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去过几个大的神庙,其中雅典卫城的柏台农神庙大概是最精致的。卫城始建于3200年前,是一个防御工事。后来在大约2500年前开始做过四次大的修建,期间包括初建的帕台农Parthenon神庙和后来拆了又在傍边重建的珀台农,以及胜利神殿Nike和作为山门的鄂瑞克提翁Erectheion. 下图就是巨大的山门鄂瑞克提巨大的石柱和台阶。<br><br>雅典卫城是古希腊文明的象征,位于雅典市中心的一座高157米的山丘上,占地约3公顷。它不仅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之一,也是希腊宗教、政治、艺术与文化的中心。雅典卫城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200年,历经多个时期的发展,成为了今日广为人知的古代遗迹。<br><br>卫城建设的第一期:早期军事要塞<br><br>雅典卫城的最早用途是军事要塞,始建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位于悬崖峭壁之上,易守难攻。这座天然屏障保护了雅典免受外敌入侵。城墙用巨大石块建成,高耸于玛雅城北面,构成了当时防御体系的核心。在这个阶段,雅典卫城的建设主要是为了防御而非宗教或文化用途。尽管如此,卫城的战略位置和防御功能为后来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雅典卫城逐渐成为保护雅典居民的重要堡垒,并见证了希腊城邦政治的形成与发展。<br><br>第二期:雅典的黄金时代与建筑繁荣<br><br>公元前5世纪是雅典的黄金时代,雅典卫城迎来了辉煌的建筑时期。这一时期,雅典战胜波斯入侵,军事与政治力量大大增强,城市的繁荣达到了顶峰。雅典的民主制度、哲学、文学和艺术都在这个时期取得了空前的进展。在伯里克利的领导下,雅典展开了大规模的卫城重建工作,建造了许多辉煌的建筑。<br><br>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帕特农神庙(Parthenon)。帕特农神庙始建于公元前447年,由著名建筑师伊克提诺斯(Ictinus)与卡利克拉特(Callicrates)设计,伟大的雕刻家菲迪亚斯(Phidias)负责雕刻装饰。这座神庙以纪念雅典的守护女神雅典娜而建,采用了多立克柱式建筑风格,象征着希腊古典建筑的巅峰。帕特农神庙不仅是宗教中心,也是政治象征,向世人展示了雅典的财富与文化。<br><br>除了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还建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建筑。比如厄瑞克忒翁神庙(Erechtheion),其建造时间约为公元前421年至公元前406年。这座神庙具有复杂的布局,是为供奉雅典娜与波塞冬两位神祇而建。神庙最著名的部分是女像柱廊,由六位精美的少女雕像(卡里亚蒂德)支撑屋顶,展示了古希腊雕刻艺术的高超技艺。<br><br>雅典娜胜利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是另一座重要的建筑,建于公元前427年。它象征着雅典对波斯的胜利,位于卫城的西南角,俯瞰着波斯战争的战场。神庙采用了优雅的爱奥尼亚柱式,尽管体积较小,却极为精致美观,表达了古希腊人对雅典娜的崇拜和对胜利的渴望。<br><br>山门(Propylaea)是雅典卫城的正门,建于公元前437年。作为卫城的主要入口,山门以大理石构建,气势恢宏。它不仅是通往帕特农神庙的门户,也象征着古希腊人对建筑美学的高度追求。设计师姆奈西克里(Mnesikles)将它与周围环境巧妙结合,使其成为卫城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br><br>第三期:战败与衰退时期<br><br>随着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04年)的爆发,雅典卫城的辉煌逐渐衰退。战争中,雅典与斯巴达及其盟友发生激烈冲突,最终雅典被击败。这一失败标志着雅典黄金时代的结束。尽管战败,但卫城的宗教和文化地位仍未完全丧失,许多建筑虽有损坏,但仍屹立在山丘之上。随着雅典的政治与经济实力逐渐衰退,卫城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也陷入停滞。<br><br>第四期:帝国统治与文化传承时期<br><br>在公元前4世纪后期,随着马其顿帝国的崛起,雅典被纳入亚历山大大帝的统治范围。