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常言道:“温度决定生老病死”。注重提升和保护身体的温度,是现代人的必修课。</p><p class="ql-block">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朱莉·帕劳内特的研究团队近期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结果显示自19世纪以来,成年人的平均体温在持续下降,近200年间平均体温下降了0.4℃,从标准的37℃降到36.6℃。</p><p class="ql-block"> 医学研究显示,动物身体每降低1℃,机体免疫力就会下降30%以上,而体温每升高1℃,免疫力就会提升5-6倍。原理是体温与基础代谢率密切相关,体温每上升1℃,基础代谢率则提高13%。体温降低,不但基础代谢率低,而且血流速度放缓,白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工作效率也会随之降低。免疫细胞第一时间发现异物能力下降的同时,即使发现异物,迅速召集其他免疫细胞来消灭异物的能力也降低,导致机体容易反复感染病毒和细菌,引发各种感染性疾病。</p> <p class="ql-block"> 人体体温是人体阳气的表现形式之一,体温低,则阳气不足。人体免疫细胞不仅能抵御外部微生物(病毒、真菌、细菌等)的攻击,同时也监测人体内的异常细胞或癌细胞,及时杀死癌变细胞。因此,“阳气足,则癌不生”。人类成年平均体温降低,也是现代人癌症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p><p class="ql-block"> 现代人类的体温降低,可能与代谢率降低和能量消耗减少密切相关,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作和生活中体力活和运动量的大幅度减少,生活标准的提高,更加充足的食物供应,公众健康大幅度改善,现代人长期处于适宜的人工温度环境,能量自然会消耗减少。由于现代人基础代谢率和能量消耗低,内脏脂肪就会增加。而内脏脂肪组织会分泌出超过20多种脂肪细胞因子等不良激素,会引起血管性炎性病变,并消弱胰岛素的功能,从而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一系列慢性疾病。</p><p class="ql-block"> 回医认为,寒冷是一切麻烦的根源,寒是一切百病的诱因,湿是一切万病的内邪,毒是一切杂症的主因,淤是一切肿瘤的土壤。呵护身体健康,从提升身体温度开始。体温决定健康,有热(阳气)则生,无热(阳气)则亡。新近抗衰老医学研究认为,在人体健康的指标中,体温比体重和体内脂肪变化的指标更重要。人体的健康体温是36.5-36.8℃,若低于36.5℃,身体的不适将伴随人的一生,保持36.5℃以上的体温,就能相对健康与长寿。</p> <p class="ql-block"> 一、体温过低可导致的危害有:</p><p class="ql-block"> 1、肥胖:一项发表于《Jneurosci 》杂志的新研究显示,在寒冷环境中保持体温的能力下降,低体温可能是成年期肥胖的诱因之一。体温下降1摄氏度,基础代谢率则下降12%,肥胖及体内毒素自然找上门来。身体脂肪体温低则凝则聚。在临床研究认为:只要体温升高,保持在37℃,就能拥有即使不限制饮食,不剧烈运动也能自动燃烧脂肪的能力,阳气足,体内水分也容易排出去,臃肿的下半身和突出的小腹,也很容易解决掉。</p><p class="ql-block"> 热则行,热则运化,人体运化功能与体温密不可分。低体温不但是疾病的根源,也是减肥的大敌。因基础代谢下降而造成的肥胖,最突出的是臀部和小腹部的赘肉。因此,改善体温,可帮塑造健康又美丽的身体。提升温度的方式很多,包括坚持喝热水、尤其是喝姜枣茶,泡热水脚和热水澡、艾灸、热疗、运动等,以及远红外线温热疗法。</p> <p class="ql-block"> 2、 对心脏的危害:当人体体温比正常体温低0.5℃时,心脏要加快泵的速度,以保证身体各脏腑供血量,每分钟至少多跳10次,24小时则多跳14400次,一年则比体温正常人多跳5256000次。长期低体温者,可导致心脏负担过重而损害心肌。虽然心跳速度加快,但低体温仍然导致血液循环变慢。</p><p class="ql-block"> 3、 对大脑的危害:长期体温低,血液运行缓慢,给脑部供血供氧量降低,脑部的缺血低氧,低温低氧可使脑细胞衰老和凋亡速度加快。轻者头昏脑胀,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重者会出现脑的腔隙性埂塞,脑萎缩以及老年痴呆症等。因此,在高寒地区,要注重头部保暖,是养生重要的措施之一。</p><p class="ql-block"> 4、 对肝脏的损害:长时间体温下降导致血液循环缓慢,给肝脏代谢机能带来不良影响。一是营养供给减少,肝脏的人体“化工厂”代谢功能作用降低;二是代谢不掉的毒素很容易堆积在肝脏中,尤其是脂肪堆积而形成脂肪肝,胆固醇堆积,形成胆固醇结石。另外,低体温也影响胆汁分泌,导致胆汁分泌紊乱,使胆石症风险显著增高,同时也影响消化系统整体功能。</p> <p class="ql-block"> 5、 对肾脏的危害:如果肾脏长期处于低体温状态,会严重影响肾脏的正常生理功能。