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高平是山西晋城下辖的一座县级市,为我国现存早期木构云集之地,位列前八批国保的古建筑及石窟寺多达22处。</p> <p class="ql-block">以国保的质量而论,高平市这22处国保的平均水准足以傲视群雄,且有4个古建筑之最:</p><p class="ql-block">一、现存最早宋构,北宋开宝年间的崇明寺中佛殿;</p><p class="ql-block">二、现存最早戏台,金代大定二十三年的二郎庙戏台;</p><p class="ql-block">三、现存最早民居,元代至元三十一年的姬氏民居;</p><p class="ql-block">四、现存唯一完整的北宋寺观壁画,北宋绍圣三年绘制的开化寺壁画。</p> <p class="ql-block">河西镇四处:游仙寺,崇明寺,西李门二仙庙,南庄玉皇庙。</p> <p class="ql-block">游仙寺(国五)北宋 ,北宋康定二年(石碑),蒙古甲辰年(石碑),元至元七年(塔铭)。</p> <p class="ql-block">游仙寺:位于高平市城南10公里宰李村西游仙山南腰间,唐大历年间创建,初名慈教寺,重建于宋淳化年间(990一994年),后历代屡有修葺。坐北朝南,环山而建,依势布局,形成北高南低的走势,自然和谐,规整对称。三进院落,中轴线上有春秋楼(下为山门)、毗卢殿、三佛殿、七佛殿。其中毗卢殿为宋代原构,三佛殿檐铺作为金代遗物,其余均为明清所建。</p> <p class="ql-block">崇明寺(国五)北宋北宋淳化二年(石碑),明万历十九年(后殿金柱)。</p> <p class="ql-block">崇明寺位于高平市城东南15公里的河西镇郭家庄村圣佛山东麓,俗称狼谷寺,创建于宋代,中佛殿的断梁结构,实属罕见,绝对是神来之笔,属于“小材大用”。</p> <p class="ql-block">中佛殿,又称雷音宝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筒板布瓦盖顶,琉璃脊饰,明间辟双扇板门,次间置直棂窗。举折平缓、斗栱硕大,出檐深远超过了五代时期的平遥镇国寺万佛殿,规制仍沿袭着唐、五代风格,较之宋代中、后期柔和秀丽、典雅劲健的风格有较大差别。</p> <p class="ql-block">宋代崇明寺中佛殿,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断梁结构。</p> <p class="ql-block">崇明寺坐北面南,两进院,创建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历代屡有修葺。现存建筑有山门、中佛殿、后殿、钟鼓楼及东西配殿、两庑等。中殿为宋代早期建筑,后殿为明代建筑,其余建筑为清代遗物。</p> <p class="ql-block">西李门二仙庙(国六),金,金正隆二年(门额),明嘉靖二十一年(石供桌)。</p> <p class="ql-block">西李门二仙庙:位于高平市河西镇西李门村附近二仙岭上,始建年代不详,金、明、清各代屡有修葺。以奉祀乐氏二仙女得名</p> <p class="ql-block">西李门二仙庙今存建筑三进院落,有山门、中殿、后殿、东西翼殿、客房、廊庑、偏殿及钟楼、鼓楼等。中殿建于金正隆二年(1157年),面阔三间,单檐九脊歇山顶,前檐廊深一间,门窗移置于前槽金柱上,为金代遗构。</p> <p class="ql-block">南庄玉皇庙(国七),元,金大安二年(石碑),明万历三十四年(照壁台基)。</p> <p class="ql-block">南庄玉皇庙位于高平市河西镇南庄村东南200米的小山上。 南庄玉皇庙创建于东汉,后经唐先天年、金大安年间重修,明弘治年间补修。庙坐北朝南,分为上下两院,现存建筑有山门、献殿、正殿,东西配殿、厢房、戏楼等。正殿为金代遗构,余皆为明清建筑。</p> <p class="ql-block">陈区镇三处:清梦观,开化寺,姬氏民居。</p> <p class="ql-block">清梦观(国六),元,元中统二年(石碑)。</p> <p class="ql-block">清梦观:位于高平市城东13公里铁炉村。该观创建于1261年,坐北面南,二进四合院,布局严谨,现存主要为元明清建筑。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中殿、献殿、后殿,两侧有钟楼、鼓楼、厢房、耳殿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中殿(又名三清殿),石砌台基,进深三间,平面呈方形,单檐歇山顶,灰筒板瓦屋面,琉璃脊饰、剪边,梁架六架椽屋,五椽袱对前搭牵通檐用三柱梁架上施有叉手,襟间斗拱,前檐柱头斗拱四铺作单昂,补间四铺单抄,柱底素覆盆柱础,明间装板门,次间安置棂窗。