亚历山大的征战将希腊文化传播至欧亚非三洲,然而,雅典的独立和辉煌时代也就此终结。亚历山大去世后,希腊被罗马征服,雅典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罗马人对希腊文化怀有深深的敬意,许多卫城的建筑仍然被尊崇使用。<br><br>公元5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在希腊地区延续了希腊的宗教与文化传统。卫城的部分建筑被改为基督教教堂,雅典娜神庙也被改为圣母教堂。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占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希腊进入了长达数百年的奥斯曼统治时期。在奥斯曼统治下,卫城的部分建筑被用作军事用途,帕特农神庙甚至一度被改为火药库。历史的变迁使得许多卫城的建筑遭到严重破坏。<br><br>第五期:近代复兴与保护<br><br>19世纪初,希腊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希腊的独立标志着雅典作为文化中心的复兴。19世纪和20世纪,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对雅典卫城进行了多次修复工作,致力于恢复其古代风貌。尤其是20世纪后期,希腊政府与国际组织合作,启动了大规模的保护项目,力求挽救这些古老的建筑免于进一步损坏。<br><br>2010年,雅典卫城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展示了大量从卫城发掘出的珍贵文物,包括帕特农神庙的雕刻、女像柱等艺术珍品。这座现代化的博物馆为世人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古希腊文化与历史的窗口。<br><br>雅典卫城历经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见证了希腊文明的辉煌与衰退。从最初的军事要塞,到宗教与文化中心,再到如今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卫城的建筑不仅展示了古希腊卓越的建筑艺术与宗教信仰,也承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雅典卫城无疑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今天仍然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全球文化的象征。</h3> <h3>进了山门回头看还是十分雄伟,这个比泰山秦始皇无字碑时间早了两百多年的孔夫子时代建筑现在看来依然让人惊叹不已,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山门。</h3> <h3>Parthenon 神殿最终因其浮雕的精美,附属建筑的衬托以及与其有关的生动故事而成为成为希腊的名片。虽然她比同时期希腊的一些神庙并不是最大的,但也给所有的第一次看到她的的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和发自内心的感叹,叹后人无法企及,叹前人的伟大,叹自由的民主思想能够激发的惊人创造力,叹一个伟大时代曾经的存在….<br><br>要想更好理解帕台农神庙,我们可以比较位列世界七大奇迹第三的同一时期希腊人建立在现在优非所思的以弗所新神庙、两千年前罗马人修建的混凝土浇灌两千年来经受无数地震依然屹立不到但后人无法破译配方的罗马万神殿和眼前孔夫子和苏格拉底时代的眼前的雅典帕台农神庙:<br><br>1. **规模**<br>希腊人建立的目前位于土耳其著名城市的以弗所新神庙:长115米,宽46米,柱子高13米。这座神庙的规模在古希腊建筑中属于非常大的类型,尤其是考虑到它使用了大理石。<br>帕台农神庙:长69.5米,宽30.9米,柱子高10.4米。帕台农神庙的规模相对较小,但它的比例非常精确,显示出希腊建筑师对建筑美学的严格追求。<br>罗马万神殿:高43.3米,直径43.3米。它的圆形设计让整体空间显得紧凑,而其圆顶的高大则增加了建筑的宏伟感。<br><br>2. 建筑风格<br>- 以弗所新神庙:采用古希腊典型的围柱廊风格,双排大理石柱子环绕圣殿。这种设计强调建筑的外观宏伟,给人一种神圣与庄严的感觉。<br>- 帕台农神庙:也是古希腊典型的多立克式围柱建筑,柱子数量较多,外观对称,比例精确。