主要影响是会减慢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造成尿素氮、肌酐、尿酸等约100多种代谢废物和毒性物质的排出障碍而沉积,从而导致各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常见有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肾结石、严重时可发生尿毒症。</p><p class="ql-block"> 6、 对胰腺的危害:长期处于低体温状态下,胰腺功能会降低,胰岛细胞寿命缩短,使糖代谢发生紊乱,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最后导致糖尿病。</p><p class="ql-block"> 7、 患癌的风险:有研究报告,人体体温35℃左右时,是癌细胞的最佳温度,癌细胞在肺、胃、大肠、食道、子宫、卵巢等器官内部,若温度偏低时更容易进行繁殖,而在温度较高的心脏、脾脏内部则癌细胞无法生存和繁殖。</p><p class="ql-block"> 8、 患妇科疾病的风险:女性多有阴寒、寒性体质持续过久和体温持续过低,女性腹部冰冷,即中回医临床的宫寒,易导致子宫肌瘤、子宫体癌、卵巢癌的发生。因此,寒性体质女性,用艾灸或热灸贴、灸关元、八穋、湧泉,补真一元气升体温,同时腹温经汤改善低体温十分必要。</p><p class="ql-block"> 9、 患不孕症的风险:女性宫寒者,多为寒性体质,而传统医学认为,女性胞宫狭义为子宫,广义则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胞宫作为新生命播种并发育的场所,保持稳定的温煦状态非常重要,一旦寒邪凝滞,可造成宫寒不孕,即使侥幸怀孕,也可因宫寒而出现胎萎不长,最终流产或早产。因此,提高女性体温疗法,让正常体温循环流动以温暖小腹,让子宫和卵巢的血流循环更为顺畅,胞宫除去寒湿,才能使女性拥有正常可受孕的体质。</p> <p class="ql-block"> 10、 睡眠障碍:当体温将至正常以下,或为上热下寒之症,双脚寒冷,体内主要血液上湧,脑内充血,使脑神经不得休息,而出现睡眠障碍。传统医学认为,肾阳虚,阴寒内盛,逼阳上浮,阳不入阴,阴不随阳,致虚阳外越而上,导致心肾不交,上热下寒,扰动心神及脑脏,使之烦躁不得眠。或阳虚被阴寒格拒之外,由于虚火不归肾水,虚火上炎,也拢心神而不眠。</p><p class="ql-block"> 11、 患过敏症的风险:低温对过敏性疾病有显著关联,寒冷过敏主要指机体对于寒冷刺激产生了免疫反应,表现出一系列过敏症状。尤其是寒冷性荨麻疹,是因为低温寒冷而诱发的一种皮肤过敏症。根据临床研究发现,低体温的寒性体质者,则常易患各类皮肤疾病。</p> <p class="ql-block"> 12、 水肿的风险:水肿是多余的水分囤积在皮下组织未能排出的状态。体温较低者,往往会因机体阳气不足,人体四体液运行受到影响,水代谢功能受阻,自然会减少体液排出,多余的体液存留于体内,发生特发性水肿,或在小腹部和下肢发生水肿。治疗上除利尿消肿,补阳气升体温也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13、 便秘的风险:寒性体质人群,尤其是女性,常有便秘症状,基本原因是其阳气不足而致其肠胃温度过低,肠蠕动力弱而造成的。对于这些“冷肠型便秘”者,多喝水并无让人便秘缓解之效。只有补真一阳气温体温让正常体温循环流动,以温暖小腹与肠胃,便秘才会消除。</p><p class="ql-block"> 14、 精力不足的风险:临床研究发现,寒冷与精神有密切关系。寒冷环境下,低体温者在上午会感到头脑不清醒,头晕脑胀,阅读困难,总是犯困而显得精力不足,是因为此时体温过低,血液对大脑的血供不足所致。因此,体温偏低的人容易因为血液循环不好而更容易导致消沉郁闷。</p> <p class="ql-block"> 二、提升体温养生保健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中华传统医学认为,心开窍于舌。心脏日夜不停地跳动,心脏是人体温度最高的器官,舌头温度仅次于心脏。因此,舌温容易测得,数目值误差小,最具参考价值。无论南北半球,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只要是人,正常体温(舌温)应该是36.5-37.5℃之间波动。36.8±0.34℃(即36.46-37.14℃)是人类的正常体温标准值,低于35℃则称为“过低体温”,是正常严重的病态;在35℃-36℃之间则可称之为亚低体温的亚健康状态,是诱发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更年期障碍、抑郁症、心肌梗死、癌症等疑难杂症高发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升体温,补充真一阳气是治疗疾病促进健康最好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方法一:通过饮食提高体温</p><p class="ql-block"> 1、 时常吃辣椒:辣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度,扩张微循环血管,从而可提高胃肠道的温度。