殿内四壁满绘壁画,内容为道教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绘制而成。</p> <p class="ql-block">清梦观壁画,元元中统二年,壁画描绘的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图,在国内现存不超五处。</p> <p class="ql-block">开化寺(国五),北宋,五代后唐同光三年(塔铭),北宋熙宁六年(檐柱),北宋绍圣三年(檐柱),北宋大观四年(石碑),金皇统元年(碑刻),金皇统三年(廊柱),金崇庆元年(廊柱),元至顺元年(石碑),元至顺二年(塔铭),北宋康定二年(石碑)。</p> <p class="ql-block">开化寺位于高平市陈区镇中部的舍利山麓,创建于五代后唐唐昭宗时期,宋代改为开化寺,是山西著名的古刹,保存了宋代建筑风貌,尤其是宋代壁画是我国现存宋代壁画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珍品,属于全国稀有文物。</p> <p class="ql-block">开化寺现存大雄宝殿,重建于北宋熙宁六年(1073)到绍圣三年(1096)。大雄宝殿是开化寺内的主体建筑,青石殿基。单檐歇山顶,琉璃剪边。面阔三开间,当心间辟门,两次间置直棂窗。</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的壁画是我国现存唯一北宋时期大型寺观壁画,以说法图为中心,以佛教经变故事为分主题绘制在90平米篇幅内,画师为郭发,绘制于北宋元祐七年至绍圣三年(公元1092-1096年)间。</p> <p class="ql-block">开化寺壁画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彩绘图案一一宋代壁画。</p> <p class="ql-block">姬氏民居(国四),元,元至元三十一年(门枕石)。</p> <p class="ql-block">姬氏民居,位于高平市市区东北18公里的中庄村。建筑前檐以四根石柱支撑,门枕石侧面刻着“大元至元三十一年岁次……姬宅置”。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柱头斗栱四铺作,无补间;当心间内设板门,步入屋内可以看到梁架是四椽袱对前乳袱,里面有炕。</p> <p class="ql-block">姬氏民居建于1294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木结构民居建筑,尚属元代民居建筑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米山镇三处:定林寺,铁佛寺,三王村三嵕庙。</p> <p class="ql-block">定林寺(国五), 金,金大定二年(石碑),元延祐四年(雷音殿门枕石)。</p> <p class="ql-block">定林寺位于高平市城东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定林寺建筑规模宏大,坐北朝南,四进院落,寺东有上下两个偏院,创建年代不详,至迟在唐代已有此寺。雷音殿、东西配殿为元代建筑,其余皆为明清遗物。</p> <p class="ql-block">高平铁佛寺(国八),明,明嘉靖元年(门枕石)。</p> <p class="ql-block">米山铁佛寺,位于高平市城东南5公里米山镇米西村,据正殿青石门墩上题记“金大定二年(1167年)七月十三日铸造铁佛,修铁佛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南殿、铁佛殿、东西配殿、厢房等,构成四合院布局,现存为明代遗构。</p> <p class="ql-block">铁佛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平面长方形,单檐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柱头斗栱五踩双昂。殿内保存有泥塑27尊,为明代作品。</p> <p class="ql-block">三王村三嵕庙(国七),金。</p> <p class="ql-block">三王村三嵕庙位于高平市城东南10公里米山镇三王村西北三嵕岭上,创建年代不详,唐代已有,坐北朝南,由一排三个院落组成,现仅存中院和东院。中院为主体建筑,主要有戏台、献殿、正殿、东西耳楼、厢房等。