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精彩课堂,研教学风采”——城关小学数学公开课活动

Vickyqi

<p class="ql-block">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丰富而美丽。它兼具诗歌与散文的内在气质,严谨而又充满想象的张力。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2024年10月16日,姜秀菊老师精心准备,深挖教材,巧妙设计,以娴熟的教学技艺,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六年级上册《工程问题》。</p> 优秀的你 <p class="ql-block">  姜秀菊,中共党员,一级教师,镇安县城关小学副校长。陕西省教学能手,商洛市教学能手,镇安县优秀教学能手,县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p> 精彩的教学过程 <p class="ql-block">  《工程问题》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解决问题有一定的经验。但是对于工程问题的理解,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还需要进行引导和培养。</p> <p class="ql-block">姜老师按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这样几个程序进行的:</p><p class="ql-block">1、激趣导入:猜老师年龄,使学生明白分析问题时还可以先假设,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必要的准备。</p><p class="ql-block">2、引导学生分析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学生独立完成解答过程。再引导对比学生的不同解法,分析相同点和不同点,发现规律,变抽象为具体。后师再通过线段图,将学生的疑惑--为什么不管这段路多长,最后合修时间都为6天,分析的清晰透彻,同时也将本节课的所学内容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真的是把教材挖掘的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  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最后简明扼要的总结,使学生明白蓄水、泄洪,相遇等问题,其实都符合工程问题模型,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p> 专注好学的老师们 <p class="ql-block"> 听课过程中,数学组全体老师用心聆听,认真作笔记,沉浸在姜老师精彩的课堂中。</p> 说课与反思 <p class="ql-block"> 每次公开课的最后一环节,数学组教师都会进行评课活动,老师们各抒己见。</p> <p class="ql-block">姜老师进行说课和反思,复盘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案。</p> <p class="ql-block">  岳校长作为主评,从四个方面点评。一是教师作用好。导入环节引人入胜,问题引领突破难点。二是学习情景好。注重学生合作时效,用直观图理解“变”与“不变”。三是学习方式好。从自主探究到合作交流再到集体理解,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四是价值追求好,教会学生如何学,从猜想到尝试再到验证形成工程问题模型。建议姜校长导入环节直奔主题,避免时间过长;再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总之此次授课是一节有高度,深度和宽度的示范课。此次评课活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李主任对落实新课标理念和核心素养方面给予高度评价,使我们对立体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左右为师。学生在成长,教师更要成长。公开课是学校教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是授课教师展现自己教学思想和教学能力的舞台,更是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良机。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数学组教师展示更精彩的课堂,让学生享受数学的乐趣。</p>

学生

教师

教学

问题

老师

公开课

数学组

工程

精彩

课堂