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过几天就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了,天气由秋转冬,万物收藏。常言到:草木一秋,人生一世,来如风雨,去似微尘,每到这个季节的时候人们总会有种“悲寂寥”的感觉,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关于悲秋的诗词歌赋,感叹着生命的“四季轮回”。现实生活里每到这个时候,也总会有老人去世,子女们悲痛万分,撒着纸钱送老人入土为安,那飘向大地的纸钱如同片片秋叶落入草间。</p><p class="ql-block"> 我今年五十岁,也到了人生的秋天,虽然离入土为安还有一段时间,但也已是落日夕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到了这个年龄就不由得思索起人生的意义来,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最近学了点中医知识,中医认为人的生命有五个阶段“生长壮老已”,这和“春夏秋冬与长夏”这五个季节是相应的,中国人讲“天人合一”,其实,人类和所有的动植物都是天地自然的孩子,都在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而生生不息,我们每个人只是家族生命链条上的一节,这一节的长度是120年,这就是《黄帝内经》上所说的“天年”,可惜绝大多数人都活不到这个长度,这一百年放在历史的长河里是短暂的,放在人类演化的时间轴上是渺小的,就如一粒微尘,如果和天地自然相比那就是虚无。</p><p class="ql-block"> 照这样说人生好像失去了意义,活着就是虚无的存在,整日空虚焦虑,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被欲望牵着奔波在人生的舞台上,三餐四季忙忙碌碌,不知不觉已到中年,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就连东晋书圣老王也发出“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千古绝唱。</p><p class="ql-block"> 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在阳春三月郊游时有感而发,倘若是在深秋季节,估计50岁的书圣会更加的“感慨万千”,一千多年过去了,王羲之的尸骨早已化作了虚无,而他的书法和书法所展现的精神依旧熠熠生辉,成为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而我们如蝼蚁般的凡人,死后过不了一百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倘若你能积德行善,也许你的子孙后代还能根深叶茂,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也许人生的意义就在于:</p><p class="ql-block">一是繁衍后代,谁都不愿意自己断子绝孙,都希望自己儿孙满堂,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二是流芳百世,谁都不愿意自己遗臭万年,都希望留个好名声,福泽后世,2000年前的孔子积了大德,如今孔氏家族依旧枝繁叶茂。</p><p class="ql-block">三是名垂青史,活在自私小我里的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就如老母鸡只会照顾自己的鸡娃一样,殊不知覆巢之下无完卵,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人类是群居动物,需要互相关爱和帮助,云南长丰学校给别人家孩子喂食臭肉的这帮龟孙不但没有爱,而且是坏透底的王八蛋。</p><p class="ql-block"> 而那些心中有大爱者,必将名垂青史。</p><p class="ql-block"> 国庆假期我去了趟河南许昌的胖东来超市,很受震撼,虽说他们是超市,其实他们经营的是“大爱”,这爱如同秋日暖阳温暖着每一个走进胖东来超市的人,这爱如沐春风滋润着每一个在这里工作的员工,尤其是老板于东来,其实我不想称呼他为老板,紫气东来,辉耀人间,他更像东来暖阳照耀着人间百姓,把爱洒向千家万户。他曾说“让老板给员工分钱就如要他们的命”,而他却把超市利润的95%都分给了员工,他分的不是钱,是爱,他分的不是钱,是光,他分的不是钱,是温暖,他就是仁者大爱。</p><p class="ql-block"> 心中有大爱者,才能活出“虚无”的境界,这就应了《黄帝内径》的那句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种生命的状态才是真实不虚,有了这种状态人才会活得通透自在,才会度百岁乃去,才是有意义的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