辣素的这种热效应,可以提高体温,还可增加体内能量消耗和脂肪氧化,从而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和体重管理。辣素还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减轻炎性反应,并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辣素可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便秘问题。</p><p class="ql-block"> 2、 常吃生姜和姜制品:生姜中含有姜辣素,即姜酚和姜烯都可补充人体内热源,从而升高体温。科学研究认为,姜辣素还具有强心和促进血液循环作用,抑制血小板凝集,溶解血栓,驱除血液内污垢,以及较强的利尿作用。因此,姜辣素可提升体温,令人精力旺盛。增强人体活力。回医药研究认为,选择老姜,并放在阳光下两面照射最少40分钟,补真一阳气的疗效会增加1倍以上。</p><p class="ql-block"> 3、 常喝红茶:红茶口感醇厚,色泽红亮,暖身补阳,即能温暖身体,又能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回医认为,红茶性味甘,一级热,归心、肺、胃经,具有补真一阳气、驱寒邪暖身作用,尤其对脾胃虚寒者,有健脾益肠胃之效。若与生姜和大枣同用,成为姜枣红茶,补真一阳气而升体温效果佳,则同时清除氧自由基,延缓衰老,利尿消肿的功效。</p><p class="ql-block"> 4、 多吃高热量食物:如肉类、蛋类、坚果类等,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为机体提供更多的能量,有助于提高体温,尤其是花生,是著名的提高新陈代谢的食物。同时尽量少喝冷饮,养成常喝热饮的习惯,热饮的热量会迅速贯穿全身,让身体在一段时间内体温升高。</p> <p class="ql-block"> 方法二、常晒太阳</p><p class="ql-block"> 人体常接收大量太阳光,红外线可使人体的体温升高,新陈代谢加快,促进食欲增加,而阳光本身可补充身体真一阳气,同时有利于把身体的寒湿之气排出。</p><p class="ql-block"> 晒太阳讲究适量、适时、适当、科学晒太阳,在不同的纬度、海拔、季节、晒太阳的时间都不一样,可根据影子长短晒太阳。如:当影子是身高的两倍甚至过多时,紫外线指数较为安全;若影子在1-2倍身高长度时,晒太阳时常控制在20分钟左右,最为安全;当影子短于身高,此时紫外线强度大,若皮肤暴露于阳光下,紫外线在30分钟内可直接对皮肤造成伤害,应尽量避免。</p><p class="ql-block">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单次晒太阳时间可保持在20-30分钟内,在高海拔和长期低氧环境下,由于低氧会加剧骨量丢失,需要延长日晒时间,可每天晒太阳30-60分钟。</p><p class="ql-block"> 户外是晒太阳的最佳地点。由于面部皮肤薄弱,需要防晒防护,而四肢的肢端皮肤相对较厚,是接受紫外线的较好部位。</p> <p class="ql-block"> 方法三、运动</p><p class="ql-block"> 正常情况下,人体肌肉约占全身体重的45%,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所以,只要运动,肌肉所产生的热量即可升高体温。科学研究表明,长期科学有效的运动,对免疫力提高和升真一阳气并提高体温是正向作用。体温上升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促使人体内废物和血液中多余的养分被燃烧,即被转换成汗水和尿液排出,以及透过呼吸被排出,等于在体内做一次大扫除。而运动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慢跑或走路。</p><p class="ql-block"> 运动升体温的程度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环境及训练水平有关。一般情况下,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体温也升得越高。如中距离跑步后,腋下体温可升高到37.5-38℃,长距离跑步后可升高到38℃,超长距离跑步后可升高到39.8℃,有时甚至超过40℃。因此,运动量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各体化适度、适量、适时进行,控制好运动的时间和频率,防止运动过度,否则反而会伤害身体。</p><p class="ql-block"> 适度的运动不仅能让人保持良好的活力,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增强肌力,让体内的热能量供给充足。运动时,由于人体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体温升高,真一阳气充足,免疫细胞更加活跃,能够快速发现并杀死异常细胞和病原体。