它以其简洁有力的设计闻名,是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代表作。<br>- 罗马万神殿:万神殿是圆形穹顶建筑,带有开放的圆形天窗。它的设计集中在内部空间的使用,与希腊神庙强调外部装饰的风格不同,更多展现的是内部的光线和空间美感。<br><br>3. 年代<br>- 以弗所新神庙:建于公元前550年左右,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br>- 帕台农神庙:建于公元前447-432年之间,作为雅典卫城的中心,它是雅典黄金时代的象征。<br>- 罗马万神殿:现存建筑建于公元126年,由哈德良皇帝重建,比帕台农和新神庙晚了数百年。<br><br>4. 材料与装饰<br>- 以弗所新神庙:第一座大规模使用大理石建造的希腊神庙。它的柱子上雕刻有浮雕,展示了丰富的装饰艺术。<br>- 帕台农神庙:也采用大理石建造,特别是其建筑细节和雕塑装饰(如著名的帕台农浮雕和雅典娜雕像)非常精美,是古希腊雕刻艺术的巅峰。<br>- 罗马万神殿:主要由混凝土和砖石建造,其圆顶是罗马建筑技术的杰作,内部装饰简洁,重点在于空间和光线的运用。<br><br>5. 功能<br>- 以弗所新神庙:用于供奉阿尔忒弥斯,是宗教礼仪的中心。<br>- 帕台农神庙:主要用于供奉雅典娜,作为雅典的象征性建筑,同时也象征着雅典的政治与军事力量。<br>- 罗马万神殿:最初供奉所有罗马神祇,后来成为基督教教堂。<br><br>总结:<br><br>帕台农神庙与以弗所新神庙和罗马万神殿相比,在风格和规模上有所不同。它的规模虽然较小,但比例精美,建筑风格更趋向于简洁和庄严,突出了古希腊建筑的平衡与对称美学。另外她的浮雕艺术属于希腊黄金时代的精华。新神庙以其大理石雕刻和宏伟的双排围柱闻名,而万神殿则以其创新的水泥浇筑圆顶结构和内部空间设计成为古罗马建筑的杰作。三者各自代表了不同文明在建筑艺术上的顶尖成就。</h3> <h3>胜利神殿以柏台农神殿为背景交相辉映时更感到希腊黄金时代的巧夺天工,让后人只能赞叹不已。</h3> <h3>大部分浮雕已经移到山下2010年建的“卫城博物馆”。这几位女子的头像反映了当时女孩们的头饰和神态。各个营养充足,神态夸张,自由欢畅。</h3> <h3>象征智慧的猫头鹰也随处可见。希腊人发明的“哲学”。用希腊语解释就是“热爱智慧”。<br><br>希腊由于是最早的民主共和国,所以对智慧看的很重要,除了对神灵以外对哲学家也非常尊崇。所以希腊在孔夫子时代产生了哲学,逻辑学,几何和数论,动植物详细分类,医学,神学,以及后人无法企及的青铜雕塑,建筑学和大理石雕刻艺术。后期的罗马帝国继承了希腊的主要文化,文艺复兴也就是重新发掘古希腊文明。现代建国理念开始于孟德斯鸠,集大成于约翰罗克,最早开始于美国,两百年来席卷全球西方国家和部分东方国家的民主共和体制来源于此。<br><br>很多人认为美国历史“浅薄”,实际上她是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她的最有影响的国父们都是古希腊古罗马的学者,包括最早期的四位总统,以及发动了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汤姆佩恩。</h3> <h3>柏台农神殿上的浮雕部分经历将近两千四百年风风雨雨居然很多保留了下来,虽然大部分已经进入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之类的“收藏家“之手。</h3> <h3>最早的人身马腿神像从这里开始。早期南美洲的拥有六万军队的印加帝国见到皮萨罗带领的骑兵时就是这个感觉,所以在皮萨罗带领为数不多的几个骑兵和总共一百单八将的刚下船饥肠辘辘的水手居然打败了强大的印加帝国,成了印加帝国的国王。这也是世界上最快消亡的千年帝国,居然被一百来个西班牙人一个冲锋就干掉了。这个浮雕可以是这个帝国灭亡的象征。<br><br>英语中至少有两千多个哲学,科学,神学以及其他拉丁词根来源于希腊语言,所以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但早在两千三百年前遭遇柏拉图在看到他的老师苏格拉底遭到迫害而对民主产生深深怀疑,并出走斯巴达克,寻找独裁的管理方式。希腊文明在繁荣两百多年后也被独裁的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消灭。这也让美国两百年来短暂的民主,在特朗普面前有可能遇到同样的挑战……</h3> <h3>我的朋友顾毅在卫城山脚下拍的雅典卫城夜景。壮丽辉煌,像空中圣殿让人浮想联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