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以光荣的胜利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帷幕。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抗美援朝的意义在于,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span>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也是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3月,未满23岁的父亲雄赳赳气昂昂地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去参加那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战争。</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战争,差不多是中国一国单挑联合国十七国军队,抗美援朝战争总计有24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志愿军指战员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浴血奋战,事实证明,这支比当年八国联军强大得多的联合国军,也只是纸老虎。我们必须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永远不要忘记那些长眠于异国他乡、已故和在世的英勇的志愿军将士们,是他们以铮铮傲骨, 血染山河, 只为守护我们家园的安宁与和平,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p> <p class="ql-block"> 下列图片是父亲的“革命军人证明书”,“抗美援朝光荣证”,抗美援朝军功章和纪念章,<span style="font-size:18px;">“解放华中南纪念章”等,</span>抗美援朝“胜利归国纪念”手帕。这些都是父亲生前最珍爱的物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七十多年了,走南闯北却一直带在身边,这些物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承载着父亲七十年前那些难忘的回忆,</span>是父亲的骄傲和荣誉,也是我们家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军功奖章(上排右起一)是朝鲜政府向中国志愿军战士颁发的军功章,银质,正面图案为朝鲜人民军持枪的战士,背景为朝鲜国旗和旭日光芒,背面铭文“军功奖章”。此奖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尤为显著,志愿军全体指挥员和战斗员视其为荣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解放华中南”纪念章(上排右起二)是1950年5月1日,为庆祝中南地区的解放,中南军政委员会颁发给第二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的全体指战员的纪念章。</span></p><p class="ql-block"> “和平万岁”纪念章(上排右起五)是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给志愿军战士的,金色红底,中间铸刻西班牙绘画大师毕加索的一只飞翔的和平鸽,寓意中朝人民是为了保卫和平而战。</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纪念章”(下排右起四)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颁赠志愿军战士的,铜质,五角星形,正中镌毛泽东主席头像,四周麦穗环绕。</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还有中国铁路职工抗美援朝纪念章(下排右起一)等等,这些军功章、纪念章</span>不仅是对具体事件的纪念,更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志愿军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奋斗精神的一种弘扬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归国纪念手帕,上文为:“胜利归国纪念”,中间图案为铁路路徽,下方落款“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政治部”,“中国铁路工会全国委员会”赠,手帕是中央代表团赴朝鲜慰问志愿军官兵的。</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慰问杯,我小的时候家里也曾有一个和这个一模一样的搪瓷杯,是由上海搪瓷行业专为抗美援朝将士做的慰问杯,由中央代表团赴朝鲜慰问志愿军战士。很遗憾,我家的这个杯子没能保存下来(此图片为网络下载)。</p> <p class="ql-block"> 1929年7月15日父亲出生于河北省顺平县东尧城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6年,我的家乡冀中平原已经是革命根据地,由于父亲是家中兄弟姐妹四人中唯一的男丁,</span>按当时规定不能参军,17岁的父亲毅然追随着部队,被获准参军,曾在晋察冀野战军任步兵,第二野战军仼炮兵并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来又在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铁道兵团任铁道兵,1952年3月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归国后在广州铁路公安工作直至离休,2015年6月29日离世,享年八十六岁。</p> <p class="ql-block"> 1951年5月华东、东北、中南、西北、西南等大军区和铁道兵成立公安部队,负责全国的内卫、边防和地方公安工作,1951年6月3日父亲参加了民警三大队党团轮训,由此,脱下军装穿起了警服。照片中右起最后一排第四个为父亲。</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后,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公安部队也分几批相继入朝,早期担负后方兵站、仓库警戒与作战物资押运,铁路守护,为过往车辆提供待避、食宿等服务。后期是看管俘虏和剿匪、肃特、收容、纠察等任务。</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 1952年3月随公安部队跨过了鸭绿江,朝鲜战场环境极其恶劣,气候寒冷,食物匮乏,父亲和战友们以坚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各项艰巨的任务,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荣获了一枚朝鲜政府颁发的军功章。</p> <p class="ql-block"> 父亲从十七岁就开始穿军装接着是警服,离休后也<span style="font-size:18px;">很少穿便装,仍然</span>穿着工作时穿过的警服。军人出身的他,养成了时间观念强,注重仪容仪表,收拾物品整齐划一的好习惯。几十年如一日,总是把皮鞋擦得铮亮,衣服被子叠的整整齐齐,衣袜破了自己动手缝补。八十多岁时腰部压缩性骨折,他每天起床后依然把<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子叠的有棱有角,</span>房间收拾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整整齐齐,</span>刻在骨子里那种军人的精神和作风永远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褪去。</p> <p class="ql-block"> 敬爱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我们会永远铭记:父亲为中国的解放战争、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和国家铁路运输的安全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明知战争会有流血牺牲,却毅然地选择参军,一次又一次地勇敢参战,父亲这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令我们倍感敬佩!在我们的心里,父亲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也是最可爱的人,他将永远地活在我们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