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路漫漫 “研”途皆风景

虎妞

<p class="ql-block">  “秋风迎诗意,教研唤灵思。”在这秋高气爽,秋色宜人的日子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进一步规范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深化落实2022版课程标准,宁城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开展蹲点式专项研训活动,教研中心林颖主任亲临宁城县天义第五小学,参与指导语文学科研训活动。</span></p> 课堂观摩 研课磨课 <p class="ql-block"> 10月14日上午,在宁城县天义第五小学,林颖主任带领语文教师观摩了三节不同年级的语文课。</p> <p class="ql-block"> 王伟平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语文《江南》。王老师借助“春种秋收乐游园”学校劳动实践课程这个真实情境为单元任务驱动,创设本单元学习情境为:四季探寻小队,感受自然美景,学习从汉字里赏四季美景。王老师设计了四个学习任务,将语文核心素养精准落实到课堂的教学之中。</p> <p class="ql-block">  林京梅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一封信》。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比较阅读法,在比较学习中感受两封信的异同,<span style="font-size:18px;">结合相关词句理解露西的心情,感受家人间的亲情,</span>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林老师巧妙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随文识字,通过情境创设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意,感知人物形象。</span></p> <p class="ql-block">  韩金华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语文《竹节人》。韩老师采用复习导入的方法,明确单元要素,以任务活动形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p> 二轮上课 跟踪指导 <p class="ql-block"> 课后,在评课的环节中,林颖主任以及各位语文教师针对三节课例进行了深入研讨。针对三堂课例,林主任从如何立足大单元创设情境,如何依托情境开展任务活动等方面予以详细耐心地指导。会后,作课教师听取林主任及各位语文老师的建议,积极反思改进。在不断地试错与修正中,于10月15日二次授课,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借助“春种秋收乐游园”学校劳动实践课程这个真实情境为单元任务驱动,创设本单元学习情境为:四季探寻小队,感受自然美景。单元学习主题为:阅读课文,学习从汉字里赏四季美景。对标“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等3个“贯串性”学习任务群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个主学习任务群,单元进行统整,课内外相结合,设计了四个学习任务,从“寻江南、读江南、识江南、写江南”,每个活动任务均在游戏活动中完成。</p><p class="ql-block"> 整堂课,王老师以”江南、莲“为主线,贯穿整堂的教学。在引导学生认识”江“字时,王老师巧妙地借助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长江的地理位置导入本课课题《江南》。这一跨学科导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真正实现了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互动。</p><p class="ql-block"> 同时,王老师在第二次授课时以江南美景为教学情境,由“莲”引导学生走进美的画卷。在看中识莲、在读中赏莲,学习任务层层递进,每个任务在游戏活动中完成。这一活动的设计,符合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读中悟。</p><p class="ql-block">‍ 另外,在识字环节,王老师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在写字环节的一个字谜也让本堂课的“写江南”任务变得生动有趣。</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在授课时不仅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而且教师格局大,站位高。虽然只是一首短小的古诗,但由汉乐府的简单介绍,引导学生了解汉乐府中的诗词,如长恨歌、孔雀东南飞等,这些活动任务的设计真正体现了单元教学向“大单元教学”的过度。</p> <p class="ql-block">  林老师的课堂教学严格落实新课标理念,其课堂教学以课程目标为指向,统揽教学过程全局。</p><p class="ql-block">‍ 立足课标,2022 年新课程标准指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立足单元,所授课文《一封信》安排在统编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三单元,林老师抓住本单元教学重点: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设计教学任务:在《一封信》中,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依据这一问题,林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朗读讨论,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p><p class="ql-block"> 立足文本,《一封信》是一篇生动有趣的儿童故事,用极具生活化的语言讲述了露西在妈妈的指导下给出国在外的爸爸写信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着真挚温暖的亲情。</p><p class="ql-block">‍ 书不读熟不开讲,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林老师的课堂,朗读贯穿于教学的自始至终。在体会第二封信时,林老师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朗读活动来突破重难点。</p><p class="ql-block">‍ 林老师还引导学生将学法迁移。因露西的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都散落在课文中,没有按照信的格式直接出示,林老师让学生在找到第一封信之后,明白信的内容都在双引号里边,然后让学生用学会的方法自主迁移去找第二封信。当学生找到第二封信后,林老师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阅读,让学生在读中自己感受两封信的情感表达上的“异”,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两封信表达的思维路径的“同”,两封信都表达了思念爸爸的情感,但第一封信是从消极情感方面表达,第二封信是从积极方面表达。让学生在品评中既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又学会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的表达,满足家庭生活交流沟通需要。</p><p class="ql-block"> 整个课堂上,师生的教学互动氛围融洽,林老师自身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大方,教学环节设计紧密、过度自然,搭建阶梯,水到渠成,表扬与鼓励的形式多样化,既予以学生鼓励,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p> <p class="ql-block"> 勤于实践,方能磨砺课堂;深度研讨,才能柳暗花明。课后,在评课的环节中,林颖主任以及语文老师们对授课老师在二次授课过程中的亮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相信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收获与思考,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积蓄前行的力量!</p>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培训 <p class="ql-block"> 10月16日,林颖主任对《宁城县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意见》进行了全面解读,详细阐述了语文学科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等方面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林主任深入细致的讲解,使老师们更清楚地知道了要实事求是地用好部编教材,以及怎样用部编教材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落实语文要素。林主任强调,要善于养成单元整体备课的思维习惯,从一个单元入手,用比较、联系的方法理解语文要素,更加准确地深挖教材。同时,林主任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结合大量的教学实例,从整体考虑、全局谋划,使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有了更高的站位,对单元的整体把握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林主任也给教师们提出了希望,希望每位语文教师要养成单元备课的思维习惯,学会单元整合的方法,设计以单元为主题的教学任务。相信老师们会在林主任的鼓励和帮助下,学以致用,扎实地研读教材,帮助学生习得语文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p> <p class="ql-block"> 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知之愈明,行之愈笃。通过此次教研活动,全体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层思考。老师们进一步明晰了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和研究方向,将更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博采众长,积淀教学素养。</p>

教学

单元

语文

学生

老师

情境

王老师

任务

学习

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