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5)什刹海

其乐无穷

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老城中心,纵贯老城南北,是统领整个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也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什刹海风景区就在北中轴线上。<br><div>  什刹海由前海、后海、西海三个弓形湖泊组成,景区面积为132.8万平方米 ,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div>  到什刹海,首先要看万宁桥,然后就是㳟王府和宋庆龄故居。<div>  </div></div></div> 万宁桥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中部、什刹海东岸,南北跨越于玉河水道之上。桥体为单拱石桥,由桥体、燕翅、镇水兽、澄清上闸遗存构成。始建于元代,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上最为古老的桥梁,其位置及承担的交通功能历经7个多世纪始终未变,为元代以来北京中轴线的叠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实证。<br><br> 金锭桥上看万宁桥 万宁桥镇水兽位于万宁桥两侧雁翅之上,由完整的青石雕凿而成。它身披鳞甲,长尾回蜷,整体造型古朴优美。镇水兽名为趴螟(ba xia),传说为龙的九子之一,生性喜水,能镇消水患是保佑一方风调雨顺的吉祥之物,在古代常随桥闸而建。 金锭桥,是21世纪初新修筑的汉白玉三孔石桥,位于什刹海东岸的出水口处,万宁桥的西边。这是我站在万宁桥上拍摄的。 火神庙 经过火神庙,我们就来到了什刹海的西海,这里湖水清晰,水草在水下飘浮着,非常美。湖中两条环卫船在整理水草和打捞异物,一年四季全靠他们的辛勤工作,才有这么美丽的湖水。 沿着湖边向恭王府走去。从这里到恭王府有近一公里的路程,根据导航的指示,我们要沿着西海的北岸走。跨过前面的银锭桥,沿北岸走,顺便欣赏沿途的风景。 银锭桥,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前海和后海的交界处,始建于明正统年间,现存为1990年、2010年重建。<br>  银锭桥为南北向单孔石拱桥,长12米、宽7米、高8米、跨径5米,有镂空云花栏板5块、翠瓶卷花望柱6根,两端有八字栏杆和抱鼓石,桥身两侧带燕翅墙,因形似银锭故称银锭桥。<br>  银锭桥是北京城内历史较为悠久的桥梁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br>  1989年,银锭桥被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原)西城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站在银锭桥上看后海 <p class="ql-block">  一位小伙子奋力划着桨板</p> <p class="ql-block"> 透过桥的栏板看他,为他加油!</p>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庆王永璘的宅邸。清咸丰元年(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及花园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在古代中国,琉璃瓦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黄色琉璃瓦最为高贵,仅用于皇家宫殿、陵寝和最神圣的祠庙,象征着帝王的地位与权力,代表皇家的尊贵与权威。绿色琉璃瓦则次之,主要用于王府、文武百官宅第。 银安殿是古代亲王或诸侯王的宫殿,这里就用的是绿色的琉璃瓦。 参观恭王府人特别多,可为人满为患,只能是走马观花了。 恭王府是由‌和珅建造的,花费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这就是大贪官和珅。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锡晋斋是和珅时期的嘉乐堂,曾是和珅的住所。斋内因存有晋代大文人陆机手书的‌《平复贴》珍品,故改称为“锡晋斋”。位于恭王府的锡晋斋,是和珅的豪华卧室,和珅自称“仙楼”。这里的八根圆柱均为金丝楠木打造,每一根的价值现在估值为27亿。锡晋斋有八根金丝楠木柱子,故也被称作楠木殿。这是何等的奢华!</p> 恭王府有三绝一宝分别是: 1、 西洋门‌:这是恭王府花园的大门,位于花园的中轴线上,具有西洋建筑风格的汉白玉石拱门。这座门是恭亲王改建时所建,其形制仿照圆明园的大法海园门,门额上外刻“静含太古”,内刻“秀挹恒春”,体现了深邃浑厚、沉雄苍古的意境,是恭王府的一处“绝妙之笔”。<div>  </div> 2、 大戏楼‌:位于邀月台东部,是我国现存独一无二的全封闭式大戏楼。