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的遭遇

佟铃小姐

苦难的“塔生” 美篇号 3518981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在历史上遭遇了诸多磨难,主要如下:</p><p class="ql-block">1. 地震考验:</p><p class="ql-block">• 应县木塔在900多年的岁月里,至少经历了40多次大大小小的地震。比如元大德九年四月,大同发生6.5级地震,木塔周边建筑受到影响,但木塔几乎未受影响;元顺帝时,定州地震导致塔旁建筑倒塌,木塔依然安然无恙;明天启六年,山西灵丘县发生强震,距离120公里外的应县木塔也毫发无损;现代的唐山大地震时,应县的烈度也有4级左右,木塔所有屋角的风铎大响一分钟,但木塔依旧安然无恙。</p> <p class="ql-block">2. 战火侵袭:</p><p class="ql-block">• 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应县木塔遭受重创,曾经身中200多发炮弹,至今木塔身上还留有大量弹痕。当时炮弹爆炸引发大火,但后来火焰自己熄灭,木塔仍然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3. 人为破坏:</p><p class="ql-block">• 20世纪30年代,由于当地乡村对木塔结构不了解,拆除了木塔暗层中用于稳固塔身的泥墙,改建成一扇扇门窗。这不仅毁掉了壁内原有的壁画,还严重影响了塔身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整体性,使得木塔的稳固性遭到极大破坏。</p> <p class="ql-block">4. 自然侵蚀:</p><p class="ql-block">• 长期的风雨侵蚀、木材的自然老化等,对木塔的结构和外观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比如木塔的一些木构件出现了腐朽、变形等问题。</p> <p class="ql-block">尽管应县木塔经历了这些艰难困苦,但它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复杂、最卓越的纯木结构建筑,充分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如今,应县木塔的保护工作受到了广泛关注,相关部门和专家正在积极探索科学的保护方法,以确保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p> <p class="ql-block">另据观察,应县木塔受损比较严重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p><p class="ql-block">1. 二层明层局部:这里的倾斜最为明显,倾斜柱最大倾角已经达到了11.3度,远高于比萨斜塔的倾斜角度。这种倾斜对木塔的整体结构稳定性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是木塔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结构问题之一。</p> <p class="ql-block">2. 底层承压构件:底部几层的承压构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出现了柱头等地方严重压溃、额枋下弯等残损现象。由于木塔总重量约7400多吨,巨大的重量主要通过底部构件传递到地面,长期的承重导致底层木材不堪重负,受损严重。</p> <p class="ql-block">3. 木塔二层平座部分的柱子:在木塔的二层平座部分,32根柱子中重度残损的就已经有30根,可见这部分的柱子受损情况非常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木塔该区域的结构稳固性。</p> <p class="ql-block">4. 木质材料本身:历经近千年的风雨侵蚀、自然老化等,木塔的很多木构件出现了开裂等现象。木质材料的老化和损坏,不仅影响了木塔的外观,也进一步削弱了木塔的结构强度。</p> <p class="ql-block">5. 附属文物:木塔的壁画、彩绘等附属文物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木塔内部的环境变化以及长期缺乏全面有效的保护措施,这些附属文物的保存状况不容乐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