东院亦有殿宇数间。唯中院正殿建筑规模宏大,为金代遗构,其余为清代重建。</p> <p class="ql-block">神农镇三处:古中庙,羊头山石窟,团东清化寺。</p> <p class="ql-block">古中庙(国六),元,元至正二十一年(碑刻)。</p> <p class="ql-block">古中庙:位于高平市城东北神农镇中庙村(原为下台村)西北的高地上,坐北朝南,规模宏大,二进院落,占地面积2655平方米。中轴线上有山门、无梁殿、正殿,两侧建厢房、配殿、山门外有戏楼及舞台。无梁殿为元代建筑,舞台为建国后建筑,其余皆清代重建。</p> <p class="ql-block">羊头山石窟(国六),北魏,唐乾封元年(佛龛),武周天授二年(石碑)。</p> <p class="ql-block">羊头山石窟:位于高平市神农镇羊头山顶,据记载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年),原名定国寺,北齐时改名宏福寺,隋末寺废,唐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重建,并改额清化。今清化寺建筑已不存,尚留石佛三尊、明碑一通和殿堂遗址,但寺周北魏至隋唐时期窟龛造像和石塔仍依然如故。</p> <p class="ql-block">羊头山石刻造像和石塔,是羊头山历史遗物中的精华所在。它的分布,有的在山巅,有的在山腰,有的为窟,有的为龛,原有规模及顺序已不可考,现状可分为九区。较大窟龛二十二个,小型佛龛八十多个,窟洞平面多为方形。还有千佛碑一通,皆魏至唐物。山巅山腰雕石塔六座,唐制,高度4——6米不等,平面方圆两种,高者七层,密檐式,低者两层,楼阁式,形制古朴,手法简洁,为他处所少见。</p> <p class="ql-block">团东清化寺(国八),元,金泰定二年(后殿须弥座)。</p> <p class="ql-block">团东清化寺位于高平市东北10公里的神农镇上,据寺内原有残碑记载,创建于唐代,元明均有重修,三进院落,最南面的前殿如来殿,三间歇山顶,中殿三佛殿,面阔三间(清代),后殿七佛殿,面阔五间(元代)。现存最有价值的为如来殿。为宋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琉璃脊饰,明间施板门,次间置直棂窗,斗栱四铺作单下昂。</p> <p class="ql-block">寺庄镇二处:二郎庙,伯方仙翁庙。</p> <p class="ql-block">二郎庙(国六),金,金大定二十三年(戏台束腰石)。</p> <p class="ql-block">二郎庙:位于高平市寺庄镇王报村,创建年代不详,唐代己存,历代屡有修葺。坐北朝南,筑于高台之上,现存建筑有戏台、献殿、正殿、东西垛殿、廊房等。戏台为金代遗构,其余均为明清遗物。</p> <p class="ql-block">二郎庙金代古戏台,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戏台。</p> <p class="ql-block">二郎庙戏台形制古朴,平面为方形,面宽一间,进深四椽。在戏台正面右下方的一块束腰石上,留有这样一则铭文题记:“时大定二十三年岁次癸卯秋十有五日,石匠赵显、赵志刊。”石板右上角还刻有“博士李皋”四字,为该戏台提供了确切的创建年代:金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p> <p class="ql-block">仙翁庙(国七 ),明,明嘉靖十七年石碑,清道光二十五年(束腰石)。</p> <p class="ql-block">仙翁庙:位于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始建年代无考,明嘉靖十七年(1583年)重修。现存前部为山门、钟鼓二楼,后中部有乐亭、仙翁亭、仙翁殿、东西配殿和走廊。</p> <p class="ql-block">仙翁庙里的壁画,画笔流畅,势仗雄俊,画法简洁明快。衣带、皇罗伞、旌旗飞动,画像眼神凝聚力非常强活灵活现,此画非一般工匠之笔。壁画没有被重彩的记录,仍原汁原貌、古朴典雅。</p> <p class="ql-block">原村乡二处:良户玉虚观,董峰万寿宫。</p> <p class="ql-block">良户玉虚观(国七),元,金大定十八年(正殿须弥座),元至元十六年(石碑)。</p> <p class="ql-block">良户玉虚观位于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村中,为金、元、明、清相继营造而成的道教古建筑群,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为道教发展史上的重要建筑,现存正殿及其西耳殿、中殿、西配殿、南房、魁楼,正殿及其西耳殿、中殿为金、元建筑,其余皆明清建筑。