2月新开馆的,展厅面积达2.2万平方米,七个展厅里陈列着近4000件套商代文物。特别是那些祭祀坑的真品陈列,让你仿佛穿越时空,直观立体地了解三千年前商王朝的伟大与先进。 “车辚辚马萧萧”殷墟车马遗迹展位于一层内 ,展厅内23座车马坑遗迹矩阵式陈列,展示了商代装饰华丽、结构精巧、机动灵活的马车,这也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马车实物标本。 展出的马车不仅作为王室贵族的代步工具,也在驿站传递、田猎出行、载兵作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车多埋于大型墓葬附近或墓道内,以车、马、人合葬居多。殷墟早期以车马器陪葬,车马器套数代表主人所拥有的马车数量,见证着主人身份等级的高低;晚期马车陪葬成为中、上级贵族的专属,彰显着墓主人的赫赫权威,亦是马车陪葬制度的萌芽。 多幅油画描绘了亚长率领族军浩浩荡荡从远方来到大邑商以及亚长驰骋疆场、马革裹尸归来等场景。 <br> 亚长是商朝赫赫有名的男战神。 亚长墓出土的文物里有觚爵鼎尊、璧琮戚玦,也有钺刀戈矛、车马辎重,还有锛凿铲刀、璜环笄觿(xī)等,从生活用品到兵器礼器,呈现了将军鲜活立体的形象。 古老的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历尽沧桑的久远文字面前,相信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当时中国商代王朝的恢弘气势,受到深深的心灵冲击。 聚焦“伟大的商文明”这一主题,展览设有3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和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从商代史、甲骨学、考古史、商文明的世界传播等多个角度,阐释商代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发达的青铜文明、灿烂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手工业技术等,呈现商文明对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形式设计方面,以庄重、大气为基本遵循,广泛运用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裸眼3D技术,赋予文物、文献、甲骨记载等新的时代表达方式,提升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广度、深度、精度,构建文物、历史与数字虚拟空间交互场所。让人们多维度、立体化、沉浸式感受商文明传承和甲骨文魅力。 殷墟总共出土了约15万片甲骨文以及种类丰富的青铜器、玉石器、陶器、骨器等,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br> 安阳殷墟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遗址保护区总面积29.47平方公里。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部分区域面向公众开放,开放区域约40万平方米。殷墟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p class="ql-block">第6站:淇河国家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参加夕阳红旅行团组织的活动没想到是团里最年轻的,轻松、自由、愉快,不仅放松了心情,而且还遇到了儿时街坊邻居,大家一路欢声笑语,玩得非常开心,期待今后有机会再次一起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