这座戏楼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可容纳200余人,虽然没有任何音响设备,却能从各个角度听清台上的声音。大戏楼采用特殊聚音木材建造,加上独特的内部结构,使得声音效果极佳,是清朝皇室成员观赏戏曲表演的场所。 <p class="ql-block">  3、藏宝楼名为后罩楼 ,是恭王府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其长度达到180多米,是国内王府类建筑中最长的楼。这座建筑不仅因其规模宏大而著称,更因其每一间房子的窗户都不相同而闻名。据传,和珅通过窗户的样式和花纹来标识所藏宝物的种类,这使得后罩楼成为了京城王府中独一无二的“宝藏密码”。</p><p class="ql-block"> 以下的图片是其中的几扇花窗,如此不同的花窗共有44扇。</p><p class="ql-block"> 现在楼的大部分在修缮中,没能拍到全貌。</p><p class="ql-block"><br></p> ‌ 一宝:福字碑‌是康熙皇帝御笔所书的“福”字,寓意“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这个福字被刻在石碑上,被称为“天下第一福”,是恭王府中最珍贵的文物之一。福字碑隐于密云洞中,称为“洞天福地”,整个“福”字又长又瘦,寓意着“长寿福”。<div>  摸“福”字的人排成长队,没进去。这是在网上找的图片。</div> 恭王府内最多的就是这个福字 ‌‌ 恭王府的花园比御花园大2.5倍。‌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占地约6万平方米,其中花园部分占地2.8万平方米,名为萃锦园,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是在明代旧园上重修的。 走进西洋门,就看到这块耸立的太湖石,一面像送子观音,一面像跃起的鱼,寓意深刻。 蝠池:形如蝙蝠状的水池。池周边种有榆树,其果实榆钱飘落池中时被寓意为福财满池,吉祥富裕。 出了恭王府,我们沿着府外的围墙走,这里有好几个边门,这个是恭王府的6号门。 离开恭王府,迈步在什刹海的小巷内,看到一位姑娘从这扇门里出来,这是她的家,是我们最想看的四合院,好想跟着她去里面参观,无奈姑娘婉言谢绝了,只能作罢。 小巷里有这样的墙面,每一幅的图案都不一样。 小巷中有温馨的军民渔水情的塑像 难得一见的三轮车穿梭在小巷中,三轮车的师傅是司机加导游,会给游客一路作介绍和讲解,只是价格非常贵。 这里的社区服务站也是古色古香的 北京宋庆龄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宋庆龄自1963年4月乔迁于此,一直工作、学习和生活到1981年5月29日逝世,于1982年5月29日对外开放。<div>  北京宋庆龄故居原为醇亲王府花园,建筑面积4100余平方米,庭院南、西、北三面均有土山,土山内侧有由后海引入的活水,绕园一周。古建筑群以西是宋庆龄的寓所,兼办公、会客,称主楼。</div> 进了故居,映入眼睑的是宋庆龄的塑像,让我们肃然起敬。 这座楼的西面是宋庆龄同志生前住的房子 小客厅,宋庆龄经常在这里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国内外宾客。 小厨房,这里所有的厨房用具都是宋庆龄使用过的。她有时在这里亲自下厨,款待她的朋友。 宋庆龄很喜欢这项运动,常在闲暇时与工作人员一起打康乐球。 接着参观宋庆龄生平展 这是宋庆龄母亲补送给她的结婚礼物 苏联吉斯轿车,此车是1952年,前苏联国家领导人斯大林赠送给我们伟大国母宋庆龄的座驾。从50年代到70年代,宋庆龄一直乘坐这辆车。 宋庆龄参加开国大典 宋庆龄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熟悉宋庆龄主席的人都知道,她一生除了革命工作外,有两大爱好,一个是读书,一个是养鸽子。<div>  宋庆龄主席去世后,人们发现她生前养育的100多只洁白的鸽子对她恋恋不舍,始终在她生活的地方“咕咕”鸣叫着不肯离去,令人心酸。</div> 从宋庆龄故居出来,一查导航,从这里到万宁桥有近2公里,大家一天走下来也蛮累的了,在纠结乘坐三轮车?幸好故居的岸边就是游船码头,租了一艘电瓶船,自驶出发了。 这里是后海,租用游船的人蛮多的,还看到海面上有人在游泳。 六个人刚好租用一艘船 老司机率先掌握方向盘,说非常简单的操作。 于是每个人都做一次司机 都很老练的 这是今天最开心的时刻 这位老司机镇定自如 到银锭桥了,穿过桥洞就是前海了。 怕方向盘把握不好,还是老司机上! <p class="ql-block"> 一个小时到达地百游船码头,朋友们说这次的交通工具真丰富,火车、地铁、有轨电车、网约车、公交车,今天又坐游船,非常开心的一次旅行。</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任务完成了,回酒店休息,哈哈……!</p><p class="ql-block"> (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