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10.16骑行京杭大运河第9天。天气阴转多云,16—25摄氏度,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徐州市回龙窝——淮塔纪念园(淮海战役纪念馆和淮海战役纪念塔)——台儿庄战役纪念馆。92公里。</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很充实的一天,早晨我们在铜山区茅村镇出发,8点左右到达第一个景区——回龙窝,这里的建筑古朴雅致!</p><p class="ql-block"> 然后,我们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淮海战役纪念馆,在纪念塔前为淮海战役中的牺牲的英雄们献花,默哀,致敬!</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纪念馆后,我俩驱车直奔台儿庄,到台儿庄古城时天色已晚,吃罢晚饭后在城外转了转。</p> <p class="ql-block">徐州市秦洪桥的名称源自徐州老地名“秦洪桥”,实为“秦梁洪”的别称。据传,秦始皇曾在此地(今秦洪桥畔)组织打捞沉入泗水的周鼎,后人将疏浚河道时堆积的石块称为“秦梁洪”,演变为地名。桥名由此直接继承,并成为区域交通枢纽的标识。</p><p class="ql-block">桥体历经四代重建:</p><p class="ql-block">初代桥(A桥):1950年代建成,徐州首座跨京杭运河公路桥,主跨约54米,1990年代初废弃。</p><p class="ql-block"> 第二代桥(B桥):1991年建于A桥东侧,全长147.8米,作为104国道与310国道共线段,2013年因危桥封闭。</p><p class="ql-block"> 第三代桥(C桥):2014年通车,为三环东路高架快速路组成部分,限高2.8米,与B桥并行。</p><p class="ql-block"> 第四代桥(D桥):2016年7月26日通车,原址重建,全长185.2米,采用下承式钢箱提篮拱结构,接入快速路网,形成“三桥合一”体系。</p> <p class="ql-block">秦洪桥不仅是交通节点,还承载秦始皇“泗水捞鼎”的传说,徐州汉画像石馆的《泗水取鼎》石刻印证了这一历史。新桥设计时速50公里,有效缓解区域拥堵,成为运河地标。</p> <p class="ql-block">徐州古称彭城,是华夏九州之一,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2600多年建城史。作为汉高祖刘邦故里,徐州以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汉代三绝”著称,被誉为“两汉文化看徐州”。历史上曾为西楚霸王项羽都城,苏轼任知州时抗洪事迹亦载入史册。</p> <p class="ql-block">回龙窝:因清代地势低洼雨水倒灌得名“回流涡”,后因乾隆迷路传说演变为“回龙窝”</p><p class="ql-block"> 这里青砖灰瓦老街巷保留清代民居格局,现存最老建筑超200年历史,雨天漫步时咖啡香与古建筑光影交织的体验尤为独特。</p><p class="ql-block"> 城墙博物馆展示明代古城墙遗址,地下展厅可见城摞城奇观;手创者手工场提供非遗体验项目</p> <p class="ql-block">以上的是回龙窝景区</p> <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解放南路2号,位于凤凰山东麓。</p><p class="ql-block">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塔体由回廊、角亭环抱。塔基左右各为解放军和人民支前的浮雕;塔四周为围廊,刻有刘少奇、江泽民等领导人的题词和3万余名烈士的名录,镶嵌着反映淮海战役的大型陶瓷壁画。</p><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高38.15米,面东朝阳,依山而立。塔身正面镶嵌着毛泽东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镏金大字,其中“淮”字最大,高2.1米,“士”字最小,高1.73米,九个字平均高度为1.88米。塔正面上方是圆形塔徽,由五角星、两支相交的步枪、松籽和绸带组成。塔正面下方是碑文,由张爱萍撰写,陈毅修改定稿。碑文以简短的767个字,概括了淮海战役的经过及胜利的意义。纪念塔两侧的浮雕是雕塑家刘开渠指导创作的,共塑造55个人物形象。北侧浮雕刻画了人民群众肩挑、身背、车推、马驮支前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部分伟人在回廊上的提词</p> <p class="ql-block">1984年2月5日,粟裕病逝于北京。他的骨灰葬撒在了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八省市的土地上,这里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这里也是他亲自指挥战役的纪念地,他为人民做出的非凡功绩永载史册!</p> <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发生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解放军以60万兵力歼灭国民党军55万余人,解放江淮广大地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淮海战役纪念馆是淮海战役纪念体系的主体,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陈展面积1.2万平方米。馆内分为序言、战前形势、战役实施、人民支前和缅怀英烈等6部分,展出文物、照片、图表近3000件,复原场景9个,展线1470米。中心的全景画馆陈列《淮海战役》全景画,画布长150米、高20米,再现战役场景。馆藏文物2万余件,包括粟裕的地图、炸药发射筒等珍贵物品。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被民政部命名为教育基地,2018年成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馆内陈列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为序厅、战前形势厅、战役实施、二层为人民支前、缅怀先烈、将革命进行到底六个部分。半径25米、高28米的全景画馆位于其中心。馆内陈展面积1.2万平方米,共展出珍贵实物、重要文件、历史照片等革命文物2400余件,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淮海战役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得道多助</p> <p class="ql-block">小推车推胜利,红基因永传承’</p> <p class="ql-block">英雄血染山河,人民铸就丰碑’。</p><p class="ql-block">硝烟散尽,精神长存</p> <p class="ql-block">草如芙蓉,人胜花🌺</p> <p class="ql-block">大吴桥——徐州市贾汪区跨越京杭运河的G206国道桥,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p> <p class="ql-block">说的就是台儿庄啦</p> <p class="ql-block"> 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台儿庄战役的起止时间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1万余人。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战役由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抗日将领指挥。战役期间,中国抗战最高统帅蒋介石曾三次赴徐州视察、督导、调配兵力,其中在台儿庄战斗最激烈的时刻,蒋介石亲赴台儿庄南站观战,并勉励池峰城,鼓舞前线将士士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