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学叙事

周慧慧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细雨霏霏的秋日,我们班开启了一场关于秋天的语文之旅。</p><p class="ql-block"> 课堂伊始,我让孩子们谈一谈他们眼中的秋天有怎样的改变,孩子们踊跃发言,有的说天气变凉了,有的说树叶变黄了。在热烈的讨论中,我顺势导入课题——秋天。</p><p class="ql-block">一、正音学段,读“秋”</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让孩子们用耳朵听秋天,打开书翻到 《秋天》这一课,我配乐朗读。接着,孩子们用自己的嘴巴去读秋天,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当然我们班的拼音还没有学完,孩子们此时读起来比较吃力,为此我让孩子们可以尝试问老师、问同学,力求读准字音。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多个带“一”的词语,我重点进行了正音,尤其是“一会儿”这个词,提醒孩子们读的时候舌头要卷起来。当孩子们把“一”字都读准后,我又引导他们读带有“一”字的长句子,如“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和“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让他们注意长句子的停顿。同时,我还向孩子们介绍了文章的自然段划分,让他们找出这篇课文的三个自然段。</p><p class="ql-block">二、随文识字,品“秋”</p><p class="ql-block">(一)学习第一自然段</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朗读第一自然段后,纷纷分享自己从哪里感受到秋天来了。有的说从“天气凉了”感受到秋天的到来,我顺势出示“天气”一词,让孩子们感受天气的变化,接着强调“凉了”的读音,“了”没有声调,要轻轻读。还有孩子说从“树叶黄了”感受到秋天,我们一起认读“树叶”一词,我把“叶”字卡与树叶和树干对比,让孩子们发现“叶”字上面的“口”就像叶片,树干就是“十”。当孩子们看到校园里黄了的树叶时,都兴奋不已。我又引出“一片叶子”和“一片片叶子”,通过演示让孩子们理解“一片片”的含义。最后,孩子们发挥想象,说出了“枫叶红了,小草枯了,菊花开了,苹果熟了”等句子,从大自然中植物的变化感受到秋天的来临。</p><p class="ql-block">(二)学习第二自然段</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轻轻朗读第二自然段后,有的说从“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感受到秋天,我们一起抬头看图,感受秋天天空的蓝与高。还有的说从“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感受到秋天,我们一起认读“大雁”和“往南飞”,通过观看视频,让孩子们直观地看到大雁的飞行队形,孩子们还上台指一指、摆一摆动作。同时,我引导孩子们理解“一会儿……一会儿……”的含义。此外,我们还讨论了除了大雁南飞,还有哪些小动物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孩子们提到了小松鼠、蚂蚁、狗熊等。</p><p class="ql-block">(三)学习第三自然段</p><p class="ql-block"> 我引读第三自然段,让孩子们再次感受秋天的美景。最后,孩子们用黑板上的词语介绍秋天,在音乐声中美美地朗读课文。</p><p class="ql-block">三、写字指导</p><p class="ql-block"> 秋天美,孩子们的书读得美,字也要写得美。我出示“了”和“人”两个生字,强调书写要点,孩子们正姿、做手指操后,进行描红、仿影和反馈。最后,我用“一”这个笔画变出“子”和“大”两个生字,激发孩子们对下节课的期待。</p><p class="ql-block"> 在这堂课中,我也意识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比如在描述“禾”代表麦穗以及颜色时没有描述清楚,同时随文识字中若是加入书写会更好。但总体来说,孩子们在这堂课中积极参与,通过读、说、写等多种方式,深刻地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改进,让孩子们在语文的世界里收获更多的知识与快乐。</p>

孩子

秋天

自然段

感受

树叶

大雁

一会儿

排成

一字

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