</p> <p class="ql-block">董峰万寿宫(国七),元,元至元二十一年(石碑),元至元二十五年(碑刻),元至治二年(石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董峰万寿宫:位于高平市原村乡上董峰村,建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明清屡有修葺。其中三教殿为元代遗构,其余均为明清遗物。坐北朝南,二进院,现存建筑有牌楼、三教殿、玉宇(石亭)、圣姑殿、西配殿、厢房等。</p> <p class="ql-block">北寺镇二处:中坪二仙庙,石末宣圣寺。</p> <p class="ql-block">中坪二仙宫(国六),金,金大定十二年(殿内须弥座)。</p> <p class="ql-block">中坪二仙宫:位于高平北诗镇中坪村西北500米的翠屏山南麓的卧龙岗上,俗称二仙庙。创建于唐末,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重建,后历代均有修葺、增建,现存正殿最古,主体结构为金建元修。该宫坐北朝南,一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山门(上建倒座戏楼),正殿,两侧有东西翼楼、廊庑、配殿、角殿。</p> <p class="ql-block">石末宣圣庙(国七),元,元大德八年(石碑),元泰定三年(石碑)。</p> <p class="ql-block">石末宣圣庙位于高平市区东部20公里石末镇石末村中部,宣圣庙以前是供奉孔子的地方,创建于元代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后来历代均有增修。正殿,元代,建于高台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悬山顶,阴阳瓦,琉璃脊兽,鸱吻巨大,振翼欲飞。</p> <p class="ql-block">建宁乡一处,建南济渎庙(国七),元。</p> <p class="ql-block">建南济渎庙位于高平市建宁乡建南村翠华山巅,济渎庙是祭祀济水之神的庙宇,创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坐北朝南,依地势逐级向上,错落有致。三进院落,规模宏大,布局完整。前有山门、仪门、前殿、后殿、左右耳殿、东西厢房、配殿等。</p> <p class="ql-block">马村镇一处,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国七),北宋,元至元十九年(石碑)。</p> <p class="ql-block">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位于高平市马村镇大周村,建筑群包括四座建筑:明代观音阁、宋至明的资圣寺、元明的汤王庙及真武阁(村西门),还有宋代地道。</p> <p class="ql-block">三甲镇一处,高平嘉祥寺(国七),金。</p> <p class="ql-block">嘉祥寺位于高平市城东北10公里的赤祥村,嘉祥寺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间(951—953年),宋元明清各代屡有增修。现存建筑有观音殿、前殿、三佛殿、东西配殿、厢房等,前殿为宋代遗构,余皆明清所建。</p> <p class="ql-block">嘉祥寺前殿亦名转佛殿,台基高0.85米,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式屋顶,琉璃脊饰,四铺作单昂斗栱,殿内四壁满绘壁画,被白灰覆盖,内容不详。殿前竖有经幢两座,皆建制于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一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为佛说阿弥陀佛经。</p> <p class="ql-block">高平二十二国保,</p><p class="ql-block">四个最早领风骚。</p><p class="ql-block">古建文化底蕴厚,</p><p class="ql-block">游客点赞我自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