因此,让适度运动使身体暖和起来,是延年益寿的好方法之一。</p> <p class="ql-block"> 方法四:防寒穿保暖衣物</p><p class="ql-block"> 1、 首先选择合适材质:在寒冷季节或寒冷环境如羽绒、羊毛、棉等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衣物,有效组织体温流失,保持温暖。</p><p class="ql-block"> 2、 注意衣物的厚度和层次感:如一件保暖内衣可以让身体在寒冷环境下保暖,一件毛衣可以提供额外保暖,一件棉衣外套或羽绒服可以提供更强的保暖效果。通过多层次穿着,让身体可以更好地抵抗寒冷,提高并保持体温。</p><p class="ql-block"> 3、 避免穿过紧的衣物:过紧的衣物会影响肢体血液循环,阻挡脉络通畅,导致身体无法有效地散发热量,影响体温的升高。</p> <p class="ql-block"> 方法五:泡热水澡和手足热浴</p><p class="ql-block"> 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由有效的温热身体的方法,就是泡热水澡和热水足浴。</p><p class="ql-block"> 采用全身泡在浴缸中的加生姜末的热水浴法,使热水温帮助扩张毛细血管,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使内脏和肌肉得以补充到氧气和养分,增强新陈代谢,从而促使肾脏和肺的功能加强,排出废物。</p><p class="ql-block"> 泡热水澡还具有促进机体静水压平衡,即回医四体液平衡的效果,这种流体静压平衡不但能让机体肌肉紧实,还会促进血管和淋巴管的循环力增强,让全身代谢跟着活跃起来,尤其是人体下半身的肾脏血流循环更好,可自然增加尿液,改善人体四体液和水代谢状况,进而消除水肿和下肢冰冷状态。手足浴时,双足接触热水,会促进血液循环,使得脚步乃至全身的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这一过程会使全身体温上升,尤其是在寒冷环境中,更为明显。但这种体温上升通常是轻微的,不会引起明显异常病理性发热。</p><p class="ql-block"> 手足浴不仅在感觉手尖、足尖寒冷的时候,只要有条件、有时间就可以进行。在盆或桶里放入42℃左右的热水,将手或足浸泡15分钟。只要手或足感到温暖了,血液就会将热量带到全身,全身就会温暖起来。</p><p class="ql-block"> 泡脚的水中加一小勺盐,或生姜擦成末加入水中,效果会更好。</p><p class="ql-block">药浴:无论用于泡澡还是足浴,都可用回医药浴包。</p><p class="ql-block"> 在水温40℃左右热水中放入药浴包,在达到温暖身体的同时,使植物精油的芳香成分通过皮肤吸收到血液里,传递给大脑,神经会放松,体温升高的同时,补充了真一阳气,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得到激活,促进人体健康。</p><p class="ql-block"> 22味本草养生药浴包成分:青盐、吴茱萸、生姜、无花果、菊花、红花、陈皮、菖蒲、玫瑰、枇杷叶、橘皮、桃叶或细枝、艾叶、柠檬、苍术、车前草、制附子、金银花、茉莉花、蛇床子、白芷、桑叶、桂枝等,根据使用者个体情况,再加减药品种和量(30-70克)。</p> <p class="ql-block"> 方法六:艾灸和回医药物热灸贴:</p><p class="ql-block"> 艾灸人体相应穴位,是补充真一阳气和升体温的传统医学方法,有效而实用。回医药秉承传统医学理论,采用现代技术与传统特色药物敷贴剂相结合,采用无纺布与可自行发热的热包完美结合,通过部位贴敷,可实现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内升温复温,辅助消炎、消肿、止痛的效果。而贴敷在双湧泉穴,能使补真一阳气的药力升温,由足底上升至全身,提高低体温者的体温。</p><p class="ql-block"> 回医热灸贴是一种特色药粉加工而成的热灸贴,特点是能够自行发热,发热时间长,操作简便,不但可升高局部乃至全身的温度,还可治疗并缓解身体不适症状。常用有提升人体真一阳气,而改善睡眠和延年益寿作用。</p> <p class="ql-block"> 结束语:</p><p class="ql-block"> 人体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让身体感到不适,而体温过低对人体危害更为严重,因为体温过低会对人体机能的循环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是陷于停滞。因此,人体保持人体温度的正常,是直接决定健康与疾病和养生抗衰老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体温好,百病消,阳气足,百病除”。温度决定健康与长寿,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身体和生活的温度,让我们都做个有“温度”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