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怀古

必有一禅

<p class="ql-block">昵称:必有一禅</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973382</p><p class="ql-block">课文名称:《出塞》四年级上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月23日,来到山西全境游游的精品景点——雁门关。上午十一点,正是烈日当头的时刻,我们从雁门关的北面入口开始雁门关怀古的探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名人壁上,最左面是毛泽东主席的站立像。毛主席题词“雁门关”三个字大气豪迈,雄浑霸气,流畅自然,笔力千钧,似乎有“万夫莫开”之勇猛。名人壁上共有59位与雁门关密切相关的帝王、公主、将军和诗人。面壁相对,如同穿越,与古人连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道路边有杨家将雕塑群。杨家将及杨门女将分列两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过一座桥,只见一座雄伟壮观的城楼,这是古代雁门关第一道门户,门楼悬挂额匾“明月楼”。定睛一看,正中上方还嵌着“雁门寨”。导游说,这里就是古代镇守雁门关后人的村寨,如今只有七户人家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羊马群中觅人道,雁门关外绝人家。”古代的雁门关,地处偏僻,山岩峭拔,山中有路,盘旋崎岖,所以古人就在绝顶处设置关卡,叫做雁门关。这个亭子是为“豹突泉”所建。豹突泉泉水清澈甘甜,是历代边关将士和雁门寨居民的重要水源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千年通关古道,一路上坡,走着大理石平整道路,走着走着就喘了。导游说,古代的道路可不是这样,而是石头铺垫,高低不平,且越上越窄,所以北面来犯敌军到此,只有下马步行,增加了攻关难度。这一段正是两种路面交界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雁门关的“地利门”两侧石刻对联说出了雁门关的战略地位,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长城——秦长城的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代县城东70公里处。始建于战国时期,因其地形险要、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天险”之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墙边还展示当年攻城用的用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瓮城,高处建有春秋楼‌,始建于明万历元年,春秋楼是‌一座关帝庙,供奉着‌关羽的塑像。是中国讲究春秋大义的精神寄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过“天险门”,回眸被称为“中华第一关”,心中澎拜。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在此防备匈奴。雁门关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秦、汉、唐等朝代这里都是古战场,为了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秦朝修了城墙,各朝各代都对其进行了重要的军事部署和防御工事的加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杨氏后人,不能忘记杨家将的在一千年前在此与辽国的雁门之战。公元980年,北宋与‌辽朝之间在雁门关作战,杨业率部攻击败辽军,取得了雁门关大捷。老令公杨业在此战役中表现英勇,被称为“杨无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古城墙看向关内,可见山势绵延,城墙巍峨如钢铁卫士,将外地和寒风都挡在关外。俯视城内两进小院,方正古朴,引起我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楼的木门已经斑驳,岁月的风霜会摧毁一切,十来年前重修的门柱和对联已经褪色,雁门关也已经不再是古代的关隘,但是那逝去的故事会永远不会消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庄严的“镇边祠”,拜谒历朝历代镇守雁门关将军将士,不禁为他们的事迹所感动这些历史人物,大部分都是我耳熟能详的,看着一座座庄严的塑像,想起他们如火如荼的岁月和秣马厉兵的壮烈场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碑亭里的块块石碑,虽然岁月抹去了石刻文字,但是英雄们的事迹会在百姓中永远传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武安堂正中供奉的是李牧,他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因长期驻守雁门关并有效抵御匈奴侵扰而著称。武安是李牧所获得的封号,他是这里真正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李牧的两侧,还供奉着其他六位曾镇守雁门关的李姓战将塑像,分别是汉代的李广,隋朝的李景,唐代的李大恩、李靖、李克用、李嗣源。这些战将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守关名将,他们的雕像与李牧一同被供奉在武安堂内,以彰显他们的功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文古诗《出塞》<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b>唐朝诗人王昌龄如是评价“猿臂将军”李广。有句老话叫“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的是李广虽然战功了得,却没有得到提拔。但说起李广打匈奴人,真是厉害的不要不要的,连匈奴人都称为“飞将军”,一听是“飞将军”来了,连仗也不打立刻撤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业是北宋时期的抗辽名将,因在雁门关一带的卓越战功和悲壮结局,被宋太宗追封为“忠武”谥号。忠武堂因此得名,并供奉着杨业及其子嗣的塑像,以纪念他们的忠烈事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雍熙三年(986),在雁门附近的战斗中,杨业陷入重困,最后士卒全部覆没,在朔州的陈家谷他自己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执,宁死不屈,终至绝食为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供奉着杨家将‌。杨业的儿子们,大郎杨延平、二郎杨延定、三郎杨延光、四郎杨延辉、五郎杨延昭(也有说法为杨延德)、六郎杨延景、七郎杨延嗣和八郎杨延顺。当年刘兰芳评书《杨家将》播出时真是万人空巷,杨家将的事迹我们这辈人烂熟于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群英堂里供奉着西汉卫青、霍去病,东汉杜茂,西晋薛仁贵、张公瑾以及明朝徐达等11位在雁门关征战过的名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也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七岁的霍去病随军作战,他出奇制胜,一战成名,被封为冠军侯。初露锋芒的霍去病率领精锐之师,接连深入大漠,他创下六天转战五个匈奴王国,斩获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活捉匈奴浑邪王的儿子及相国、都尉等万余人的辉煌战绩,看霍去病故事如神话传奇,他单骑入敌营,如入无人之境,堪称一代军神,他彻底击溃匈奴统治者的主力,封狼居胥,成就了北疆的世代安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抗战期间,雁门关所在的代县发生的“周恩来与阎锡山谈判”、雁门关下伏击日军运输队、滹沱河畔火烧日军机场这三件大事,推进了全民抗战热潮,燃起了抗日的熊熊烈火。纪念馆里展出了当年共产党、八路军抗日的实物和可歌可泣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旅程虽然短暂,景区也未看够,我怀古的目的已经实现了。雁门关城楼上咚咚的战鼓声像是警钟在长鸣,提醒我不要忘记散去的硝烟弥漫,不能忘却千百年来人类侵略、反侵略之间的杀戮。人们筑起城墙、设置关卡,为了生存,不惜牺牲,用艰苦卓绝的战斗换取和平。今天我们可以旅游、美食,幸福的活着,体面的活着。安定和平来之不易,我们理当心存感激、倍加珍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