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刀郎伟大作品之《还魂伞》

飞沙

<p class="ql-block">《还魂伞》歌名来源于明代作家汤显祖创作的剧本《还魂记》——(牡丹亭还魂记),及佛家典故《伞》。还魂记描述了官家千金杜丽娘与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迫于现实的无奈而不能在一起,最后竟伤情而死,之后又化为魂魄找到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终还魂而起死回生,经过万般艰难,与刘梦梅喜结连理,成就佳话。《还魂记》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古典戏剧。《伞》则讲述了一女子向禅师借伞的故事,阐述了渡人与自渡的哲理,告诉世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摆渡者,不要总寄希望于别人。刀郎把两个故事连在一起 ,创作了《还魂伞》。</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明崇祯末年,江南名妓卞玉京(秦淮八艳之首,卞玉京,柳如是,马湘兰,陈圆圆,董小宛,李香君,冦白门,顾横波),卞玉京为官家千金,相貌出众,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气质非凡,后家道中落,父母双亡,迫于生计,违身青楼,后与才子吴梅村(明崇祯年间官考榜眼,与钱谦益,龚鼎兹并称当时江南三大才子)的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一天吴梅村在秦淮河畔宴请送行其胞弟外出做官,席间卞玉京作陪弹琴赋唱,卞玉京对吴梅村一见倾心,便放下矜持,主动表达,“君有意否?”可吴梅村虽然心生倾慕但迫于现实压力(当时崇祯皇帝的爱妃的哥哥欲选卞玉京为妾),一直避而不敢做答,之后两人书信诗词往来频繁,郎情妾意,可一直没有结果。当时国家混乱,战争频繁,清军入关,卞玉京逃难于宁波,为了生存与当时倾慕自己的宁波府官二代郑建德结为夫妻,由于心中难舍吴梅村,与郑建德并不相爱,后留下侍女离开出走,于一道观独对青灯鱼鼓,了却余生。几年后,吴梅村与友人相聚,友人告其卞玉京亦寓居于此地,吴梅村有意再续前缘,多次邀请卞玉京赴会,可卞玉京避而不见,最终在友人的再三邀请下,卞玉京一身道服,怀抱道琴赴约于此,席间坐,琴生起,如泣如诉,翩然泪下,曲毕,起身而起,飘然而去,自此之后,二人再也不曾相见。十年后,吴梅村听闻卞玉京去世,悲痛难耐,随踏着萧萧秋叶,不远千里前往卞玉京坟前写下长诗:《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序》。‘’……紫台一去魂何在,青鸟孤飞信不还。莫唱当时渡江曲,桃根桃叶向谁攀?”以表吊唁。</p><p class="ql-block">《还魂伞》全篇如泣如诉,哀怨惆怅,以绝美的意境与凄婉的音乐诉说出一段爱而不得的感人故事,让听者无不动容,潸然泪下。</p><p class="ql-block">为何这些女子尽是艳妆娇俏的打扮?看她门环上挂着富贵的牡丹花,即使我沦落风尘也要保持内心的高贵,轻笑着让你借我一把还魂伞,帮我渡出这无尽的风尘,你说即使给我温暖的衾服也难于抵御人世的寒冷凄凉。曾经有个对我倾慕的郑公子,我答应嫁给他同他流落到宁波府。我看遍了“月老”的脸色,即使她给我介绍再多的良家公子,恐怕我也是辜负了他们。战争不断,天下大乱,盛世不在,最终我只能在这荒山孤庙中面对青灯鱼鼓,只能用悠悠的道琴声弹尽人世间的无情。只想着当时我们邂逅的相逢,就如孤独飘飞的蓬絮走不出现实的羁缚,到头来我只能一声叹息,怀念你温暖的怀抱。希望有心人把我昨日的美梦裁剪成华丽的嫁衣,等到我福气来临时定求助城隍神,借我一件穿身上。可命运的安排总是让人难过,到头来都没有让你我成为一对 ,就如那飘落的柳絮,惨败的黄花,永远都走不出命运的捉弄。</p><p class="ql-block">这就是《还魂伞》,以其超美的意境与音符流淌在刀郎的音乐中,如果说《花妖》是凄美幽怨,《还魂伞》更是悲凄无奈。《还魂伞》实为刀郎音乐,甚至华夏音乐的顶流之作。</p><p class="ql-block">千年秦淮万年歌,一曲弹尽万般愁。愿平凡的我们,在人生短暂的岁月中,都能彼此善待,感恩相遇,一生一世。</p><p class="ql-block">致敬刀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