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躬逢盛会,胜友如云;</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朋满座,腾蛟起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敢竭鄙怀,恭疏短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刍议新标,探寻新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一一题记</span></p> <p class="ql-block"> 秋高气爽时,名师送教至。2024年10月17日至10月18日,为进一步推进《三元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升我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教育“下沉式”教师培训工作的通知(闽教办师〔2024〕6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闽南师范大学承办,三元区教师进修学校协办的“2024年福建省基础教育“下沉式”培训活动(三元区初中道德与法治专场)”在贵溪洋中学举行。三元区道德与法治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应秋之邀约,赴道法之盛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同课异构,赋能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 10月17日上午,由贵溪洋中学项燕敏老师与福州第十九中学正高级老师杨秀珍老师进行《交友的智慧》同课异构活动。</p><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项老师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实践。通过分享我的友谊故事、解小福同学的交友之困、悟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故事等三项活动来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交友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观念。设置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启思导行,积极思考如何解决与好朋友相处时面临的矛盾与冲突,运用好五大交友智慧。项老师的课堂围绕学生为中心,践行了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的要求,暖心的评价给予了学生自信心,课堂氛围灵动活泼,学生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杨秀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非常精彩的议题式教学示范课。杨老师带来的《交友的智慧》一课,通过总议题“如何建立和呵护友谊"这一议题主线,层层推进,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通过议题一“从心出发--解交友之惑”,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分享自己的交友故事,让学生在交流中解决交友的困惑。通过议题二“向新而行--悟交友之道”,学生精心设计交友手册,将道德与法治和美术学科进行了学科融合,让艺术美的感染力为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而助力,领悟交友的五大智慧。杨教师非常注重课堂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对于学生的引导做到“无痕进,有痕出”,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暖心评价,真正落实“学为中心”的理念。杨老师的课堂充分践行新课标,探索新教法,促进学生知行合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细评深思,共促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 同课异构活动结束后,三明十中苏老师组织参训老师进行评课议课,老师们积极参与。</p><p class="ql-block"> 列东中学李老师和十二中林老师都基于“学为中心”课堂观察量表,从学习时间、学习文化、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结果的角度,对两位老师的课堂给予准确、到位的评价,总结出以下几点优点:</p><p class="ql-block">①教师充分利用了丰富的学习资源。</p><p class="ql-block">②教师对学习时间的分配精确且合理。导入部分简洁明快,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没有过多浪费时间。</p><p class="ql-block">③课堂学习展开多元对话,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真正实现思想碰撞与启迪。</p><p class="ql-block">④课堂氛围积极向上。教师注重鼓励学生,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p><p class="ql-block">⑤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清晰的认识与理解,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p><p class="ql-block"> 三元区教师进修学校赵兴明老师指出两位老师对学生问题引导及时、恰当,启发学生思维,体现出教师较高的教学智慧。两位老师都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最后,赵老师提出殷切建议:在问题的设置上要注重思辩性,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p> <p class="ql-block"> “百围之木,始于勾萌;万里之途,起于跬步”。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在授课与听课时,感受到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优势互补,使教师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出创新的火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编辑:潘美玲、林巧香</p><p class="ql-block"> 审核:李慧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